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写作文,也要向孩子学习

本文作者:陆生作

原创作品,版权保留,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出处

听过一个故事:一位老教授要卖废报纸、废纸板,朝收废品的喊话:“老师!我这里的废纸收收去。”

老教授喊收废品的“老师”,合适吗?当然没什么不合适。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收废品这个领域,收废品的当然是老师啊。这一声“老师”里边也包含着尊重。

老师还有一个称呼,叫“先生”。先生出来的都可以叫先生。我们也常常听到“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呢;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呢”,这就是摆老资格了,见多识广,好为人师。不过,孔子拜七岁小儿为师,类似例子也不少,小小儿童也有大大创造。他们是一个完整的人,而非缩小的成人。他们的思维往往会给大人启发。虽然,我们曾经也是小小儿童,但长大后,几乎是蝌蚪到青蛙、毛虫到蝴蝶的转变。所以,我们大人也应该向小孩学习,不仅是那种纯真,也在奇思妙想上。

上周六去社区做了个讲座,讲微童话。以我自己的作品《绿萝的脚》为例。

绿萝长在土里,它问蚯蚓:“我的脚是绿的吗?”

蚯蚓笑了:“土里没有光,东西都是黑的。”

绿萝想:黑的脚?难看,幸好看不见。

一天,绿萝被剪了,插进透明玻璃杯。

它哭了:“我的脚!”

金鱼安慰它:“不用哭,住水里,脚没用。”

绿萝真信了。

不过,它很快就知道了:“我的脚是白的,它有用!”

故事讲完了,我问:绿萝的脚是什么啊?

他们说是绿萝的根。回答正确。

这时,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绿萝的根不是白的,而是深颜色的。一开始,绿萝发出来的根自然是白的,日子一长,自然深颜色了。但就这个学生的质疑,带来了新的写作创意。绿萝的脚是白的,看上去却是深颜色的,它脚上穿了什么呀?我这么一问,学生立马回答,脚上穿了鞋子。——真好!这就是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了。这就是源于生活。

又有一位同学举手,说,鞋子不合适,说袜子更好,而且还是长筒袜。——必须给他鼓掌。夏天到了,满大街都是袜子。仔细看看绿萝的根,还真像套着袜子呢。

这个微童话我讲过多次,是让学生懂得怎么把普通的变成特别的。比如,桌上透明的玻璃杯里养着一根绿萝。——这是很普通的,怎么变特别一点呢?加一条金鱼进去,是不是就特别了一点了。我当时写这个微童话就是这么构思,就是这么加入蚯蚓、金鱼等角色的。角色一增加,故事的可能性就增多了,创作相对也更容易一些。

但即使我讲了多次,还是第一次有同学敢于质疑绿萝根的颜色。原因在他观察不够仔细,但一个错觉,往往给写作带来新鲜创意。——脚上穿着长筒袜,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吗?我之前讲过,“孩子的想象源于无知”,此亦可为一例。

金鱼和绿萝一起生活在玻璃杯里,绿萝的根编织出一个小窝,给金鱼睡觉的小窝——这个想法是另一个学生提出的,是不是也很棒?!鸟用小树枝在树上搭窝,金鱼住在用水草织成的小窝里,不是一样的吗?经验的迁移,是写作上很重要的一点。

当下学生写作有困难,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做不到一一对应。

比如,我说一个词,“芋艿”,他们能想到一些什么呢?他们大多缺乏生活经验。而我长于农村,会想到芋艿的样子,想到雨水在芋艿叶子上,晶莹剔透,跟在荷叶上是一样的。我小时候的课外书是江河、田野、山坡。现在的学生阅读很方便,写作善于纸上谈兵,多在闭门造车,语文书上都懂,就是跟生活对应不起来,学不致用,脱了节。写作是要拿来用的。

又想起一事,某次外出讲座,也是讲微童话。现场有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互动环节,她把手举得高高的。PPT显示的图片是一只蚂蚁一只苍蝇。她会编出一个什么故事呢?我把她请上台,她奶声奶气地说了四句话:

苍蝇会飞。

蚂蚁想上天。

苍蝇飞走了。

蚂蚁哭了。

18个字,就讲了一个故事。而且文字背后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又抓住了角色的特点,这样的故事还不棒吗?

可为什么,孩子越大,写作却越难?

那是他们有了镣铐,有了枷锁。就像小时候童言无忌,长大了见人说人话,口是心非本是枷锁。就像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敢众目睽睽下举手,长大了可能就不敢了,即使心里有很棒的故事。

老师教作文,要破除学生的枷锁,而不是给他们枷锁。要让学生敢表达,能表达。

敢表达,让学生做自己。每一个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的观点很重要。

能表达,教学生怎么表达更好。

所以,作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老师少讲术语,少讲概念,多讲生活中的话,用普通的话去解释那些概念术语。真佛只说家常话。概念不是天生的,孩子是没有概念的,他们真的理解不了那些深奥。——这也要求老师向学生学习,“打入敌人内部”,了解学生的状态,然后用学生能听懂的话语去引导他们。

啰啰嗦嗦又一篇。

向学生学习的不局限于写作,但我主要谈的是写作。请向学生学习。

还有一点。大人有经验,但也并非正确百分百,不是说好要与时俱进的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