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花700块把自己吓了个半死
密室逃脱,最近特别火。
每个人身边似乎都有几个朋友,一到周末就几个小时不见人。
等回来的时候告诉你:“玩密室,手机交了,没法联系。”
如果你只玩过密室逃脱类电脑手机游戏,对密室的印象可能停留在一间小屋子里敲敲打打,找到出口。
有啥好玩的?
昔日的密室你爱答不理,如今的密室可能你已经高攀不起。
两三百块的门票是家常便饭,六七百块也不算夸张,甚至一张门票价格直逼四位数。不要说电影KTV了,比去一趟迪士尼还贵。
时间上,两个小时的体验,早就不足为道。只有花十几个小时在密室上演一场大型华丽沉浸式舞台剧,才有资格发朋友圈。
就算价格和时间成本都在飙升,也不妨碍密室逃脱成为当代年轻人新型找虐娱乐的第一选择。艾媒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有64.05%的受访用户玩过密室逃脱,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26岁以上有一定经济能力的都市小白领。
当代密室究竟是凭什么让年轻人沉迷到无法自拔的?
当代密室有多努力
去年,一条关于北京密室的微博被转发了3.3万次。
图源微博
换句话说,只要你敢想,密室就敢做。现在的密室,让你在体验“大逃杀”的大道上一路狂奔,追都追不回来。
就拿恐怖型密室来说,不少人都看过《密室大逃脱》里邓伦因为害怕拖着杨幂在地上滑了一米远的名场面。
图源《密室大逃脱》
不夸张,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大小密室里激情上演。
废弃老宅、精神病院、末日车站等熟悉又陌生的场景里,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突然出现……这在现如今的密室里,也只是最低级的Jump Scare(跳跃式惊吓)。
80后的健身教练瓦斯,玩过的密室主题大大小小有四五百场,还参与过不少密室设计。他印象最深的恐怖场面,是被追着躲进房间,眼睁睁地看着真人扮演的“丧尸”撕破门板爬进来。
这种电影里才能见到的场面,是真实存在的吗?
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游戏玩家)演技升级,四肢凌乱破碎的木偶,在血红的幕布前给你跳了一支怪诞而狰狞的freestyle舞,不需要咋咋呼呼,恐怖气氛就已经更上一层。
图源暴风岛多结局沉浸式密室《白雾剧院》
被杀人魔举着菜刀满场追杀,在几百平米的场地里狂奔,让每天坐班疏于运动的社畜大呼惹不起。
怕吗?怕就对了。但也是真上头。
毕竟,密室首先就讲究一个“突破常规”。
著名恐怖作家洛夫克拉夫特说:人类最大的恐惧,就是对未知的恐惧。
而在调动这种情绪心理上,与世隔绝的密室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安全区以外的密闭空间,会让人感到本能的紧张。
更何况,这些场景做的也太真实了吧。
说要给你美国南部小镇的木偶剧场,就连舞台的装饰都完全还原。说要给你一场《风声》谍战大戏,就把三层楼都还原,甚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房间。不要说山洞水库直升机,连电影里的金库也能照样1:1给你搬来。
而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换上服装,抽取角色卡,然后和NPC一起上演着黑灯瞎火去别人屋里下毒、吊着威亚从房顶潜入博物馆或者被套着黑头套押上运送车的种种戏码……代入感强到害怕。
发展到这个地步,密室已经不是简单的解谜游戏了。
事实上,几年前密室兴起时,形态还很单一,基本上就是关在屋子里通过机关找钥匙。
确实有很多解谜爱好者对此乐此不疲。但对于更多在办公室里蹲了一周的年轻人来说,并不理解为什么合法摸鱼的时间还要在小黑屋里承受智商的降维打击?!感觉鸭梨更大了。
玩家的需求随时变化,密室行业也开始了自我蜕变。
有调查显示,许多密室行业的从业者都是从公司高管、建筑师、医生等职业转型而来。这些思维缜密、热爱推理冒险的年轻从业者,推动着密室演化到如今的形态。
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我们在为年轻人织梦。”何大宝说。
何大宝是游娱联盟产品负责人,在密室行业已深耕多年,也是国内沉浸式密室最早的开拓先行者之一。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刻不想做自己,似乎他人的人生里总有自己百般渴望的自由。
从“打工人”到“内卷”,一年的流行词似乎都是年轻人被困在生活围城里的无声呐喊。甚至去年一则“56岁苏女士逃离婚姻,独自踏上自驾旅程”的故事,也让年轻人产生了共鸣,羡慕不已。
在视频里,她说:“我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我要走出去。”
图源抖音
而多少年轻人也像她一样,渴望从自己的生活里走出去,去实现某个曾经的梦想。但囿于现实,没有几个人有勇气踏上说走就走的旅行。
因此,在密室里体验别样人生,成了许多年轻人最切实的选择。
在密室里,没人管你是打工人、内卷人、干饭人还是人上人,打开大门,套上一件戏服,你就是特工、超级英雄、黑道老大、地下党员、侦探或警察……
你唯独不是你自己。
“就像《私人定制》和《甲方乙方》电影里那样。”何大宝说。
有点像一群成年人在过家家。只不过角色从简单的爸爸妈妈,变成了玩家想象中的那个人。
也许是因为自己有个武侠梦,就可以在龙门客栈里做一回老板娘;也许是沉浸在《鬼吹灯》的世界里,就要成为摸金校尉下一次斗;也许可以穿越化作青年时的你,再去见一次你已经老去的爱人。
图源游娱联盟《摸金校尉》
除了通过拼演技来完成一次大型模拟人生,密室的另一大功效,是让玩家从烧脑、刺激中,获取适度的放松、快乐和成就感。
从文字线索里找到密码提示、认清表面上指针有几次重合只是入门水准,从隐晦诗词提示里摸清顺序点亮烛光,算准跷跷板的重量,在墙上寻找绳子的位置然后坐船渡河……密室里那一刻,恐怕是很多人继高考后的再一次智商巅峰。不逼你一下都不知道,自己还是个理化生语数英全能选手。
就算过程再紧张烧脑,每一个小任务完成瞬间的成就感与释压感也极其真实。
在心理学上,这叫齐氏效应。
当人们试图达成一项目标时,会不由自主进入紧张状态;而当玩家达成任务目标,或者成功过关后,不但压力得到释放,更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爽快感。
尽管走出密室之后仍然是囿于格子间的庸碌社畜,但在密室里的这一刻,小小的成就感在脑海里绽放了多巴胺烟花,你仍然有可能是小时候以为自己会成为的那个发光的人。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密室到底贵不贵?对比起排队两小时,游玩五分钟的迪士尼来说,这样满满几个小时,十几个NPC陪你一起“尬戏”体验另一种人生的快乐,玩完之后只想说一句:真香。
“短命”的密室
这么看来,密室是一个从业者和消费者一起筑梦的行业,他们一起反复试探每一个故事的更多可能,极力将幻想化作真实。
但对密室从业者来说,挑战在于,这些“梦”大部分只能做一次——单一主题的密室逃脱对玩家来说具有一次性体验感。通常情况下,每个密室主题都只有一到两年的生命周期。
这就意味着,每家密室都需要保持一定的更新迭代频率,才能持续维持老用户、吸引新用户。而如果是主打解谜、机械的密室,每次更新都需要重新设计机关,不仅研发周期长,工作量大,成本也高。
几年前,游娱联盟做过一个突破性的尝试。
这个项目叫《雾散狐谍》。他们把这个项目称为“沉浸式”话剧,这是他们对第四代密室的试验。
“我们有20多个演员,2000平的场地,12条故事支线。构建了一个几乎完整的社会体系。以及更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是民国谍战主题。每位玩家都是主角,有自己的故事线和任务动机,剧本和人物有着复杂的交织。
图源游娱联盟《雾散狐谍》
和演员对话获取信息、完成任务的过程代替了纯粹的解谜,人物不只是故事的旁观者,从而也会更“走心”。
这是他们极具野心的一次尝试,但也有人问,摒弃了解谜的密室,还是真的密室吗?
对于何大宝来说,这是“众口难调”的问题。“密室这种产品的试错会花费大量的金钱成本和运营成本,建好之后我们自己会测评。不好就要推翻重来。”
但对他来说,密室的未来就是自由度更高的开放世界。玩家也不再是世界中心,而是走进了更大的世界,在更宏大的世界观里,有了自己的人生,以及选择之下的,不同命运。
作者:陈思
头图设计:李润
值班编辑:屈博洋
这届年轻人没点才艺,不敢结婚
这届95后,下班后不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