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篇小文章,道尽老庄思想精华,能读懂的堪称圣人
作者:余云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种观点说,生活不必太刻意,顺其自然就好。
同时,也会听到另外一种与之对应的观点,“我命由我不由天”,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由我主宰的生活态度。
这两种观点,如果从哲学上来看,其代表的正是两派哲学思想,一派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无为”思想,一派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儒家“有为”思想。
那么,这两种生活观,究竟哪一种更正确,或者说哪一种更对人类有益呢?
如果从表面上来看,很多人会认为老庄哲学有消极的层面——这也是自古以来很多人的理解。所以,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采取儒家学派的生活态度。
但也正是如此,各种失败、矛盾冲突、白忙一场的事情,成为了人类的常态。从个体生命上来说,绝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在所难免要在经历各种碰壁、挫败、曲折、徒劳、大起大落……用佛家的话说,这就是一个痛苦的人生过程。
从哲学层面来说,这个痛苦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及方式造成的。可以说,从人类整体,到个体生命,都是奔波在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中。
往大了说,人类的自我主义、发展核武器、工业污染等等,是一种错误的政治态度所致;往小了说,个人在日常中唯利是图、巧取豪夺、贪婪自私、暴饮暴食等,就是错误的生活观所致。
那么,人类整体可能需要等面临真正的生存危机那一天,才会知道这种错误,而个人可能在身体发生问题时,就会恍然大悟之前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
因此,直到有了“碰壁”的那一天,我们才会去调整生活状态,改变生活方式。而这个调整的方向,其实就是老庄哲学所倡导“无为”方式:从以前的追名逐利状态中,转回到了淡泊名利的状态之中;或从以前的自我中心主义中,转回到照顾周边人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越成熟,越喜欢老庄哲学的原因,因为它才符合人类身心的健康发展。
也就是说,人生真正的生命哲学,或说人生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其实更靠近老庄哲学。如果个人乃至整个人类,从开始就用老庄哲学,那也就是可以避免痛苦人生的一种方式。
其实,老庄的无为哲学,是有着严密的思想逻辑的,或者说其正确的生活方式背后,具有天道规律属性的支撑的。
在《庄子》外篇中,有一篇小短文叫《刻意》,其就是细致讨论了刻意与不刻意,即有为与无为的生活区别。从而阐述了人只有用“不刻意、顺其自然、无为”的理念作为生活指导,才能过上正确的、幸福圆满的生活。
“刻意”与“不刻意”,即“有为”与“无为”的真义
要深刻的理解“刻意”,我们先了解老庄哲学思想开始,就能很好的明白其背后所揭示的问题。
老庄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追求“无为、无用”,即老子讲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讲的“无用方为大用”。可以说,道家思想通篇,都是从各个角度层面阐述“无为、无用”的原理。
“无为、无用”是什么意思呢?
庄子在《应帝王》里也曾对无为作出了准确的阐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其真实的意思就是说在一切事上顺其自然,不要掺杂“私我”干涉。
此外,杜光庭在《道德经注疏》称:“无为之理……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其意思也是要求人不要用“私欲”去破坏公道,更不能为满足自己的嗜好而去行诡计,凡事顺道而行,能做多大的事就做多大的事,不要妄求,这样就不容易受到伤害,也不会因为名不副实被人质疑和攻击。
简而言之,“无为、无用”的真正含义是“无私我”。这里的“私我”,指的是自我的私欲、自我的喜好、自我的成见。
所谓“无私我”之为,即消除我个人的“私欲、喜好、成见”之为,凡事皆顺道而为,不刻意去追求,我成就道,道成就我,如此便能得大亨通。
因此,无为便是大为,无为便是无不为,无用之用便是大用。
也就是说,“刻意”就是违反老庄思想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私我之为的干涩,就是使自己痛苦的过程。
其实,历来很多学者对老庄解释都是一种表面现象的误解,把“无为、无用”解释为消极的思想,这未免把老庄哲学看低了。其实,“无为、无用”才是最符合天道规律、最正确的生活方式。
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懂得“无为、无用”的重要性,也才能读懂老庄哲学,甚至才能找到打开幸福生活之门的密码。
“刻意”的五种行为表现,都是不正确的生活方式
“刻意”这篇文章分析了这个世界的五种人,代表着五种不同的处世态度,但这五种生活方式都是刻意的、错误的。
第一种人,讲的是那些隐居世外的的人,这种人故意特立独行、离群索居、整天抱怨怀才不遇,其实不过是靠标榜自己、哗众取宠的“刻意”进取方式。
如果哗众取宠的人,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他自己就会很痛苦,这就是不是幸福的生命。同时,他的哗众取宠就会搅扰了人们的认知,即破坏了人们的正常心智——凡有搅扰的地方,就藏着人为制造的假相,让人们难以分辨真假,所以这种处世态度是错误的。
第二种人,讲的是那些宣扬仁爱、道义、忠贞、信实和恭敬、节俭、辞让、谦逊,算是注重修身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就靠概念、道德来教化国君和百姓的“刻意”进取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人性和世界看作一种简单的存在,用这些概念来为人标榜,就容易造出“伪君子”,比如皇帝的所有动机都是为了维护皇权,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思维,这种思维会让他不惜损害百姓的利益,如果他把道德作为工具,只会成为他洗脑百姓的工具,所以这种“道德”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第三种人,讲的是那些宣扬大功,树立大名,用礼仪来划分君臣的秩序,并以此端正和维护上下各别的地位的人,其实这是靠维护国家、集团利益为支撑的“刻意”进取方式。
那么,这种方式就会使人整天处在忐忑不安、如履薄冰的状态下,生活那有幸福可言。同时,这本身就是讨好国君、或者利益集团而获得生存的方式,这就难免破坏了人类整体公正性,现代人类问题就是如此,国家、利益集团互相倾轧,带来的结果就是不断发展核武器,不断破坏自然,这种刻意就是人类的整体错误所在。
第四种人,讲的是那些走向山林湖泽,处身闲暇旷达,垂钓钓鱼来消遣时光的人,这种人是虽然有些“无为”的特征,但其实是靠逃避世事、推脱责任的刻意生活方式。
这种方式,其实都有无可奈何的痛苦,从而不思进取,造成了个人价值的浪费,间接造成社会生态的不平衡,每一个人都是有他所应当履行的价值意义。就好比说一只蜜蜂如果他不去采花授粉了,那么这些花就不能结果,这就会打破生态平衡。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应该担当的不担当,应该作为的不作为,从而让不该担当的担当,不该作为的作为,从某些方面来讲,这就是“助纣为虐”。
第五种人,讲的是那些注重养生,嘘唏呼吸,吐却胸中浊气吸纳清新空气,像黑熊攀缘引体、像鸟儿展翅飞翔,算是善于延年益寿罢了,但这样做乃是舒活经络气血的人,养身的“刻意”进取方式。
这种刻意养生的方式,其实是活在一种对生死的恐惧之中,一种对大道的不信任之中,想要延长生命和结束生命都是违反“道法自然”的事情。那么,这一个刻意的过程,徒增了很多烦恼,即使是延长了生命,但缩短对生命的真正体验,那么也等于毫无价值。而且,这种用在宇宙生态上来说,就是一种不正常的存在状态。
也就是说,以上这五种处世态度,其实都不是最正确的,即是“刻意”的人生,而不是“无为”的人生。这五种人生,都会在不同程度的造成人生的某种痛苦,或者对人类生存整体的破坏。
换句话说,只有“不刻意”的生活才可能是正确的,也就是没有什么不忘于身外,而又没有什么不据于自身;即心里平静宽广,无成见、无偏颇、无任何的框框条条,一切的行动都是自然的彰显,就像一棵苹果树一样,依据自然的节令,按时开花、按时结果,没有自我的主张在里边。
也就是说,“无为、无用”,这种“不刻意”的生活方式,本来是天地赖以均衡的基准,或说是天地的本相,而人遵循这些东西,才能安稳恬淡、自然无亏,从而才能过一种“逍遥无所待”的生活。
当人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就是有超高的道德修养与智慧境界,所谓“无求品自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呢?也就是如何过“不刻意”的“无为、无用”生活呢?
运用天赋感知系统,感应变化,顺从变化
前面我们说了,庄子提出来的思想都是可以落地的,是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正确的帮助的。
在刻意这篇文章里,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可以实操的关键的落脚点:
“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遁天之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外有所感而后内有所应,有所逼迫而后有所行动,不得已而后兴起。抛却智巧与事故,遵循自然的常规。
这段话如果用常识来理解,很多人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如果对形而上学、神学理解的人,很容易理解这段话的真义。
比如基督教神学就讲要学会听神的话,不要擅自行动,或者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圣灵看顾,如果足够虔诚,就能在凡事上得到圣灵的指引,从而在凡事上活在神的旨意中。
但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玄学(神学)”的意思,但它是具有物理性质的,也就是可以操作的。简单说,就是靠我们人的感知系统,去感受天地、外界给我们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就有告诉我们该如何过好当下的真理。
比如孟子和王阳明在致良知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井边玩,眼看就要掉到井里了,这时候如果你在旁边,你自然能感知到这个状况,并能感知到一个强烈的信息:就是赶紧去把孩子抱开。这就是人具有的独特的感知系统,如果你能够很好的应用这个感知系统,你就能在一切事上“顺其自然”。而且,这些信息是就是独属于你人生的最正确的、最符合天道的指引和命定。王阳明用这个道理发展了一门学问,就是知行合一。
曾国藩也有一句名言很好的阐述了这个道理:
“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简单说,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人应当抛弃一切的巧智机心、自我私欲,即凡事随感而动,物来顺应,即随现象而动,这就是最好的、最符合道的生活方式。
如此,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受到外物的牵累,也不会被岔路迷惑,一切的行动合乎自然,合乎我们的命定。
简单说,“刻意”这篇文章,就是老庄哲学的精华所在,其意就是告诉我们,人类最纯粹、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就是“顺道而为”,不刻意追求,不刻意逃避,凡事随感应而发,无感则不动 。
(余云开哲学教育研究室出品,今日头条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