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量,用药人群及用药禁忌

中药用量十法

1、单味药:用量宜重,复方配伍宜轻;

2、汤药分量:比丸药分量为重。小儿或体弱酌减;

3、性质平和药:用量稍多,反映不大。如茯苓、山药等;

4、花叶质轻药:用量宜轻,如红花、薄荷等;

5、芳香走散药:用量宜轻,如木香,丁香,沉香;

6、味厚滋腻药:用量重,如熟地,肉苁蓉,园肉;

7、金石贝类药:质重而无毒性用量可较大,如龙骨,龙齿,牡蛎,石决明,石膏等;

8、毒烈性药:如大黄,三菱,青皮,不可过量,因耗伤正气,宜轻;

9、温热药:寒冷地区用量较大,如麻黄,桂枝;大辛大热药在炎热地区,用量较小;

如生白术用于益气生血;炒白术用于健脾燥湿;焦白术适用于助消化,开胃口,散症癖,炒白术用于补脾胃而止泻。重病或需要时,可用到15-30克左右。

10、病轻药亦轻;病重药亦重;病轻药重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贻误时机;如红花欲养血时,用量宜小;红花欲破血时,用量宜大。

如鹿角胶补阴中之阳,通督脉之血;龟板胶收孤阳之汗,安欲脱之阴;鹿角胶、龟板胶可合用,有成品龟鹿二仙胶。用量9-25克,必要时用到30-60克。须打碎先煎。

如生石膏特殊需要时,可用至90-120克。入汤剂须打碎先煎。注意治疗重病时,不可用量太小。血虚发热,胃弱,肺虚,非实热证者均忌用。

如红花味辛甘苦性温。功能活瘀血,生新血,少用活血养血,多用可破血行瘀。桃仁治瘀血,偏于局部有形、或在下腹部者。红花治瘀血,偏于全身无定处者。二者常同用,有协同作用。前人有“过用能使血行不止“的记载,故不可过用。无瘀血者及孕妇忌用。

不同人群用药

一、年岁与病情体质用药

体质分阴脏,阳脏,平脏之别,因之用药就有差别:

1、阳脏之人:阳病居多,温热之药,不可过用,寒凉之剂,不妨重用。

2、阴脏之人:阴病居多,温热之药,不妨重用,凉攻之方,不宜过剂。

3、平脏之人:患热症不宜过凉,寒症不宜过热,若用补剂亦当阴阳平补,若过热则伤阴,过寒则伤阳。

4、五岁以下:通常为成人量四分之一。

5、五岁以上:按成人量减半使用,一般药常用时,成人量为3-12克左右。

6、体弱者:药量宜轻,老人气衰,对药性耐受力弱,或药性峻烈的,易伤正气,宜低于成人量。老年体弱多脾肾同治,或补脾固肾,或温肾健脾。

二、病情轻重、上下表里用药

1、病轻药亦轻,病重药亦重,病轻药重,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贻误时机。如:红花欲养血时,用量宜小,红花欲破血时,用量宜大。虚弱体质,禁用泄下药,免伤正气。如虚弱老年便秘,禁用大黄等泄下药。

2、病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例伤寒初起表证,麻黄,桂枝发表。羌活、桔梗之类,如太阳小肠经,膀胱,诸经病。

3、病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例黄柏牛膝;里实便秘证,大黄枳实之类攻下。

4、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逆之头痛,当用石决明,牡蛎潜降。

5、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例久泻脱肛,及妇女子宫脱垂,宜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益气升阳。

三、妊娠用药禁忌

1、毒性较强;2、药性较烈;3、小毒药物;4、剧性泻下;5、催吐药如瓜蒂;6、破血通经药:三掕,莪术,阿魏,干漆;7、通窍串通药:麝香,地龙,蜈蚣,穿山甲;8、孕妇慎用药:大黄,芒硝。

(0)

相关推荐

  • 中药的剂量应注意哪些方面?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 ...

  • 中药用量里的玄机…………(临床用药参考价值很大)

    A 1.                  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B 2.              ...

  • 5类感冒用药及不同人群的用药禁忌,你知道多少?

    冬季向来是感冒的高发季,感冒用药自然也成了冬季用得最多的药. 但大家都知道,感冒用药种类繁多.那么在应对不同情况时应当如何选择?每种药物又有哪些值得注意或者警惕的要点呢? 1 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 ...

  • UC头条:这两味中药, 既是止咳的常用药对, 也是一个止咳的经方良方

    中医在临床处方用药上总会有一些惊喜.比如也是一种病,有的医生可能开几十种中药,有的医生可能只开几种药,但都可以达到打赢某种病的效果,这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主要在于方剂的思维和中药配伍的精妙 ...

  • 中药小议,议出用药妙法秘诀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药小议:姜黄 姜黄味辛.苦色黄而性温.入肝.脾经.苦能泄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而下气,除心腹气结胀满,冷气食积腹痛.破血立 ...

  • 腰椎管狭窄症如何用药 腰椎管狭窄的用药禁忌须知

    更新时间:2020-07-29 核心提示: 腰椎椎管狭窄症,一般是由于退行性变化,外伤所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神经器官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常见腰椎病,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 ...

  • 中药随症加减用药

    度夕阳 随症加减用药 一,发热 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 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 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 ...

  • 中药要略,常见病常用药汇集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

  • 二甲双胍:8种联合用药方案的特点、适用人群及用药交待!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中国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 ...

  • 糖尿病中药治疗,中医分享用药思路,一个常...

    一个常用方,其中三味中药均有降糖作用.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的病因比较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   消渴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