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棕丝蓑衣编织技艺传承人吕汝财:一蓑烟雨渡平生
记者 徐聪琳 通讯员 吴建国
一场秋雨一场寒,在龙游县民居苑的蓑衣作坊内,67岁的吕汝财正忙活着做一张厚实的棕垫。“这是客人专门定做的。棕丝做的东西,防寒防潮,好多年都不会坏。”老人指了指墙面上挂着的旧蓑衣,得意地说道:“喏,10多年前的东西,现在穿出去,再大的雨,也不会让人淋湿。”
从出生到现在,吕汝财一辈子都在跟棕丝打交道。作为龙游棕丝蓑衣编制技艺的传承人,他掌握着每根棕丝的脾性,巧手编织出属于蓑衣的年代记忆。
“蓑衣曾是每家每户的生活必需品”
吕汝财的父亲也是跟棕丝打交道的。小时候,家里堆满了棕皮,像一摞摞头发团。“棕皮要去骨,刷整齐理出丝头,再把棕丝一根根抽出来。”在吕汝财的记忆中,父亲手上总缠着棕丝,丝搓成线,线织成绳。父亲把一根根粗壮结实的棕绳卖给船家做缆绳,养活了一家老小。
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吕汝财有扎实的搓棕功底。15岁时,他跟着父亲的好友傅乃勇学习蓑衣编织,3年后出师,成了独当一面的蓑衣师傅。
“那时候做蓑衣吃香的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蓑衣还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特别是在农村,雨季时,干农活、走山路都离不开它。“一件棕丝蓑衣要10多块钱,相当于一些人家半个月的收入。”繁杂的手工工序对得起昂贵的价格,吕汝财说,扎扎实实做一件蓑衣,至少要一个礼拜。
“一件蓑衣有领口、手、披肩、前裙,还有口袋,都用缚绳连在一起。”吕汝财说,蓑衣是一个整体,但不同部位的编织打法都不同,用针也多样。墙上挂着一只竹篓,里面插着长针、短针、扁针、两面针、领口针、图索针、里子针……
“我用的针比以前的绣花针还多。”吕汝财用针时都会抹上点菜油,这是他心爱的工具。然而,刚开始做蓑衣时,针头不长眼,扎到自己手上,疼得龇牙咧嘴都是常事。“做活学手艺,哪里有不吃苦的?”
由于手工费昂贵,每件蓑衣都是“高级定制”。东家也很重视,早早准备好棕丝,再把吕汝财请到家里开工,稍远些的村庄还不仅管饭还包住宿。“做蓑衣得上门看人,看个高个矮。我遛一眼心里就有数,这蓑衣尺寸要多少。”吕汝财做的蓑衣针脚细密,尺寸合适,东家都赞顶呱呱。
“手艺人活计做得踏实,就受人尊敬。”吕汝财的名气越传越远,他被请去金华,请去江西。去到杭嘉湖地区时,他不光做蓑衣,还做棕丝船垫。跟渔民一起漂泊的日子里,吕汝财见过“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风光,也看过“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景致。
“要把这个传统符号继承下去”
上世纪80年代,塑料雨具逐渐兴起,请吕汝财做蓑衣的人少了。
“塑料雨披用机器生产,一下子就是好几件,又轻又便宜。棕丝蓑衣没人要用了。”不做蓑衣,吕汝财转行做棕绑床、弹棉花,他知道“手艺人饿不死”。
剥棕刀、线车、领口箍、长长短短的针……被吕汝财收在箱子里近20年,像陷入沉睡的宝藏,直到2006年,才被重新“挖”出来。在龙游县的非遗普查中,吕汝财的棕丝蓑衣编织技艺引人关注。2007年起,他被邀请常驻龙游民居苑,从事蓑衣编织和展览。“多年没做蓑衣了,我也怕手艺生疏。没想到重新一拿针,就上手了。”在灰墙黛瓦间,吕汝财重拾蓑衣编织手艺,一晃一旬,他心里很满足。
“民居苑是个很好的平台,好些游客都喜欢看我编蓑衣。”也有游客告诉吕汝财,“您编织的不仅仅是蓑衣,更是一个文化韵味浓郁的传统符号,是一段特定年代的历史记忆。”
去年,吕汝财到杭州参加非遗展示会,结识了不少老手艺人,但做棕丝蓑衣的只有他一个。吕汝财心里明白,棕丝蓑衣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但他仍希望能有年轻人把编织蓑衣的技艺传下去。
吕汝财制作的工艺小蓑衣
吕汝财认为“手艺人活计做得踏实,就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