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偷窥=变态?心理专家解读偷窥者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科】

偷窥=变态?
心理专家解读偷窥者的内心世界
文/张兰欣
    你偷窥过别人吗?抑或被偷窥过吗?
    为什么会有人对偷窥这么执迷不悟呢?
    这里面有着什么样深层的心理原因呢?听听知名心理专家曹浩怎么说。
    “偷窥”其实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是一个敏感的字眼,在我们传统文化的惯性思维下,仿佛只要被认定是偷窥,就会引发我们的道德焦虑。在前不久的一个咨询中,有个28岁的遵义女青年因为偷窥隔壁男孩和异性的亲密,导致后来无法解开心结,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当然,因为偷窥而发展成为精神病性症状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并没有去住院治疗和去看心理医生的必要。
    偷窥其实并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好与不好,只是这里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人类生来就是存在好奇心的,喜欢窥探隐私,存在着对隐私的欲望,但一般人都能把这种好奇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人毕竟要受到社会公德与良心的制约。也许只有一旦超过了某种“度”,在心理学层面上才可以称为“好奇心过盛”,或是“好奇心失控”,再进一步,或许才可以算是偏离常态。
    有些人说:“你偷看我洗澡,你变态。”
    其实,并非所有的偷窥都可以给它贴上变态的标签。
    因为从研究来看,影响这种行为的因素还包括性格、年龄、青春期冲动等。另外,有些偷窥者自卑感强,对生活失望,情绪和性方面存在压抑,个人欲望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来满足,或者人际交往不良,也会导致其偷窥现象的出现。
    我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根深蒂固的观念里,“性”“偷窥”仍然非常敏感,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偷窥欲望却在宽松的环境下迅速膨胀,欲望的被禁并不等于欲望的消失,它们被压抑着,始终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出路,“窥视”的禁忌越多,偷窥的欲望便越强,人们就越折腾,你看看现在很多秘密网站的流行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艳照门为什么反应如此之大,有一点就是缘于被禁效应。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就越会引发人们的好奇心。
    心理学还认为,导致偷窥有的是因为偶然的窥阴行为与手淫相结合的不良影响,以后通过手淫的反复加强而固定下来,而不良视觉刺激和接触色-情材料也是导致偷窥的重要原因,幼年时受到不良视觉性诱惑影响或不良的性经历,使性心理发育过程受阻也会导致偷窥。
    在偷窥的兴奋和刺激感之后,很多人内心会自罪自责,这缘于内心的道德感作祟,我们每个人内心对道德的需求或多或少差别各异。一般来说,偷窥之后,有强烈自责和内疚感的人,内心对道德的需求比较多,这种人在成长环境中受到约束的可能性要大些。一个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从来不谈性,或对性有很强的排斥和批判性是很危险的一个信号,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有对性的不恰当认知。那么,一旦偷窥的行为有意或者无意的产生之后,内心冲突也就越激烈。
    当然,反复地偷窥有时候还可能是一种强迫行为,在强迫和反强迫之间苦恼不已。另外,从家庭治疗的角度看,偷窥者的行为或许不是孤立事件,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病态的家庭关系,他们可能对家人或伴侣有很多未能宣泄的负性情绪,或早已被关系不睦的父母标定为“问题孩子”,从而引发更多的怨愤以及反社会行为(例如偷窥)。
    其实,偷窥是人的本能欲望和伦理禁忌之间的拉锯战,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的拉锯战中寻找着自己的心理位置,有的人如同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有些人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偷窥应该是被禁忌的,因为它侵犯了人们的隐私,而隐私却是人存在的需要和象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从心理学来看,虽然偷窥没有肢体与语言的直接欺凌,但是却仿佛盗走了人们内心存在的安全感,让人们陷入焦虑与恐慌之中。
    但是,在可见的未来,要让偷窥现象消失或许还有些不切合实际。因为人格的成熟度、压抑的欲望、人性的弱点这些东西没有消失的话,那么,偷窥还会在江湖上大行其道。
(0)

相关推荐

  • 观识的四个境界,你在哪一层?

    "宇宙万象,唯心造化.观想感识,幻变世界.自性清净,本自具足.欲望杂念,扰乱自性.坚守真心,如如不动.沉迷妄识,颠魂倒魄." 译文:宇宙中一切现象,皆是心的变现.是由观见.思想.感 ...

  • 婚后容易出轨的男人,其实在婚前就能看得出来!

    关于男人出轨,想必是很多女人心中的痛,生活中有太多的家庭关系毁在了这一点,有太多的婚姻幸福停留在了这一刻. 而随着现今社会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人们内心的欲求也越来越多,但与之相比,人们对待感情世界的精 ...

  • 喜欢分析别人,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柠檬心理&腾讯音乐"联合制作播出▲ 1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喜欢观察分析别人,并且能够从对方身上表露出来的信息来判断对方的性格.品行.家境等情况. 我身边就有 ...

  • 偷窥心理“合乎情理” 宣泄个人欲望

    偷窥心理是指通过窥视别人的隐私(比如日记.信件.短信.包包等)获得一种快感和满足感,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偷窥心理主要成因有: 1.个人成长的需要 从娘胎降临到这个世 ...

  • 孩子总有逆反心理,有可能是潘多拉效应在作怪

    心理学中把"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潘多拉效应"或"禁果效应". 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 ...

  • 心理学:心理变态是怎么产生的

    生活中我们认识的人很多,但是很难理解一些非理性,心理扭曲的人,这样的人我们叫它们心理变态,人的性格特征各式各样,但是变态的人给人一种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特征,性格特点变态是某种潜意识导致的,主要的诱因 ...

  • 【心理学科】“老好人”竟是心理缺陷表现,摘下你的面具!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老好人"竟是心理缺陷表现,摘下你的面具! 也许你要疑惑,当好人不是很好嘛.确实,从小的教育就告诉我们要当一个好人,但是,&qu ...

  • 【心理学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手册:减压赋能,身心愉悦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手册:减压赋能,身心愉悦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往往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很少关注老师 ...

  • 【心理学科】25种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25种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 ...

  • 【心理学科】巧用心理年龄处理人际关系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巧用心理年龄处理人际关系 经常听到有人说:哎,我老了:身还年轻,心已苍老. 所谓心老,大约说的就是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也的确有专业测试的结果 ...

  • 【心理学科】生活万能心理定律14项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生活万能心理定律14项     以下是十四项心理定律,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 ...

  • 【心理学科】有趣的心理——墨菲定律

    [心理学科] 有趣的心理--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墨菲哲学--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墨菲准则--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你可曾 ...

  • 【心理学科】著名的心理实验:我们只需要一样东西让我们快乐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著名的心理实验: 我们只需要一样东西让我们快乐     [导读]     心理学家长久以来一直寻求着关于"我们怎么感知这个世界.什么因素激 ...

  • 【心理学科】90岁心理医生对人生的建议:活着不必太用力,照亮一个角落就够了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90岁心理医生对人生的建议: 活着不必太用力,照亮一个角落就够了     你只管去丰盈自己的内心,一切美好都会涌向你     日本有一位90岁的心理 ...

  • 【心理学科】如何利用心理提升好感度

    [心理学科] 如何利用心理提升好感度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分析技巧     生活于忙碌社会中的现代人,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是在团体中度过.     从幼稚园或育幼院开始算起,多数人都会接着经历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