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教授临床极效头痛案,最快2剂治愈

华医世界

图*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老先生

有些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经历,头痛的严重,甚至只能卧床才稍稍缓解。每当这时就希望头疼赶快好起来。

刘渡舟老先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终身教授,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力倡仲景之学,对经方运用有独到的认识。刘渡舟教授临床治疗头疼常常应手而愈。

今天,小师妹将刘渡舟教授治疗头痛的经验,分享给大家,用5分钟时间学习一下,临床治疗头疼你也可以效如桴鼓。

治疗头痛十二法

01 疏风散寒法

盖太阳主一身之表,足太阳膀胱经循项背,上行巅顶,若风寒外袭,邪客太阳经脉,循经上犯,故头痛作矣。

症见:头痛连及项背,恶风畏寒,常喜以巾裹头。舌苔薄白, 脉浮或浮紧。治宜祛风散寒。

刘老常用川芎茶调散治之。

若寒邪侵犯厥阴经脉,引起巅顶疼痛,甚则四肢厥冷,舌淡苔白, 脉弦, 治当温散厥阴之寒邪,刘老用吴茱萸汤加减以祛风散寒。

又若寒邪客于少阴经脉,

症见:头痛连及齿骨, 背冷恶寒,舌白润,脉沉细者,则治宜温散少阴寒邪,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等以温经止痛。

02 疏散风热法

风热之邪外袭,上扰清窍,热为阳邪,其性属火,故头痛而作,

症见: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而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疏散风热。

刘老常用芎芷石膏汤加减:

川芎15g,白芷9g,菊花9g

薄荷6g,连翘9g,荆芥9g

防风9g,羌活6g,黄芩9g

山栀6g,生石膏30g。

若外客风邪,内有伏饮,风邪夹热上扰清空,兼痰湿阻滞气机而致雷头风。

症见:病迅若雷霆之速,头面肿痛,耳内鸣响如雷声,头面起疙瘩肿块,或恶寒壮热,

舌红苔白,脉浮弦者,治宜疏风清热、化痰降逆之法。

方用清震汤:

苍术10g,升麻10g,荷叶12g。

03 祛风胜湿法

湿为阴霾之邪,其性重浊,外感风湿,上蒙清窍,故头痛如裹。

症见:头痛沉重,肢体困倦,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舌苔白腻,脉濡等。治宜祛风胜湿,刘老常用羌活胜湿汤治之。

若风邪上克清阳。

症见:头痛,眩晕,目赤,舌红苔薄白, 脉浮数者。

刘老则用清空膏治之:

羌活15g,川芎10g,柴胡30g

防风10g,黄芩10g,黄连10g

甘草10g。

上药共研细末,茶调如膏,白汤送下,每收佳效。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又外感风邪,夹痰浊上泛清窍,故头痛昏蒙沉重,恶心呕吐,舌白脉滑。治宜祛风化痰。

刘老用川芎天麻汤治之:

天麻10g,川芎10g,羌活12g

白芷15g,菊花15g,钩藤15g

全蝎10g,当归15g,细辛3g。

04 开郁理气法

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调畅,而肝能调畅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肝气条达舒畅,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

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气和志达等。

若心肝气郁,疏泄太过,郁而化火,上扰清空,则见头痛、眩晕、发胀,伴有胸满、食欲不振、太息,面色青暗,神情抑郁不伸,舌苔薄白,脉弦或沉等。治宜疏肝解郁理气,

方用逍遥散加味:

柴胡15g,赤芍10g,郁金10g

香附12g,川芎10g,当归10g

枳实6g,茯苓10g,生姜12g

薄荷6g,甘草6g,白蒺藜10g

黑山栀6g。

05 平肝潜阳法

肝体阴而用阳,若肝体不足,肝用有余,肝阳升动莫制,气血上逆,

直冒巅顶,神明被扰,则头痛眩晕,或抽掣而痛,两侧为重,

伴见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 脉弦有力等。治宜平肝潜阳,刘老常用天麻钩藤饮治之。

组成:

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

山栀9g,黄芩9g,川牛膝12g

夜交藤9g,朱茯神9g,杜仲9g

桑寄生9g,益母草9g。

刘老有时亦用加味三石汤:

灵磁石12g,代赭石9g

石决明9g (可用珍珠母代替)

菊花9g,夏枯草9g,枸杞子9g

生地9g,川芎6g,天麻5g。

用药加减:

舌苔白滑者去生地;

苔黄咽干者加黄芩;

失眠者加酸枣仁;

两足发飘者加牛膝、桑寄生。

若病程迁延日久,肝阴不足,阴不潜阳,阳亢于上。

症见:头目眩晕,或者头目胀痛,满面潮红,耳鸣,目涩,口渴,心烦少寐,下肢无力,脉弦滑或洪大,舌红少苔等。

刘老则用滋阴潜阳汤治之:

石决明30g,珍珠母30g,生牡蛎15g

生龙骨15g,龟板10g,白芍10g

生地10g,丹皮10g,玄参10g

牛膝10g,益母草15g。

06 倾泻肝火法

肝体阴用阳,藏阴贮血,而内寄相火。这种相火,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少火”,“少火生气”,能推动机体脏腑功能活动。

在病理状态下,相火处于既伤且抑的地位,或由伤转复,以不可阻挡的势力暴发出来,此即所谓“郁极乃发”,

或者由“三因”致病而引起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失调,并进而使相火冲激,给机体以破坏。

火性炎上,上炎则气火俱升,直犯至高之巅,则头痛,目赤或痛,颊赤,心烦,急躁易怒,口苦,或耳中作痛,脉弦而数, 舌边尖红绛等。治宜轻清凉泄。

刘老常用清肝泄火汤治之,组成:

丹皮12g,桑叶10g,山栀子12g

白芍12g,荷叶6g,钩藤12g

夏枯草15g,生地12g,菊花12g。

若少阳胆经之火上炎作痛,其特点多为“偏头痛”,尤以夜晚发作为甚,口苦心烦,舌质红绛,苔则薄黄,脉来弦数。刘老治用龙胆泻肝汤加味。

头痛严重,头之两侧向里抽痛的,可加羚羊角、钩藤。

刘老尤其指出,对于顽固性疼痛,白芍必用至30g以上方有佳效。

如果头痛发于前额,口渴思饮,脉来洪大,舌苔黄干,则为阳明胃经火痛,

治用白虎加葛根汤:葛根、生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以清阳明胃经气分之热则愈。

对于高血压病头痛证属肝火旺盛者,刘老喜用自拟的三草降压汤以治之。

组成:夏枯草、龙胆草、益母草、芍药、甘草。

方中夏枯草清肝散结;

龙胆草清泻肝经之火;

益母草为厥阴血分之圣药,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经;

重用芍药和营敛阴,缓急解痉;

以甘草调和诸药。

随证加减:

加牛膝引火下行;

加石决明、珍珠母平肝潜阳;

加黄芩、栀子清肝火;

加大黄泻实热;

加丹皮凉血;

加钩藤、菊花熄风;

加茯苓、泽泻、滑石利湿;

加茺蔚子治目珠疼痛、按之如石;

加石斛、玄参以养肝阴。

07 平肝熄风

肝风系指内风而言,其发生原因:

一由阳气有余所变,如叶天士所云:“内风乃身中阳气变动。”

二则由肝火发展而来,即王旭高所言:“内风多从火出”。

因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若肝风上冒巅顶,走于头面,临床以头痛眩晕、脑鸣不寐、呕吐恶心、舌颤或歪斜、脉弦为特点,治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刘老常用:生地、玄参、石斛、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白芍、丹皮、夏枯草、白蒺藜等。

兼见口眼喁斜者,加全蝎、僵蚕、羚羊角。

若肝脏体阴不足,或水不涵木,以虚为主,风由虚致,因肾水虚不能潜肝阳,发为内风,见头痛抽搐,舌红,脉弦数者。

则治以镇肝熄风汤加减:

生石决明30g,生白芍18g,大生地12g

生牡蛎12g,杭菊花6g,鲜石斛12g

何首乌12g,生龟甲9g,京知母6g

钩藤6g,天冬9g。

08 燥湿化痰法

若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度,或七情所伤, 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养,浊阴上蒙,故头痛作矣。

症见:头痛昏蒙,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倦怠乏力,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等。

治宜燥湿化痰, 降逆止痛, 刘老常用半夏天麻白术汤治之。

组成:

半夏10g,天麻6g,白术6g

陈皮6g,茯苓6g,甘草3g

蔓荆子6g,生姜8g,大枣3枚。

若痰浊日久化热,

症见:口苦,呕涎,虚烦,惊悸不眠,头目眩晕,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治宜清化痰热,刘老用温胆汤加味治之。

而对于痰热兼阳亢,

症见:头目眩晕,或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性急易怒,耳鸣如潮,下肢无力,舌绛苔黄,脉滑大充盈有力者,

刘老于温胆汤内,加入龙胆草、夏枯草、益母草、石决明、珍珠母、丹皮、白芍、牛膝、桑寄生等平肝潜阳、柔肝凉血药, 每收佳效。

09 利水平冲法

刘老认为水气上冲的证候,可表现为“奔豚”证,即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咽喉,并可有腹胀,胸闷心慌,咽喉憋闷感,短气,濒死感等,气下行则诸症皆除。

亦可表现为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目眩晕筹。

“逆“即水寒之气上逆,“满”即心下 (胃脘) 痞满,

水气上冲,邪干心肺,则出现胸闷,咳嗽,喘息,心悸;

上冲至咽喉,则咽喉不利,憋闷异常;

上干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鼻不闻香臭等。

治宜温阳利水平冲,刘老以“苓桂剂”代表方苓桂术甘汤治之。

而对于“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之证,刘老常用泽泻汤治之。

所谓“苦眩冒”,是指患者苦于头目眩晕,终日昏昏然若处云雾之中,或头昏沉如戴铁盔等。

此外,舌诊也有明显特点,其舌体往往是特别肥大而异乎寻常,占满口腔使人望之骇然,舌质淡而苔水滑。

刘老认为泽泻汤除了治疗“苦眩冒”证之外,还可治疗饮邪上冒所致的头痛、头沉、耳鸣、鼻塞等证, 每收佳效。

若水气上冲致头痛眩晕,目胀,小便不利,舌淡苔水滑,脉弦者,刘老用五苓散化气利水治之;

若系阳虚水泛,浊阴上窜,清窍被蒙,阴阳相争所致头痛,

症见:头眩,心悸,四肢沉重酸痛,肩背酸凝,小便不利,或筋惕肉瞤,脉沉而无力,舌淡苔水滑者,宜用真武汤为主方。

10 活血化瘀法

头部外伤,瘀血内阻,或头痛日久,痛久入络,致瘀血内阻脑脉,故头痛剧烈,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有瘀斑,脉细涩者。治宜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刘老常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9g,红花9g,川芎3g

赤芍3g,老葱30g,当归尾5g

牛膝9g,丹参12g,地龙9g。

本方是由补阳还五汤去黄芪,加丹参、牛膝、老葱而成。

如头痛已减轻而出现半身手足行动不利,甚至瘫痪不用,或偏左侧,或偏右侧,此是瘀血引起的经络阻滞,称为半身不遂,治宜补气行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之。

11 益气养血法

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故头痛隐隐,时发时止。

伴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淡乏味,舌淡红苔薄白,脉大无力等,治宜补中益气升清之法。

刘老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0g

白术10g,炙甘草15g,陈皮6g

升麻6g,柴胡12g,川芎10g

蔓荆子10g,菊花10g

少加细辛2g,姜9g,

枣6枚为药引。

刘老指出: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是“起疼卧安”, 即起床活动时疼痛发作或加重

卧睡时,疼痛较轻或消失。

刘老另有一治疗气虚头痛的简易方:

党参9g,黄芪9g,升麻1.5g

蔓荆子9g

水煎服, 临床可资借鉴。

若因脾虚生化之源不足,导致气血亏虚,或因失血致血虚,血虚则不能上荣于头面,故头痛而晕,缠绵不休。

伴见面色少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治宜滋阴养血。

刘老常用荆穗四物汤:

当归20g,白芍9g,熟地9g

川芎9g,荆芥穗15g,何首乌12g。

若血虚不能养肝,肝风内发,头痛、抽搐,或一时晕厥,不省人事,移时始苏,脉细弦,舌淡唇白者,刘老则用《本事方》白薇汤补血柔肝以治之。

方用:

白薇30g,当归30g

人参15g,甘草10g。

12 补肾填精法

肾主藏精生髓,脑为髓之海,肾虚则精髓不足,髓海空虚,故头痛而空。

伴见: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遗精带下,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治宜补肾填精。

刘老常用大补元煎治之。

组成:

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5g

枸杞15g,当归15g,杜仲15g

菟丝子12g,党参20g,炙甘草6g。

医案

医案 01

患者,男,48岁。

夏日酷热,夜开电扇,当风取冷,而患发热 (39.5℃) 与头痛、气喘等证。

急送医院治疗,西医听诊肺有罗音,诊断为感冒续发肺炎。

经用抗炎退热等法,五日后发热与喘已退,而体温恢复正常。

惟头痛甚剧,病人呼天喊地,不能忍耐,须注射“杜冷丁”方能控制,但止痛时间很短。

不得已邀刘老会诊。

查体:切脉浮弦,无汗,苔白,舌润。

刘老辨为风寒之邪,伤于太阳之表,太阳经脉不利其头则痛,所谓不通则痛也。

用药:

荆芥10g, 防风10g,川芎10g

羌活6g,细辛3g,薄荷3g

白芷6g,清茶6g。

此方服至第二剂, 头痛全止。

按:

本案头痛伴有发热、气喘,为风邪袭肺,遏阻清阳所致。

《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即为此意。

若风邪稽留经脉,阻滞不通,则往往头痛剧烈,难以忍受,甚则其痛或偏或正,休作无时,迁延不愈而成“头风”。

川芎茶调散为治疗头痛之名方,方中川芎走而不守,能上达巅顶,下至血海,行血中之气,长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

正如《病因赋》所云:“头痛必须用川芎。”

羌活善于治太阳经头痛,细辛善于治少阴经头痛,白芷善于治阳明经头痛,三药相伍,乃治头痛之良剂也。

荆芥、防风疏散上部风邪;薄荷、清茶清利头目,疏风散热。

服之则使风邪去而清阳升,经脉通而头痛止。然本方毕竟疏风药居多,升散力强,故凡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及气血亏虚之头痛,则非本方所宜。

医案 02

患者,女,26岁。

患前额痛,兼见口噤拘急难开,吃饭不能张口,如果强张,则两侧颊车处肌肉酸痛难耐,迭用中西药治疗弗效。

问其口渴否,病人答曰:渴而思饮, 且口中有臭味,

查体:舌苔干黄, 切其脉则浮大而出。

此火邪客入阳明经络,津液被灼,经脉不利。

用药:

生石膏30g,知母9g,葛根15g

玉竹15g,麦冬15g,丹皮10g

白芍10g,钩藤15g。

服药3剂, 前额痛止, 服至6剂, 口之开合如常, 9剂则诸症荡然而去。

按:

此乃阳明经火痛之候。

阳明经行于前额,环口绕承浆颊车,火邪上炎,每致前额疼痛,口噤难张。

口渴、苔黄、脉浮大皆为阳明胃热之征。然口渴而大便不燥,故用白虎汤加减化裁直清胃经火热。

口渴而噤是胃热伤阴,故加玉竹、麦冬之滋润;

丹皮、白芍入血以养阴清络。

口噤拘急难开,乃因热生风之兆,故加钩藤平肝以清热熄风。

妙在葛根一味,直入阳明经发散火邪,疏通经脉又能使津液濡润上行,达到治疗目的。

刘渡舟教授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言“古今接轨”,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头痛时分为十二法。

看完刘渡舟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您有什么体悟和感受吗?欢迎在文末留言处留言,与大家一同交流。

(0)

相关推荐

  • 刘云鹏崩漏11法

    七十余年对妇科血症,滑胎及男女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的人工诊治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在全国中医界享有盛誉 目录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崩漏 崩漏之所以迁延日久,淋漓不尽,皆在经行之时,没有活血化瘀而然.刘老 ...

  • 肝血虚

    辨证论治 出现舌淡.苔白.脉弦细等,结合望诊.切诊等进行辨证论治. 主要治则 本证以血之不足为要,故治疗重在滋补肝血.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佐以补脾健胃之法,可提高疗效. 治法 以养肝补血为法,常用 ...

  • 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转载】

    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199人已读 现将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简介如下. 1 平胃散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方:大黄.黄连.(一方 ...

  • 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附子的指征

    附子这味药,每个中医大夫都知道,或多或少也都在用.但是大多数对它是又爱又恨.之所以又爱又恨,是因为这味药用好了可以起陈疴,要是用不好,出现中毒且不说,带来很多副作用也是立竿见影.所以在临床上把握附子的 ...

  • 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

    现将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简介如下. 1 平胃散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方:大黄.黄连.(一方有黄芩)治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

  • 刘渡舟教授治疗头痛的经验:治疗头痛十二法

    艾国医 公众号 导言:今天,分享刘渡舟教授治疗头痛的经验. 治疗头痛十二法 1.疏风散寒法 盖太阳主一身之表,足太阳膀胱经循项背,上行巅顶,若风寒外袭,邪客太阳经脉,循经上犯,故头痛作矣. 症见:头痛 ...

  • 刘渡舟教授各位传人的临床处方中,具有特征性的药物组合与伤寒论经方及刘渡舟教授常用方剂相切合,尤以小柴胡汤、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类方剂中药组使用明显。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医学术传承研究中引入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对中医学术传承观念的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并为中医学术传承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在数据挖掘过程中,通过经频数分析,得到王庆国教 ...

  • 刘渡舟教授治疗肝炎胁痛十法

    想了解更多最新政策.消息?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 ...

  • 转载:刘渡舟教授谈《伤寒论》与经络

    中医理论与实践 转载:刘渡舟教授谈 <伤寒论>与经络 引言:学习中医的人为什么要学习经络理论?为什么要记住人体经络的走向?刘渡舟教授告诉我们,中医辨证识病,中医用全面联系的方法来判断疾病的 ...

  • 刘渡舟教授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顽疾选萃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 ...

  • 刘渡舟教授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探微

    刘老提出了柴胡治疗疾病的三大特点: 第一,它能开郁畅气,疏利肝胆,通利六腑,推陈致新,调整气机的出入升降: 第二,对木郁则能达之,火郁而能发之: 第三,独具清热退烧的特殊功能.所以,柴胡治疗疾病,既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