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北王(20):司马懿屠城襄平,辽东郡重归朝廷

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1)

三国东北王(9):偷袭曹操,公孙度一生最大胆的想法

三国东北王(17):公孙渊居然把魏国打败了

三国东北王(18):司马懿,灭掉公孙渊只要一年

三国东北王(19):温水炖青蛙,司马懿围攻襄平城

司马懿的不同意,是不同意公孙渊的求和方式。

他把燕国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抓起来杀掉,并给公孙渊发了一篇檄文:昔日楚和郑是并列的国家,郑伯尚且肉袒牵羊而迎楚军。孤家为王者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要我解围退兵,如楚郑一样同列相待。二人年老胡涂,必是传话不符原意,已经将他们斩首。若还有话要说,可再派年少明智果决的人来。

司马懿言外之意,是你公孙渊没有讲条件的资格。

但是,公孙渊没听出弦外音,真以为司马懿让派个年轻人来传话。他真又派侍中卫演乞求限期送来人质。

司马懿对卫演说:“作战的事,大概有五种选择,能战应当战,不能战应当守,不能守应当走,其余两条就是投降与死了。你不肯自缚请罪,这就是决心要寻死了,不须送人质。”

这五条道一画,公孙渊再傻,也明白了:战不胜,守不住,他不想真投降,更不想死,只剩下最后一条路,逃跑了。

公孙渊和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从襄平城东南角突围,逃到城外。

魏军穷追不舍,在流星坠落的地方——太子河畔,将公孙渊父子杀死。

如何对待辽东本地人,司马懿采取最极端的做法,大屠杀。

进入襄平后,司马懿下令,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7000多人,尸体集中起来,筑为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随后,司马懿将公聊以下的辽东官吏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2000多军人,收编百姓4万多户、30万人。

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洛阳城。

据说,在公孙渊反叛的当初,公孙渊家中几次出现异样:狗着官服、戴官帽上了房;做饭时有小孩被蒸死在锅中。襄平北市长出一块肉,周长数尺,有头有眼有口,没有手脚,但能移动。占卜的说:“有形但不完全成形,有头部的各器官但不能发声,这种怪事出现在哪国,哪国就该灭亡了。”

攻克辽东后,辽东郡南方的带方郡、乐浪郡,北方的玄菟郡,向魏国投降,辽东诸郡,回归朝廷。

从189年,到238年8月,雄居辽东50年的公孙政权消亡。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公孙氏都被司马懿杀了,还有一个人被他救了。

这个人是公孙渊的叔叔公孙恭。

司马懿进到襄平城后,就让人把囚禁中的公孙恭放了出来。

公孙渊将要谋反时,将军纶直、贾范等人苦苦劝谏,公孙渊不听,将他们全杀了。

司马懿为纶直等人修了坟墓,并提拔表彰他们的后代。他下令说:“古时伐国,诛灭其首领人物罢了,那些为公孙渊所误而参与谋反者,都予宽恕。有内陆人想还乡的,都听便。”

这说明,公孙渊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此前不允许人口自由流动。

公元238年阴历8月,东北就开始冷了。有些士兵寒冻,请求发给短袄。

司马懿不给。有人说:“幸好还有些旧短袄,可以赐给他们。”

司马懿说:“短袄是官物,作为人臣不能私自施舍。”

他上奏天子:把魏军中六十岁以上的1000多人,解除兵役,遣返回家。为将吏从军死的,统一办理丧事。

随后,司马懿班师回朝。司马懿的辽东辣手,证明有效防止了公孙氏死灰复燃。

辽东四郡,重新归入幽州管理。

此时幽州刺史仍是毋丘俭,他因参加平定辽东,被封为安邑侯。

被司马懿下重手,破除公孙氏50年根基的东北,并未迎来新的和平和发展,灾难一场接一场地降临。

第一场灾难,由高句丽人带来。

第二场灾难,由吴国人带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