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作文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以及其他
作文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以及其他
文/陆生作
【一】
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又说,学生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古文、三怕英文。
这两句话好像流传很久了,从未过时,经常出现在不同的文章里,让我想到一句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大概这两句话,也是要永流传的。我很幸运,从小到大,没有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我在想,有些话就是口号,拿来喊喊的,听起来真是那么回事,其实呢,只是为了好听罢了,像念顺口溜一样。比如,为什么不是“三怕鲁迅”呢?因为“人”和“文”押韵么。为什么不是“二怕作文”,而要“二怕写作文”呢?因为“文言文”“周树人”都是三个字,必须“写作文”三个字,才配。我们习惯于听起来好听,看起来好看,整齐划一,甚至是可以拿来显摆的,比如,谈到阅读,要有深度、广度、精度、宽度、强度、高度、厚度,再来一个“坡度”,都是“度”,这些都是“绝对正确的废话”,放哪个领域都是可以的。难道不是吗?再比如,我们写论文、写总结,诸如此类,其中的小标题一定要拟得结构相同,字数相同,搞得跟章回小说的回目一样。至于实际情况如何,那是另一回事,标题一定要拟的漂亮,这才是水平。当然,这是一种美的追求,是好事,我也常这么干。只是,在有些情况下,形式大于内容了。也只能拿来说说罢了。
【二】
有文章称:“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部曲’:编、仿、抄、背。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写作的发展。”
同一篇文章又说:“语言的欠缺由于学生平时观察少,课外阅读少,对一些好词佳句的积累少,对生活中的事情不留心观察,缺乏生活体验。所以作文中的词语运用得很不好。”
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且不说词句没有好坏之分。就算有“好词佳句”,学生也积累了不少,也用进作文去了,这算不算“编、仿、抄、背”?难道不算吗?
那些“好词佳句”是别人的话啊!怎么就写进了自己的作文呢?平时,我们开口说话,也是说别人的话吗?我们有自己说话的套路、习惯,可到了写作文,反倒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了,奇怪。
【三】
作文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吗?这个问题,我之前写过好几篇文章了,还特地谈到了“撒谎作文”。
看了一些“作文要真人真事”的言论后,还想说说我自己的想法:作文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
借用作家鲁迅的一句话: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鲁迅的话,是不是分量重一些?
在这句话中,讲到了写作的两点:一是文章中的人物是有“模特儿”的,即是有生活原型的,这叫源于生活;二是文章中的人物是“拼凑起来的”,这叫高于生活。可能生活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但是这个人物符合生活,让读者感到真实,这不是“真实”,而是一种“真实感”。感觉是真的!就像我们看3D电影《阿凡达》,好真实啊,有真实感,身临其境,可那只是设计出来的一个世界,现实世界并不存在。
【四】
真实感。其中这个“感”字,我觉得可以谈两层意思。
一是感到,让读者感到。什么样的文字才能让读者感到呢?比如“我很痛。”这个句子。有多痛?读者能感受到吗?不能的。这样的句子,太抽象,不过是个概念罢了,能让读者感受到的,一定是具体的、饱满的、形象的。比如“我很痛,像一根缝衣针扎进又拔出,拔出又扎进。”有了缝衣针,读者对“痛”就能想象、感受了。
二是感“动”。这包括感动,也包括愤怒。总之,让读者的情绪动起来、思想动起来,或者行动起来。由感到而动,心头一念起。
【五】
“拼凑”其实是一种创造。比如,照相机、收音机、网络与手机“拼凑”起来,便有了智能手机。多功能,好用。
在写作上的“拼凑”,也是一种创造,人物创造,故事创造。好看,精神食粮,有用。
【六】
对刚开始写作的小学生,要求他们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当然可以啊。习作习作,是一种练习么,但是千万别因此框住了他们的创造。
作文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它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