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豹变》:优秀的人生,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
文|江徐
很多人知道木心,是因为陈丹青的推崇,或者从那首《从前慢》的流传。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冷冷清清中风风火火地写着、画着、活着。
木心,是怎样一个人?
出生在乌镇的希腊人,带根流亡的人,文学的局外人,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与人类交浅言深的人,集音乐家、作家、画家于一身、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音乐家谋杀了的人,也是一个怀有木铎有心之的人。
这些都是木心对自己的认知。
《豹变》一书,是木心晚年的作品,它的出版亦是先生的夙愿。他在世时就跟友人提议,到时使用这个书名。这两个字,源自《易经》:“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所谓豹变,是一个缓慢的、由弱变强的过程。
品读《豹变》,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位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也可从中习得一个人由丑变美、由弱变强的思路。
1.这本书,是木心“混血的孩子”
《豹变》是一本风格独特的书,其独特性,首先表现在文体上。
它是小说,并且是短篇循环体小说。整本书由16篇短篇集结而成,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这种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文本形式,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激活被偏置的美学思维。
短篇循环小说虽然不多见,却有例可循,古代的《一千零一夜》、近代的《在我们的时代》,包括尼采的箴言体作品,都属于这一体裁的代表。
《豹变》收录的16篇短篇,内容各有侧重,文体各有气质。 比如,放在首篇的《SOS》,充满散文诗的气息,又像一个情节紧张的灾难题材的电影桥段;比如,放在第二篇的《童年随之而去》、放在第三篇的《夏明珠》,以平实口吻与白描手法写出一个人心理成长、光阴流逝、人间冷暖、时代动荡;后面的《一车十八人》同样以白描手法,揭露人心种种丑恶,让人联想到电影《车四十四》;《静静下午茶》将往事与当下融为一体,通过一对迟暮夫妻之间的情感矛盾揭露人性中的傲慢与偏执;又比如《魏玛早春》,以诗歌与神话的风采、工笔画的细腻笔触,描摹出天地草木的美妙与神秘……
19岁的木心(左)跟同学在一起
同时,它们又以连绵不的情感为经线,敏锐唯美的哲思为纬线,编织出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
这位艺术家,我们很轻易地默认为木心本人,也不妨看做任何一位具有诗意之心与豹变之勇的人。
总之,每一篇都是值得细品慢咂的美文。书稿样本出来后,木心捧在手里,兴奋不已,称它们是自己“混血的孩子”。
有人将木心称为野地玫瑰,他的文字给文学爱好者带来“例外的文风,例外的情感方式,例外的思维表达。”
他的到来,如同晨风,唤醒海洋与森林的回忆,耳目一新,沁人心脾。
1987年,木心在纽约陈丹青家中过60岁生日
2.咳珠唾玉的文字,天花乱坠的审美
木心的文字,金句跳闪,一字一句,读来耐人寻味。
《豹变》的翻译与编撰者,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童明,对木心的文风做出这样评价:
“木心的文字像是暴雨洗过一般,简练素静。深沉的情感,冷淬成句,呐喊也轻如耳语,笔调平淡而故实,却曲径通幽。他善反讽,善悖论,善碎片,善诗的模糊,善各种西方先锋派之所擅长,用看似闲笔的手法说严肃的事理,把本不相干的人和事相关起来,平凡中荡起涟漪,有中国散文的闲雅,有蒙田式的从容,更有把世界文学中相关的流派和传统汇集一体。”
在我看来,对古今中外各类书籍的博览,使木心在文字驾驭上获取了咳珠唾玉、天花乱坠的功力。
童年时代,心思细敏,书房在他眼里是:“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
青年时代,对于爱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爱的必是个有魅力的人。丑得可爱便是美,情侣无非是别具慧眼心肠的一对。甚至,还觉得‘别人看不见,只有我看得见’,骄傲而稳定 ,还有什么更幸福。”
在纽约中央公园的木心
浩劫时期,木心被囚禁在地下室,长达十个月,暗无天日,他被命令整天写交代材料,还被打断两根手指,身心遭受摧残。《地下室手记》中有这段经历的影子,也反映出木心的豁达:“地窖中终年修行,只要能拒绝内心的幻象的诱惑,就可以清净一段时日,明知风波会再起,刑役还将继续,未来的我,势必要追忆这段时日而称之为嘉年华。”
对于天地草木,木心的感受极其敏锐,描摹又极其极致:“春天不是这样轻易来,很像个雍容惆怅威仪弗懈的人。也因有人深嗜痼癖很像春天之故。温带滨海的平原,三月杪,地气暗燠,清晨白雾蒙蒙,迟至卓午才收升为大块的云,趸在空中被太阳照着不动。向晚,地平线又糊了,有什么愿欲般的越糊越近。田野阡陌迷茫莫辨,农舍教堂林薮次第浸没乳汁中,夜色反而不得按时笼黑。后来,圆月当空就只一滩昏黄的晕。浩汗的矜式,精致的疑阵。”
因为别具一格又不拘一格的文风,读木心文,就如同时在读小说、读散文、读诗歌、读童话,品一杯清醇的茶。
2006年,木心回到乌镇
3.优秀的人生,是一个豹变的过程
关于《豹变》这个书名,木心自己曾作这样一番解释:
“豹子一身的皮毛很美,他知道得来不易,爱护得很,雨天,烈日,他就是躲着不肯出来。”
所谓豹变,是自立、自持、自爱、自强,在时光中缓慢地自我蜕变。
木心的一生,便是豹变的一生。
乌镇,偏安江南一隅。木心本是这里的富家子弟,家境优渥,锦衣玉食。
奈何,父亲的早逝让家庭很快衰败。时代风雨的搅弄下,他被逼打扫厕所,遭受牢狱之灾,弹钢琴的手指在牢狱中被打断,又在牢狱中听闻母亲去世的消息,一时之间“哭得醒不过来”。
在那样一种境遇,木心依然在纸上画了黑白琴键,弹奏贝多芬和巴赫。艺术,赐予他活下去的勇气。
一个人,不被苦难打倒,他将从苦难中汲取成长与坚强的力量。
木心与陈丹青,亦师亦友
之后二十年多年,木心成为文学的鲁滨逊,流亡海外。 在此期间,他用五年时间,为陈丹青等一批艺术家讲解世界文学史。后来,讲稿由陈丹青整理出版为《文学回忆录》。
古稀之年,在故乡的盛情邀请下,木心回到阔别半个世纪的乌镇。这大半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从中国出发,向世界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
曾经流亡于海外,最终落叶归根。
“”你要我毁灭,我不!”
看过一个视频,晚年的木心,坐在晚晴小筑内,忆起沧海往事,他说道:“反抗不是直接反抗的,而是从根本上的。你要我毁灭,我不!”他目光灼灼,指间香烟冉冉,目光中含着坚毅,与未泯的纯真。
我看着,心里生起钦敬之情。那个时候,他应该完成了豹变。这一豹变,记录在《豹变》之中。
纵观当下时代,世风浮躁,唯物是尚。不管怎样,始终有人行走在追求真、追求善、追求美的路上。而文学世界,就像童明所言:
“还好,生命在,汉语在,还有木心这样的作家,足以让我们体味‘郁丽而神秘’。”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