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曾读过几本书

刚刚去楼下散步,自认为是大班空,可是操场上走路的人只有孤零零的自己,不觉有点发毛。时间没出错呀,放学时间提前二十分钟,大班空随着提前二十分钟,就算数学不好,这个时间还是可以计算正确的。路遇同事,招呼一起走,却被悄声告知:不到时间。嗯?重新看了看手机,没错呀,提前二十分钟。人家大班空放在了第三节课后了。是吗?改时间后,下午在办公室还没有出来过,难怪搞不清。当然,最重要是不上课了,对课程表的认识仅限于上班下班时间,至于每节课的时间都是以铃声作为信号的,对于大班空的安排一直都是沿袭老习惯想当然。刚刚出去的时候的确是打了铃的,而且还看到了一群男生跑到操场上玩。原来时间改到了第三节课后。得知出了大错,慌忙急转回来。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花果山的乐趣四季更替都没有感觉,而我们,寒暑假的界限还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只是偶尔问起星期几,竟一时想不起,只知道是上班时间,至于具体到是哪一天,就需要查找。周五,多数都是听大家伙说才知道,又是一周将尽,真是太快了。快的何止是一周,感觉一个学期,一转眼就到了;而一年,也不过是一个踉跄就到了。去年的元旦晚会还恍若昨日,忽然就已经排练起来今年的晚会,流年总是把人抛,刚刚谢尽春花,转眼就迎来冬雪。

办公室里说起了各种听书,谈起总有人对《红楼梦》提不起丝毫兴趣,就像我看《百年孤独》,开了无数个头,总也无法深入,次次都是钻头崩断了也不进,而自己几乎要崩溃,为什么对世界名著竟然如此抗拒?莫非《红楼梦》也有同样的遭遇?难道蒋勋讲解《红楼梦》的磁性声音也无法打动人吗?

说起这事,先生说,喜欢一本书与否,也许跟小时候接触的起源有关。他们家很早就有其他三本名著,唯独没有《红楼梦》,所以,至今对《红楼梦》不是那么喜欢。我呢,自记事时起,我们家堂屋北墙上除了仙鹤延年益寿的中堂之外,左右两侧就是《红楼梦》和《西厢记》的图画。各有两大幅画,每幅画大概有十二幅小画,左右各六,每个小幅画下面都有四五行文字,用来解释画面内容。如今,还能够想起当时古代人物长衫飘飘的样子,以及某些画面具体的样子。对红娘、崔莺莺和张生的印象,没有黛玉、宝玉印象深。妈妈是给讲过的:黛玉葬花,黛玉焚手帕诗稿,王熙凤施行“调包计”,让黛玉的丫鬟搀扶着蒙着盖头的宝钗和宝玉拜堂。宝玉掀开盖头的画面里,一色的大红,满幅画面都是,那种洋溢出来的喜悦后面,却包含着宝玉呆痴的悲伤和黛玉枯槁的面容。那幅焚烧诗稿画面中黛玉的苍白,满是悲伤和绝望,黛玉葬花画面的淡淡失落。从那时候起,拥黛贬钗的观点就已经形成,后来也不曾改变。

也许这样的情感,已经给予了《红楼梦》极大的好感,后来,一个要好的同学专门寄给我书看,更是爱不释手。后来家里也有了这本书,便随时可以看,泛着黄色几乎一动就掉页的厚书,诉说着年代的久远,这是大哥单位上的书吧?书,早已不知道来处,但是依然在不断输出,它是家里最好的藏书。

小时候,家里的确没有什么藏书,有字就是好的。先生家里墙上贴的是报纸“参考消息”,所以,常做找字游戏,后来自己攒钱买连环画本,才算是有了读书的资源。我爸爸是物理教师,家里确实没有文学的书,小学二三年级,才算有了当时风靡时代的《365夜故事》,书太浅显,一两天就被看完,此外,再也没有其他读物了,除了给猪拔菜,就是傻玩,好时光在没书的时代急匆匆走过。

去报考南关中学时,看到校门口的学长们手里拿着报纸,那种惊奇的感觉,让我们猛然一震,真是到了城里,和乡村大不相同,学生居然可以有报纸看!我没有报错学校。而在我们村子里的小学里,看报纸大概只是校长的殊荣吧?

偷偷摸摸的看言情小说,是初三复读时从琼瑶的《六个梦》开始;终于可以自由的看书,大概上了职业学校后,只有一夜借阅时间的肖复兴的《早恋》,果然一夜点着蜡烛看完,合上书后,浑然不知什么情节。图书馆的书,生怕别人借走,还悄悄藏起不少心仪书籍的借书卡,小小私心不知道是否耽误了大多数人的阅读。后来毕业工作后,我订阅了《诗刊》《中国电影周报》和《服装与裁剪》,算是十足的浪漫了一下,根据电影周报看电影,也算是追影的一种吧?根据一比一的纸样裁剪衣服,也算是独自的创造吧?套头衫,方格子上衣和黑白小格子裤子。甚至还有一个一直都没有缝合的藏青色白点点的裙子。《诗刊》的封面字体还记得,只是书本本身都没有了影子。

年轻的任意妄为,看上去傻得厉害,如今,世俗了很多,但还是可以依靠书本坐上整整一天的。当当网购书籍成了轻车熟路,动不动就几百满减,后来才逐渐管住买买买的囤书心,开始一遍遍的复习,似乎每一次都是初读,读过就忘记了,似乎都不曾读过一般,如此来看,可以不必买了,只复习便是了。

不敢买还有一个原因,是纸质书必须要老花镜才可以看得清楚,而有声书,则可以解放出来眼睛。可,有声书往往无法感受文字的美丽,声音掠过耳畔的毫无痕迹,无法倒带子重复来听某一句话,浮光掠影般难以留下较深的印象,总感觉比起眼睛看来,少了很多美好。好的文字还要一遍遍的看书,摘抄,才可以算是读书留痕。

这些年,也不曾真正读过多少书,有些东西大概会或深或浅印在脑海一侧,在某一个非痴呆的时刻,也会说,这本书,好像读过的,这个句子,便是在这里得知的。
 
       流年不曾留下往事的痕迹,我们却已悄悄走过。那些年的读书时光,其实,并没有读过几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