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变了!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述的“世外桃源”居然是个恐怖之地?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的一位非常著名诗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很多都是表达他自己的理想和他对生活的态度。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我们都知道有许多,我们也从小就学习过很多他写的诗,他的诗大多数表现出的都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很多人都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行云流水,朗朗上口。只要学过的,基本上可以背诵一两句。《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杰作。基于武陵人的一个渔民的行踪路线。结合了现实和理想的境界,创造了一个与世隔绝,安静,和平,富裕的人间佳境。这也是人人向往的地方。
然而,经过仔细揣摩之后,发现似乎这不是一个真正美好的生活,而是一部恐怖片。按照详细的解析,桃花源是存在的,不过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而是一片坟场!文章所描绘的其实是人死后的世界,有什么依据呢?文章多次有伏笔,在描写这个地方的时候用了“阡陌”这个词,阡陌在东晋时期,是专门描写坟场的!
此外,桃花源中的人们已经隔离了几个朝代。那他们为什么穿着与外界完全一样?有些人会大胆猜测:他们的衣服,也许是这世界的人烧毁的祭祀用品。更诡异的是,在渔民出去后,没有兑现承诺,并报告太守“桃花源”的事情。按理说,他在路上做了标记,应该是万无一失的,但他们不仅没有找到,而且还迷失了方向。这种不禁让人联想到神秘的“鬼打墙”现象。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意思就是,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刘子骥是一个隐世,他也向往桃花源,后来病死,就没人找了,这说明刘子骥其实已经找到了那个地方,就是通过死亡的方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