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写手》:真相不可怕,可怕的是真相背后的麻木

本文导读:

作为一部不追求场面特效,专以情节炫技的政治悬疑片,《影子写手》无疑是成功的。

作为一部不追求场面特效,专以情节炫技的政治悬疑片,《影子写手》无疑是成功的。片中荒凉晦暗的海岛、阴霾多雨的天气、抽丝剥茧的悬念,还有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全都在向观众暗示,这里有个惊天大阴谋需要爆料。只不过,相对于导演费心铺垫展示的真相本身,反倒是真相背后那种习以为常的戏谑感,可能更让人心生感慨。

这部电影的第一个例外,是主人公没有确切的名字,所以我只能在这里称他为“影子”。他的职业“影子写手”也不用称呼得如此复杂,实质就是我们熟知的“枪手”,专一代人捉刀写作,写完作品不能署名。影片开场不久,文笔出众且动作迅速的“影子”就碰上一桩含金量十足的业务,替刚下台的英国首相郎(Lang)先生润饰写作一部厚厚的政治回忆录。

虽然“影子”本人在接活儿时就发现了一些不详的气息,比如他不是首相雇佣的第一位“枪手”,前任“影子”本已写好了初稿,却醉酒溺水死在了海边;比如他获悉自己不能单独写作,必须放弃人身自由到美国东海岸一处小岛隐秘的别墅里隐居;又比如他刚签合同离开出版公司,就莫名其妙被抢劫。但是,看在能挣到25万美金丰厚稿酬的面上,他还是当了新 “影子”。

顶风冒雨赶到海岛别墅后,“影子”不但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阅读修改之中,还获准拿出录音机对前首相进行了一番采访。英俊潇洒、酷爱运动的郎先生一边喝着果汁,一边告诉“影子”,自己当年是个酷爱舞台表演的文学青年,因为在牛津大学结识了自己美丽聪慧热爱政治的妻子露丝,才决心从政。

心思缜密的“影子”很快就在初稿中发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比如郎亲口告诉他结识妻子露丝的时间与初稿不符,从政时间也有偏差,这些都让“影子”心生疑窦。

就在此时,郎先生因为在首相任期内一味采取亲美政策引发人道危机,导致自己被国际法庭追责起诉,众多英国民众追踪到海岛抗议游行,要求他接受审判。气急败坏的郎拒绝了妻子露丝让他理直气壮回英国直面现实的建议,接受了与自己关系暧昧的女秘书艾米莉亚的建议,到华盛顿与美国总统见面,指望在美国人的帮助下躲过危机。

留守别墅的“影子”无意中发现了麦卡拉死前留下的线索。既有郎年轻时演出话剧与美国教授埃米特的合影,也有埃米特的资料履历,甚至还有郎担任首相时外交大臣的电话号码。

决心追查下去的“影子”偷偷离开海岛,找到如今已成为跨国公司高管的埃米特教授,不但没问出什么,还在返程中遇到跟踪,费尽力气才摆脱危险。慌乱之中,急于自保的“影子”拨通了外交大臣的电话。从外交大臣口中,“影子”得知麦卡拉在写作回忆录初稿时怀疑郎是美国间谍,所以才会制定政策让英国成为美国的跟班,而麦卡拉的死也绝不是意外,肯定是被美国间谍灭了口!

倒抽一口凉气的“影子”明白,自己已经和前任“影子”麦卡拉处境一致。只不过,按照麦卡拉留下的提示“线索就在初稿开头中”,外交大臣和“影子”翻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问题。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和美国总统国务卿见过面满脸微笑的郎先生刚刚走出私人飞机,就被示威人群中一位在中东战场痛失爱子的父亲一枪爆头!一个月过去,“影子”完成工作拿钱走人,借着郎遇刺身亡的突然事件,郎的政治回忆录一时间销量大增。

在接到艾米莉亚邀请后,“影子”悄悄出席了回忆录的发布会,聆听了郎夫人饱含深情的追思演讲。此时的“影子”灵感突现,意识到麦卡拉提到的“线索就在初稿开头中”并不是单指第一章,而是所有章节的开头。于是“影子”找到初稿逐一排列,终于发现了导致麦卡拉死亡的真相:郎的妻子露丝一直都是中情局间谍,听命于她的上级埃米特!

获悉真相的“影子”抱着初稿仓惶离开了发布会现场。那辆曾跟踪过他的汽车疾驰而来,随着画面外一生沉重的撞击声传来,稿纸如雪片般洒满了街道……

既然郎亲口告诉“影子”,自己当年是为了追求爱情才进入了政坛,那么他后来当上首相,在军事外交经济领域采取亲美政策,下台后成为替罪羊收到国际法庭传票,以及后来遇刺死在美国,这一切事件背后的真相也就完全解释得通。他并不是常人眼中风流倜傥、能说会道的政治家,只是一个被美国间谍操纵摆弄、用完即弃的木偶。而前后两任“影子”的身死,也无非是间谍为掩盖痕迹采取的“正常操作程序”而已。

影片《影子写手》延续了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拍摄风格,那就是把着力营造的光鲜亮丽形象撕开一道缝隙,暴露出其中可鄙可憎的阴暗真相。对比影片中郎首相面临的指控,观众很容易就把影片的政治隐喻矛头锁定在当年的英国首相布莱尔身上。

只不过,依我的个人拙见,影片中除了郎夫人露丝、埃米特教授之外,围绕在郎首相身边的其他很多人,包括金发美女秘书兼情人的艾米莉亚,以及那位公开站在对立面谴责郎的外交大臣,恐怕都是美国间谍!因为没有这些人在郎身边的紧密配合,两位“影子”不至于暴露得如此彻底而且迅速地被灭口。

而在这个首相夫人是美国间谍的真相之后,更让我感慨的则是西方世界对英美联盟暗箱操作这种一贯现象的麻木。英国在任何问题上都紧跟美国,紧密程度早就超越了盟友关系,俨然听话顺从的小弟。这种倾斜性十足奴性十足的国策一定引起过英美诸多有识之士的思考,可在《影子写手》这部电影中,思考的答案却带着明显的麻木与戏谑意味。

为什么英国这么听话呢?因为制定政策的首相大人从年轻时就中了“美人计”,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等首相夫人年老色衰“战斗力”下降怎么办呢?那就再派个年轻漂亮的金发女秘书接着使“美人计”。如果首相下台了烂摊子没人收拾,万一牵扯到美国怎么办呢?更好办,把首相当替罪羊审判嘛。如果这替罪羊不听话非紧贴着美国不撒手怎么办?那就只有灭口。

当然,你完全可以说人家西方电影这么拍恰恰体现出了创作自由,可你得看看这是什么事才行。就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国民怨声载道,国家多年赔本儿当跟班,连吆喝都没赚到。然后大家分析原因,宁愿搞出一个首相被“美人计”摆弄的阴谋论。这种不上档次的阴谋论恰恰说明了西方世界对所谓政府高官、高大上的国家策略抱定了无所谓调侃态度,而这种态度的根源则来自大家对暗箱操作、利益集团互锁和富人阶层把持权力的习以为常,就算正儿八经去议论,又能改变什么呢?

而西方最不想说的一点,真正的禁区是没人敢涉足深挖的,挖也只能象征性挖点儿边角料,搞个桃色阴谋论自圆其说。要知道,花边新闻只伤害个体,对整体是无伤大雅的,风险极小。

简单而言,英美的政治家形象就像他们的影片描述的那样,表面上大言不惭实则暗地勾连臭不可闻。这一点他们自己都懒得辩解深究,索性搞个“美人计”的低级阴谋论交差。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你还能指望他们自己有胆量有能力自我转变吗?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