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方“非遗”资源,创建乡土特色学校(江苏省“师陶杯”二等奖)
摘要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创建特色学校应彰显学校特色文化。各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资源。本文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实践,主要阐述了如下内容:1、利用地方“非遗”资源,可以实现学校优势发展;2、全面普查“非遗”资源,为学校特色文化奠基;3、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利用“非遗”; 4、开展“非遗”课题研究,为特色学校创建提供理论指导;5、建设“非遗”校本课程,为特色学校创建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关键词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学校 创建
正文
创建特色学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也是促进学校个性发展的需要。每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看这个学校有没有个性,发展有没有特色。
事实证明,在创建特色学校方面,每一所学校包括广大农村基层学校都有潜在的资源,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具有某一特色的学校。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城乡各地遗留下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等。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开展特色学校创建,不失为一条新途径。
一、利用地方“非遗”资源 ,实施学校优势发展
地方“非遗”彰显着乡土特色,而特色中蕴藏着优势,优势又体现着潜在的竞争力。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指出:“特色学校就是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核心价值就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国家的课程标准、落实国家的培养目标;附加价值就是自身改革的切入点、自身的个性追求、自身的独特传统。根据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学科建设、学校文化的不同,就形成了多彩的学校办学特色。”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学校各具特色,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多元化未来人才的需要。特色学校具有比较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貌,它是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体现鲜明的学校文化特征。因此,建设特色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学校的潜在资源,扬长避短,彰显学校各自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当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有方面完全同步发展一般是不可能。有的学校这一方面发展快些,有的学校那一方面发展快些,这种发展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让一些学校利用地方“非遗”优势发展学校特色,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全面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遗”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各地也都已开始重视“非遗”的保护。“非遗”种类繁多,内容广博。从影响范围看,有的可能是世界级的或国家级的,有的可能是省级的,也有不少可能只是市县级的,当然,还有更多的可能是尚未整理和申报的。但不管是怎样级别的“非遗”,无论它是否被申报,它们终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种文化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重庆教科院万明春院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一文中指出,在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也深受影响。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才有优势。
二、全面普查“非遗”资源,为学校特色文化奠基
陶行知说,生活即学校。社会生活存在的“非遗”资源,很多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资源。当然,要利用“非遗”创建特色学校,我们首先应对当地的“非遗”资源有所了解。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等,最基础的工作是对当地的“非遗”资源进行普查。
沧海桑田,大浪淘沙。“非遗”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在存在方式上,“非遗”往往表现为转瞬即逝的声音、技艺等,依托于传承人本身而存在。如果对传承人没有细致深入地了解,有时“非遗”就在你身边也难以发现。另外,在传承方式上,“非遗”往往以身口相传而得以延续,技艺的传承人往往又极为稀少,甚至家庭内部也严格保密,采取传子不传女,传女不传媳等方式传承。这些都会给“非遗”的普查工作带极大的困难。近几年来,不少地方上的文化部门,对“非遗”资源也进行了调查和整理。如果与当地的文化馆或文化中心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帮助,我们的“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普查“非遗”资源,为建构学校文化特色奠基。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认为:“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全方位的学校变革活动。在这一变革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建设的重点已从学校外部转向学校内部,从同质发展转向特色发展。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注重内涵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创建的新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因此,特色学校最本质的独特在其文化上,一所学校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
“非遗”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普查完“非遗”资源后,应注重提取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将“非遗”文化转化学校校园文化。这种“非遗”特色校园文化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部环境、独特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优于其他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或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位师生身上的一种良好的气质、精神品质和思想行为,而只有这种内化到师生心里的文化力才是一所学校特色发展的最重要根基。
三、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利用“非遗”
“非遗”与大多数传统文化一样,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少“非遗”以封建社会文明为背景,这就决定了这一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在开发利用“非遗”进行特色学校创建时,应采取鲁迅的拿来主义态度和方法: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然后发扬光大。
浙江省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以乡土文化为背景,以传统文化作积淀,以行为习惯为手段,以多彩活动为载体”特色办学目标,并将剪纸作为学校特色活动,引入课堂,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2008年被命名为金华市首批艺术(剪纸)特色学校,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剪纸传承教学基地。该校充分挖掘剪纸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寓教于乐,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与其他学科整合,成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北京宣武区的中小学校则以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北京抖空竹”为依托,并先后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纳入了学校的教课内容。每当课间操时间,走近宣武区任何一所中小学校的操场往往都能听到抖空竹的“刷刷”声。不要小瞧了那些个头“小不点”的小学生,他们许多人抖空竹的技艺相当娴熟,一个个高难度的花样在他们手中被抖得如行云流水。据了解,宣武区不少学校的一至六年级已经普及了抖空竹,通过练习抖空竹学生们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培养团队精神,也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据调查,近年来笔者所在地成功申报的“非遗”项目也不少。如2010年被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的茅山劳动号子,现正在申报江苏省“非遗”的茅山佛教音乐和茅山会船,已成功申报兴化市级“非遗”的茅山庙会、“唱凤凰”等。我们选择了其中的茅山劳动号子,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载体。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寓教于乐,早在1998年,我校就实施了“茅山号子进校园”活动。十年磨一剑。2007年,由我校师生创作表演的歌舞节目《茅山号子》,参加了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专场演出。同年,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在泰州演出时,我校教师陈晓梅和台湾歌星周杰伦同台表演了《茅山号子》。2008年,我校学生配合扬州大学师生拍摄了记录片《乡风水韵——茅山号子》。后来,该作品被中国教育电视协会评为全国校园DV摄影作品一等奖。2010年10月,我校陈晓梅老师和蔡金雨同学应中央电视台之邀赴北京,在“神州大舞台”表演了茅山号子。2011年1月,兴化市茅山中心校迎来了一组特别的客人——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他们专程来我校拍摄并采访茅山号子进校园。“歌唱劳动,快乐成长”,以茅山劳动号子为载体的特色文化正在我校形成。
四、开展“非遗”课题研究,为特色学校创建提供理论指导
作为国家级“非遗”的茅山劳动号子,极具浓郁的地方色彩,清新朴素、婉转悠扬,是传统民族音乐的一朵奇葩。目前,全校师生已经能够传唱茅山号子。为了保证学校这一特色能够长期开展下去,积极探索地方“非遗”资源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作用,探索地方“非遗”资源潜在的教育功能,探索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化的基本方法,探索地方“非遗”资源与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进行整合的方法等,我们着手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我们成立了《利用地方“非遗”资源,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组。本课题中的“非遗”主要指本地于2010年5月被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的茅山劳动号子,另外包括本地现正在申报江苏省“非遗”的茅山会船,已成功申报兴化市级“非遗”的茅山庙会、“唱凤凰”等。旨在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与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整合,拓展基础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地方“非遗”继承人,避免出现茅山号子、清明会船、“唱凤凰”等后继无人,摆脱“非遗”技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总之,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如何利用地方“非遗”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课题研究具休目标和主要内容:1.普查当地的“非遗”资源,逐步深入探究这些“非遗”资源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以及其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涵。2.探索如何充分挖掘当地的“非遗”资源,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本土文化色彩的教育特色。3.探索通过组建“非遗”社团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等。4.探索物色、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方式和方法等。5.探索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等。6.探索利用现有社会资源促进“非遗”特色学校建设的方式和方法等。7.研究“非遗”特色学校建设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2011年6月,《利用地方“非遗”资源,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已成功申报为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
五、建设“非遗”校本课程,为特色学校创建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特色学校的创建与校本课程建设两者密切相关,校本课程建设为特色学校创建设提供可操作的依据,而特色学校创建则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实践场所。本土化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立足于当地教育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本土文化特色。
在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下,我们着手编辑《三绝流韵 茅山号子》、《三绝流韵 景德禅寺》、《三绝流韵 茅山会船》。其中《三绝流韵 茅山号子》已交江苏省泰州印刷厂印刷成书,2011年秋学期开学全校师生即可人手一本。该校本教材内容包括茅山号子的历史渊源、茅山号子的艺术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号子、茅山号子进校园、茅山号子进京、茅山号子走出国门、茅山号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茅山号子唱词精选(古韵篇)、茅山号子唱词精选(新声篇)、茅山号子大事年纪等部分。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多方专家进行指导。兴化市教研室专家组何伟俊等,充分肯定了我校利用“非遗”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创建特色学校的这一新颖举措。省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孙建国多次到茅山莅临指导,他认为茅山号子以舒缓悠长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而独特的民歌风俗。从表现劳动的形式上看,茅山号子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等。听到茅山号子,就仿佛置身于兴化水乡那“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的广阔的田野上……关于茅山号子如何进校园,他提出“茅山校园号子”的创意,即将校园生活和茅山号子有机融为一体,将学习生活和劳动生活有机融为一体。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提供了易于操作的媒介,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系统有序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人们常说:“二流学校靠管理,一流学校靠文化。”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虽然文化很多时候像建筑物内部的钢筋一样,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它却是绝不可少的内在支柱。一所学校如果缺少内在的文化支柱,不管它表面暂时是多么辉煌,终究有一天,会像新闻报道中的那些“豆腐渣”桥梁建筑一样,轰然垮塌。因此,要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立校不可忽视。而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创建特色学校,大而言之,可以传承文明;小而言之,可以实现文化立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陈万志《建设特色学校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人民教育》, 2010年第3、4合期第4页。
2.陶西平《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中小学管理》, 2007年第11期第51页。
3.屈荷军《学校特色需要学校文化浸润》,《中国教师》,2010年第10期第59页。
4. 笔者《浅谈如何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2合期第60-62页。
5. 笔者《将生活教育理论付诸历史教学的探索》,《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