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告诉你:为什么你的善心总喂了白眼狼

一天,我身边一位朋友,身心俱疲地告诉我:他要离职了。

他曾很热爱他的工作,对同事的请求从来是有求必应;对领导的要求也是尽力去做;对老板更是透支一切能有的资源使命必达。他为工作贡献出许多个人的周末和假期、动用了许多相熟朋友的资源、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机会等等。

可他的同事们、领导乃至老板从最初的欣赏,到后来慢慢将他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应当,乃至之后在这位朋友遇到瓶颈和健康问题不能再提供工作之外的帮忙时,老板和领导对他展示出的刻薄与虚伪,让人心寒。

在我们生活中,似乎也会遇上身边人需索无度的请求,虽然给予善心付出可似乎没有对等的反馈,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本书,叫做《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不断去思考何谓善恶,何谓真善与伪善,以及行善是否需要边界感。

一、善与恶,没有定论

似乎中国社会人们对善行的推崇已深入骨髓,我们教育年幼的孩子要懂得孔融让梨,以做到兄友弟恭;就连启蒙教材《三字经》的第一句话,便是:“人之初,性本善”;稍大一点则要被教导要乐于助人,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还提倡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善举再小,也值得去做。

可是再细想想,我们是否有被系统地教导如何去辨别善和恶呢?似乎并没有。

家中有一位姑姑年轻时沉迷赌博,后来陆陆续续开始向邻里亲友借贷去赌钱,十赌九输,刚开始小则负债几百、几千块,大则上万块,家里长辈们每每看着债主上门,不忍心看着姑姑或苦苦哀求或呼天抢地发誓戒赌的样子,大吵大闹后家里长辈们总也想办法,让叔伯兄弟们凑钱为姑姑还债。小时候觉得这是善行,是兄友弟恭的体现,不仅对内维系了家庭关系的稳健,对外也没有欠债。可是随着年岁渐长,发现事情远不若表面上那么简单。

因为这位姑姑渐渐认为叔伯长辈会一辈子护她周全,每次捅出来的篓子只要呼天抢地地哭喊,就会有人出来帮她收拾烂摊子,而她一直没学会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0多年过去了,她陆续输掉了家中的房子和家当,也输掉了家人对她仅剩的耐性和信任。现在,年近60的她,依旧沉迷赌博,依旧以为哭闹就能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中说的:“自己在岸上,才能救水里的人。真正的善良只与原则有关,和无私奉献多少无关。不要和自己做敌人;不要活在别人的砧板上与牙齿里。你配得起对自己的善待,也值得拥有他人的善意,不要虐待自己,否则别人只会更加狠地虐待你。”

跳出时间的框架来看时,发现曾经的“善举”,实则慢慢演变成了一次次对恶行的纵容,实在是以小善行大恶。长辈们很心酸,屡屡伸出援手,却永远换不来真诚。姑姑也感到委屈,以前不都很疼爱的吗?为什么现在无法继续疼爱下去了?

此时才明白,原来善恶的标准是需要经受得住时间、空间、主体变化的考验的。就连我们引以为傲的一些水利工程,在当代是防止了水患灾害,可30年、50年后再看,也可能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造成生态链的断裂、部分物种的灭绝,乃至因为没有汛期淤泥的养护两岸土地愈发贫瘠。

所谓的善恶,原不过是人们站在利己的角度作出的区分,并没有明确的定性。

二、真善or伪善?需要甄别

既然善恶并没有明确的定性,那么每一个对你说“为你好”的人,做的真的是“为你好”的事吗?或真相是“为他自己好”?

春秋时代有位名厨叫易牙,他因有着高超的厨艺而深受齐桓公宠幸。一日,为讨好国君没有吃过人肉一说,竟不惜将自己亲生儿子杀了做成佳肴供国君享用,这就是成语“烹子献糜“的出处。当时的政治家管仲就与齐桓公说易牙此人绝不可用,亲子人伦乃是人之天性,杀子适君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都做得出,易牙背后必有更大的图谋。可惜管仲死后,齐桓公忍不住重新召回了此人,最后落得个被活活饿死的结局。

由此可见“为你好”的初衷,可能是“为他自己好”。

再说说我们都熟悉的场景,适婚年龄的男女青年们常被亲朋好友们催婚,每一位关爱者嘴边挂着的都是“为你好”,可有趣的是,这些关爱者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当代男女青年们的需求,不了解他们的压力,不清楚他们的渴望,不明白他们的喜怒,更不关心他们的梦想。试问并不清晰青年们的需求情况下,所谓的“为你好”中的这个“好”,究竟是落在了谁的头上呢?

对于现代男女青年遇到的催婚压力,记得龙应台先生曾经做过一个有意思的比喻。每一个结了婚的人,都有如舔过同一个盘子,可就是有一些人可能觉得恶心而不想去舔同一个盘子,或者发现有比舔盘子更好玩的事情,继而这些不舔盘子的人就被当成了异类,那些舔过盘子的人不断地追问他们为什么不舔盘子。

亲戚朋友之所以不断催婚,也许是因为身边的这个“异类”颠覆了他们原有的认知,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与不安,大家都一样,为什么偏偏这个人不一样?于是就不断地将他们自己处理不了的情绪和压力变成催婚,转嫁给这些不愿意舔同一个盘子的“异类”。

同理,职场上我们遇上“为你好”的同事和领导,不断地“用”你,多到加班也做不完的繁琐工作中,有多少是真的可以磨练你的韧性和专业性的呢?生活中我们碰上“为你好”的朋友、家人和伴侣,不断地强迫你按他们的意愿去走,这究竟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还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控制欲呢?

当我们不确定眼前这个“为你好”究竟是苦口良药,还是裹着蜜糖的砒霜时,不妨换个角度看看这件事的结果是利己还是利他,也许就能有一个客观的答案。

三、行善,要有边界感

坐过飞机的人可能都有印象,飞机上的安全须知介绍氧气面罩的使用情况,第一句话就是要求乘客们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去照顾身边的小孩。这就是行善的边界感:如果我们没能独善其身,就不要想着兼济天下。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于是能帮别人的,都尽量去帮。可好像,从来没有人教导我们什么是度,帮人要帮到什么情况才够,也没有告诉我们帮人的前提是不要透支自己。

2005年歌手丛飞事件引起社会热议,他参加无数义演,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失学的孩子,瘫痪的病人,贫困的家庭等等。也正是因为常年累月的辛苦奔波,身体出现了问题,最后罹患胃癌,疾病晚期时他曾经帮助过的人还催着他索要资助,而丝毫未曾考虑过他的的身体状况。他的第一任妻子也因他过于热于助人,舍身忘家而离开了他。

一味不计成本、透支自己地付出,超负荷地工作往往给人造成不可避免的疾患,最后他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把伤心难过留给了他最亲厚的家人朋友,把世道艰难留给了他未长大的女儿。这样的善没有边界感,满足的是他自己热于助人的心和私欲,却把残忍留给了他最亲近的人,被他帮助的人也可能习惯了伸手,而不懂得资源来之不易。

没有边界感的“善”,无形中是在为”恶“培育温床。

职场上,透支自己去帮助他人,结果可能导致权责不明,该在其位谋其政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机会,而滋生出理所应当的依赖感,一旦哪一天得不到对应的帮助了,不满的情绪就随之产生。同时助人者也并没有办法集中精力专攻一件事情,就很可能导致付出很多却收获很少的情况发生。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2》这本书让我思考,我们追求善,也需要明白善与恶,本身是没有定性的。继而生活与职场中遇到的“善”,究竟是真善?抑或是伪善?更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甄别的。

行善,要有度,否则,不过是作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