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副流感病毒感染病因概要:

  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病因是:PIV病毒通过包膜上HN及F蛋白的作用人侵呼吸道上皮细胞,使气管、支气管的有纤毛及无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增生,引起喉、支气管炎,还可侵犯肺泡上皮细胞及Ⅱ型细胞,并引起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造成间质性肺炎。局部单核细胞浸润可产生干扰素,后机体产生抗体,如免疫力尤细胞免疫缺陷时,病情加重,排病毒时间长。副流感病毒感染的原因是感染产生的抗HN及F蛋白抗体滴度低,可使婴幼儿反复感染。

  副流感病毒感染详细解析:

  【病因】

  PIV因其发现时某些生物学性状及引起类流感样症状而得名,自1953年始相继分离出,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病因分Ⅰ~Ⅴ型,其中第Ⅴ型感染灵长类。PIV为有包膜单股RNA病毒.RNA不分节段,病毒直径150~250nm,球形,包膜上嵌合着两种表面抗原,即HN糖蛋白及F糖蛋白,前者具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后者具促进细胞融合及溶解红细胞作用,抗原性均稳定,不易发生变异。抵抗力弱,不耐热和酸,pH 3.0时1小时灭活,对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可在鸡胚及猴肾细胞中培养,有吸附红细胞特性。PIV各型间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反复感染时出现较广泛抗体,故用血清学方法诊断某些型感染具局限性。

  【病原学】

  副流感病毒原名仙合病毒,首先从日本仙台市l例死于肺炎的患儿肺液中分离获得,故而得名。由于其诸多特性与流感病毒不同,加之又陆续分离到其他毒株,故命名为副流感病毒。电镜下PIV呈球形,中等大小,直径一般为150—250nm,具有多形性,核蛋白呈螺旋对称,包膜表面突出两种精蛋白。形成10nm突起,其一种突起糖蛋白有红细胞凝集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称作HN蛋白;另一种突起糖蛋白有促进细胞融合作用和溶血特性,称作F蛋白,具有使细胞融合及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它由F1和F2亚基通过2个二硫键连接而成。包膜内层由维持结构完整的非糖基化蛋白组成,即基质蛋白,简称M蛋白。病毒包膜内为核衣壳,也称RNP核心,由病毒RNA(vRNA)、N蛋白、P蛋白和L蛋白组成。副流感病毒基因组由不分节段的-ssRNA组成,包括约15 500个核苷酸,编码至少6种常见的结构蛋白(3’一N-P-C-M-F—HN-L-5。)。根据遗传性与抗原性.PIV可分为4种血清型:即PIVl、PIV2、PIV3、PIV4。其中PIV4又可分为A、B两个亚型。PIVl和PIV 3届于人鼻病毒属,而PIV2和PIV4属于腮腺炎病毒属。在副流感病毒的感染过程中,病毒首先和宿主细胞膜融合,将病毒螺旋化的核衣壳释放到胞质中.再通过特异的依赖于RNA的RNA多聚酶(L蛋白)进行转录。经核糖体将病毒的mRNA翻译成病毒蛋白。基因组的全长复制是先形成一条正链RNA.然后形成相应的负链。RNA与NP一起包被于核衣壳中,用于下一轮的转录和复制,或者可被包装成为新的病毒体。副流感病毒较不稳定,脂溶性溶剂如乙醚和氯仿易灭活,但在一70℃下可贮存。

  【流行病学】

  副流感病毒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是呼吸道感染病的常见病原,最易引起婴幼儿呼吸道疾病。作为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l岁以内婴儿常感染副流感病毒3型,1岁以上幼儿常感染副流感病毒1、2型。PIVl一般为隔年发生一次较大的交替流行,全球都可发病。PIVI所致的疾病谱很广,有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主要感染人群年龄为7—36月龄者,高峰为2—3岁。PIV2流行趋势与PIVl相似,一般为每两年一次或与PIV1交叉流行,但也有个别地区每年都有流行.如瑞士,其流行高峰季节为秋末冬初。P1V2感染可出现所有典型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在非免疫抑制或无合并慢性病的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疫病。PIV3主要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感染率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PIV4流行病学很少有报道,且研究数据在各年龄组比较分散。但血清流行病学已证实。60%一84%的婴儿存在母源性抗体,抗体水平在7~12个月时下降至7%~9%,持续低水平数年后.在3—5岁时上升至50%。有报道75%成人有PIV4b抗体。临床上分离出来的主要为PIV4b亚型,可引起不同呼吸道症状,但一般症状较轻.住院率较低。

  副流感病毒可重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再感染几率更多。

  【发病机制和病理】

  副流感病毒含于呼吸道分泌物内,通过人一人直接接触和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病毒包膜表面两种突起精蛋白在病毒感染靶细胞中起重要作用。有红细胞凝集活性和神经氧酸酶活性的突起糖蛋白可与靶细胞表面神经氨酸残基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使病毒吸附于靶细胞。有促进细胞融合和溶血作用的另一种突起糖蛋白F蛋白则对病毒感染靶细胞和病毒在细胞,细胞间传播是必不可少的。当病毒颗粒吸附到能裂解F蛋白的靶细胞时,F蛋白被激活,病毒得以侵入靶细胞,引起感染。

  在成人,副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的表层组织,在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的病变轻,故一般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毒常侵犯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增生及黏膜糜烂。当侵犯肺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则引起间质性肺炎,或表现为急性阻塞性喉.气管一点气管炎和肺炎。

  副流感病毒感染可产生局部抗体和血清抗体。抗血凝素/神经氪酸酶抗体和抗一F蛋白抗体对预防该病起重要作用。抗血凝素/神经氨酸酶抗体可抑制血凝素/神经氩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黏附靶细胞;抗-F蛋白抗体可抑制细胞融合和溶血活性,控制病毒在细胞一细胞间传播。但一次感染不能产生抗。F蛋白抗体,只有多次重复感染才能产生免疫力,减轻临床症状。婴幼儿抗体应答能力相对较低,持续时间较短,也是容易反复感染的一个原因。尽管如此。感染之所以能够恢复.机体防御功能仍起主要作用。重复感染尚能刺激抗副流感病毒其他血清型抗体的回忆反应。

(0)

相关推荐

  • 呼吸道病原体八联检的临床意义

    急性呼吸道疾病在发达国家急性病中发生率占75%,其中约80%是病毒引起.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为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筛查提供及时.有效的实验室依据,对临床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起到指导作用. 引起呼吸道 ...

  • 新冠肺炎的防治,自身免疫力很重要,来看看益生菌的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

    近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型冠状肺炎实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通过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均可以治愈. 什么是自限性疾病呢?自限性疾病是指疾病在 ...

  • 免疫力越来越差?破坏你的身体免疫力的八个习惯,你正在做着几个?

    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生病,有的人安然无恙?是因为不同的人免疫力不一样.免疫力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既然我们都知道免疫力能帮助我们对抗疾病,那你的免疫力怎么样呢?你知道吗, ...

  • Novavax公司简介

    Novavax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提供新颖的产品来预防各种传染病.使用创新的专有重组纳米颗粒疫苗技术,我们生产疫苗候选物,以有效和有效地应对已知和新出现的疾病威胁.我们的候选疫苗是 ...

  • 陈薇院士的吸入式COVID-19疫苗申请紧急使用啦,三大优势看过来!

    疫苗与科学 3小时前 6月3日,陈薇院士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上透露,她的团队与康希诺公司一起研发的腺病毒载体COVID-19疫苗(商品名:克威莎),已经开发出吸入型疫苗,正在申请紧急使用. 编辑 据 ...

  • 蜂胶提高免疫力、抵抗病原微生物!

    蜂胶的成分主要包括树脂.树胶.蜂蜡.花粉.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多酚类和萜烯类物质等.其中,酚类物质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最具有药理和生理活性的物质.蜂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天然药物" ...

  • 一注射疫苗,体内就能产生抗体吗?比疫苗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免疫力

    K95028 看破迷雾,人生就会更淡定从容! 综合来源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疫苗学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冷知识 01 世界上第一支疫苗的诞生 疫苗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 ...

  • 【感染科】绿脓假单胞菌属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发病原因 绿脓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需氧菌,存在于土壤.尘埃.水和少数人体肠道中,亦可暂时寄生于皮肤,主要寄生在肛门.生殖器部位.腋窝和外耳道等处. 发病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低 ...

  • 【感染科】瘰疬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瘰疬分枝杆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瘰疬分枝杆菌是一种慢生长.暗产色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患者通过吸入或食入瘰疬分枝杆菌而感染.

  • 【感染科】龟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龟分枝杆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通过伤口传染,因本病菌具有变异性,一般抗生素不能治疗.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 集聚肠杆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成团泛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周生鞭毛;菌落圆形,黄色,边缘整齐,低凸,光滑;生化反应特性为氧化酶阴性,接触菌阳性,VP及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吲哚试验阴性,葡萄糖发酵产酸不产气,β半乳糖苷酶阳性,鸟氨酸脱羧 ...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因概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因概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流行病学,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致病机制,幽门螺杆菌可以在胃腔不利的酸性环境定植和生存;与胃肠疾病的相关性,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

  • 胸腔内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胸腔内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胸腔内感染可发生于胸部贯通伤(枪伤.刀伤或胸腔穿刺)所致的胸腔污染,或纵隔病变或腹部病变的外延,但更多的情况是来自肺实质感染的蔓延.

  •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病因机理] 鼻腔或咽部是其进入机体的门户,鼻咽部是最初感染部位.腺样体淋巴上皮区域的M细胞含有病毒细胞间粘附分子-I(ICAM-1)受体,病毒首先在此处粘附,并借鼻腔的粘液纤毛活动到达后鼻咽部.此时 ...

  • 卡他莫拉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MC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等各种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冰球"状.菌落光滑.直径1-3mm不透明,乳白色,易从培养基上刮下.本菌无芽胞.无鞭毛形态上易与其他奈瑟菌属相混淆.MC可产 ...

  • 【感染科】多杀巴斯德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多杀巴斯德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多杀巴斯德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小杆菌,卵圆形,两端浓染,有荚膜,可用含血或正铁血红素培养基培养. 传染流行情况还不很清楚.发病机制还不确切.可能最早是从伤口侵入.人类的感染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