读懂古文中的时间,必需了解这些历法知识
我们在阅读古诗古文时,经常会接触到年月日、四季等别称,你对此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将从较为复杂的中国传统历法中,挑选一些我们常用的、比较简单的历法知识,按照时间的长短分为年、季、月、节气、日、时等六个部分,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年
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年,熟谷也。”大约是由于禾谷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
现在的一年指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也叫农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古代的历法并不是单一的阴历,而是阴阳结合。平年十二个月,其中六个大月,每月三十天;六个小月,每月二十九天。这是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日。所以平年全年共计354天。但是这个天数是少于太阳年的。先秦古籍《尚书∙尧典》就指出:“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一个太阳年比十二个朔望月多11.25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能和自然节气大致协调。
至于置闰,也有颇多讲究,在这里我们就不再深究。
二、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按阴历十二个月又可细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东、仲冬、季冬。所以古文中经常会用到相应的月份的代称。 晋陶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时,所以后来常用春秋指代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暂不到一年。后来历法日趋严密,由春秋再分出冬夏,所以有些古书上四季的顺序写为“春秋冬夏”。例如《礼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三、月
古人纪月一般也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历法不同,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的主要区别为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三正。夏历以阴历正月为岁首,殷历以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周历以阴历十一月为岁首。所以我们阅读先秦古籍的时候需要注意三正的问题。其中《春秋》《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吕氏春秋》多用夏历,《诗经》则要看具体诗篇。
秦朝统一中国后,又以阴历十月为岁首,不过没有称十月为正月(为避秦始皇嬴政名讳,改正月为端月),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和夏历相同。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时期改用夏历,以阴历一月为正月,此后二千年时间基本没有改变。
四、节气
周公测景(影)台 唐重建
(石质日晷,用来测量影子的长短和方位。夏至影子最短,冬至影子最长,均分两者之间的长短差值,就可以定出二十四个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个节气,用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时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至今我们仍然在沿袭运用。
五、日
地球自转一周、一个昼夜循环即为一日。
古人用干支记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一个月当中,有些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庄子》:“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做朏(fě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称作望,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六、时
故宫博物院乾清宫日晷
(日晷盘上有十二个时辰的刻度,中竖铜针)
日出时可称作旦、朝、早、晨,日落时可称作夕、昏、暮、晚,所以古文中我们常见到旦夕、晨昏、旦暮等词语。
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时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zè)。
汉代丞相府浮箭漏壶宋 吕大临《考古图》书影
(漏壶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图中的漏壶里原配有浮在壶内水中的箭,箭上有刻度。箭垂直于水面,通过壶盖上的长方孔伸到壶外。随着漏壶中水的减少,箭就下沉。因为漏壶漏水的速度和壶水的多少有关,所以箭身上的刻度也不均匀。)
宋朝以前人们大多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时;夕时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做晡(bū)时。日落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初定。”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昧旦又叫昧爽,天将亮的时间。《诗经》:“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平旦、平明就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于一昼夜还有时辰的划分,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