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抢频率?都是因为有了它

全文字数1500字

阅读时间约5分钟

本文作者 宋耀东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全国最繁忙的大型国际机场,首都机场近年来航班量持续创造新高度。在2017年的中国民航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行榜中,首都机场以597259架次排名第一位。

通过上述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北京首都机场的塔台管制运行压力是极大的,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放行服务,无疑会给放行席位增加极大的工作量。

放行席全名放行许可发布席,负责向离场起飞的航空器发布放行许可。放行许可是由管制员发布的允许一架航空器从一个机场飞往另一个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许可。

许可中包含了该航空器完成此次飞行所必须的基本要素,规定航空器需要按照空中交通管制批准的离场航线、航路、飞行高度层执行航空器飞行,以保证空中交通有秩序高速地运行。

传统放行服务

在过去,塔台管制员采用的是人工话音服务,通过无线电通话的方式对飞机进行放行服务。

我国现行的起飞前放行服务(人工话音放行服务)流程如下:

1.飞行员在预计起飞前10分钟左右通过固定的话音频率联系塔台放行管制员,并告知航班号、目的机场、当前通播信息号码、机型、停机位等信息。申请起飞前放行服务;

2.放行管制员将在飞行计划中核准相应的信息后将批准使用的跑道号、初始爬升高度、巡航高度、最新的通播信息号码、SSR代码、下一频率信息、离港程序信息、其他说明信息等内容并通过人工话音的方式告知飞行员;

3.飞行员收听放行管制员放行信息的同时进行记录,并在完成后将收听到的信息再以话音的方式重新复述给放行管制员,在放行管制员确认无误后批准放行,放行工作结束。

但是语音放行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

1.因为放行频率只有1个,同一时间也只有一个管制员负责进行放行服务,所以在高峰时间会出现多架航班争抢放行频率的问题,无疑是浪费了时间。

2.复杂的服务流程也在浪费时间的同时加重了飞行员和管制员的工作量

3.不同语种和方言也是安全隐患之一。

数字化放行技术(DCL)

近年来,数字化起飞放行(DCL,Departure Clearance)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管自动化系统中。

数字化起飞放行服务流程以传统放行许可流程为基础,飞行员通过数据链发送起飞许可请求,数字化起飞前放行服务系统接到请求后根据放行许可规则判断是否允许起飞,管制员操作生成相应的起飞前放行报文,取代传统的语音放行方式。

在服务应用中,需要的飞行标志、应答机编码、离场航线、飞行高度层和机型等信息均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获得。

数字化起飞放行(DCL)采用数据链进行通信。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ircraft Communications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缩写:ACARS),是一种在航空器和地面站之间通过无线电或卫星传输短消息(报文)的数字数据链系统。

简单的说,就是一整套飞机和地面间的通信系统。一方面,可以将飞机的一些信息发送给地面,便于地面掌握飞机的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地面的一些信息发送给飞机,便于飞行员掌握更多的信息。

DCL信号引接流程

飞行员的下行报文信息通过ACARS数据链网络进入路由器,经过中间的网络传输,最后进入首都机场终端区的设备机房,经过交换机和防火墙,最后传输给双塔台系统的服务器。

同理,管制员的操作也会经由服务器传输给交换机、路由器,最后通过ACARS数据链网络传输给飞行员,完成通信服务过程。

DCL技术在取代了传统话音放行服务之后,大幅度减少了管制员和飞行员的语音通话工作量,避免了在甚高频通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通话信息的错误理解,确保了首都机场放行服务高效、安全、可靠的进行。

但是,DCL技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此项技术实现过程较为复杂,技术支持需要数据公司以及技术保障部门来负责。数据公司所涉及的协议标准、接口环节较多,而对于运行维护的技术保障部门来说,故障排查较为困难;有可能是线路问题;也可能是服务器问题;甚至有可能是软件问题。

在DCL技术的后期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提高传输线缆传输效率的方法,尽量减少中间的传输转接层,从而减少可能发生故障的环节,帮助技术维护人员提高运行维护效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