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行__飞海口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马年岁末蛇年年初,开启了我为期五天的第二次海南之行。第一次去海南,还是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末,那个时候对海南的认识就是一个热,这一次去海南,感觉到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下午1点,我们赶到了重庆机场,原定两点起飞的飞机因故晚点,有人说中国飞机晚点已经成了常态看来名不虚传。
飞机晚点一个小时后终于起飞了,临近五点我们飞到了海口,
下榻宾馆以后已经是六点过了,简单洗漱一下便出去找吃的。
品尝完了海南椰子鸡汤,便到街上去溜达,看见街头在卖烤甘蔗,觉得挺奇怪,
问她为什么要把甘蔗拿来烤,她居然回答因为天很冷。
第二天上午,我们开始在海口街头闲逛,没有什么目的性,就是想看一看海口这个海南的省会城市的样儿。
海口此时的气候相当于武胜的初秋,蓝天白云,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感觉挺舒适的。
路过一个桥洞,看见了一些类似贫民窟的棚子,我不忍心把镜头伸进去拍,只好偷偷的盲拍了一张外观。
盲拍了一张人行天桥上的地摊。
人行天桥上的乞讨者
海口路边的乞讨者
海口路边的清洁工人
海口路边的年轻人
进入海口老城区,看见老街两旁耸立着具有浓厚华南特色的建筑骑楼。
骑楼一般地下(一楼)用于经商,二楼以上住人。骑楼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
那时候海口小街上的烂房子很多,也为房地产开发商们留下了许多商机。
海口老街随拍
海口老街随拍
海口老街随拍
看见了一所小学,是海口市第十小学,在校门看看感觉里面也许不怎么样吧。
被关在大门里面的孩子
在老街上转来转去,终于看见了海口骑楼老街,一见这满街的脚手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据资料介绍,海口骑楼建筑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海口白色骑楼建筑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色,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座骑楼就是一幅风景画。所以呀,到海口来游玩儿,这是一个必去的地方。
不过呀,好在老天保佑,已经有半条骑楼老街修复完毕了,也算是弥补了我们的遗憾吧。
据介绍,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海口“外沙”一带(即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1930年之后,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可能是正在修复的原因吧,这街上的人气还不那么旺。
几个在老街上习字儿的人
零零星星地碰见了几个游客
我也蹭拍了一张
突然发现一个挺漂亮的小女孩儿坐在童车上玩手机拍照,觉得挺有意思,
觉得挺有意思,便顺着她拍的方向望过去,原来她是在为她的妈妈拍照片,这两娘母是从北方到海口来旅游的。
小女孩儿下车玩的时候,又为她拍了几张照片。
在一个狭窄的巷子口看见了天后宫的大门,
在海口的这些小街小巷里转悠了一上午,到了十二点才离开。
十二点四十分,我们赶到了火车站,在车站地下餐厅里吃了一碗沙县云吞以后便匆匆的赶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