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商业街,为啥没有文化味?
沈阳的商业街,最主要的是中街和太原街,其次是北行。还有几条努力打造的,如南市和北市。
这些已经形成的,和想要形成的商业街,和国内有名的商业街比,都差了一些名气,少了一些特色,没了一些文化。
为什么差呢?
我觉得,主要差在草根商业和草根文化上。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人特别一些急于想让沈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人,认为大城市不应该有小商小贩,于是把街头小摊点铲得干干净净。他们认为大城市的商业,就是大商场,大超市,进而把城里最长的一条城市交通主干道,作为商业街来打造。
这种逻辑,就是认为血管越粗越好,硬把城市食管改造成城市血管。
这种荒唐的逻辑和决策,给城市商业造成历史性的灾难。
所谓的大商业,没有大起来。城市交通主干道,到底没能成为商业街。而传统的商业街,又被人为抽血,错失发展时机。
更重要的是,草根商业在被灭杀边缘,艰难求活。
一个城市的商业精神,从来都是在草根商业里培养。草根商业命悬一线,商业精神自然难得振作。
创新、创业,都是从鸡毛换糖开始,从街头摆摊起步。
当然,沈阳这些年也出来一个草根商业的品牌——兴顺夜市。
兴顺夜市能诞生在曾经压制草根商业最严重的铁西区,也算是一种反讽,一种压制下的反弹。
现在的兴顺夜市依然火,但主体已经进厅入室,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夜市。
沈阳原来的一些老字号,原来就是草根商业,现在不知道百姓喜欢什么,不知道年轻人得意哪口,成为死不死、活不活的盆景商业。
反观国内商业发达的城市,草根商业尤其是其中网红商业,却像野草一样肆意生长。
东北、沈阳出网红,但为什么出不了网红商业,这个问题需要研究。
草根商业缺,草根文化更缺。
看沈阳老照片,每一个商业街上,草根商业伴生的,都是草根文化。
草根文化的主体,不是大舞台、大剧场、大明星,而是街头艺人。
如果说,草根商业是商业精神之源,那么,草根文化是文化活力之源。
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草根文化,之所以活跃,是因为有良性互动。
草根文化之所以重要,同样是因为能让艺人与市民互动。艺人得到肯定,市民得到食粮。
巴塞罗那、布鲁塞尔、纽约等城市,对街头艺人的管理,既有管理又相对宽松,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办理一定手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摆摊设点卖艺。
国内一些城市,近几年也在试验,给草根文化一片土壤。
像上海,从2014年开始给街头艺人发许可证,到2017年8月,已经有120名艺人持证上岗,其中大多是80后、90后。
像深圳,从2015年开始试行持证上岗的管理模式,给68组街头艺人发了证。
广州是2017年开始规范管理和户外空间表演合法化,23组艺人首批拿到证。
成都是在今年4月16日面向街头艺人,开始招募和考核。
我们沈阳呢,什么时间开始?
草根文化,大俗。大俗,也是大雅。
商业街,既有大俗的草根商业和草根文化,又有大雅的高端商场和高雅剧场,文化味,自然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