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胸有成竹”成语原来出自我们文家“墨竹大师”文同

天下文氏一家亲  ID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一起,获取最新资讯,让我们一起传播文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联结宗族根脉、传递家国情怀!

胸有成竹与“墨竹大师”文同

“墨竹大师”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

他因为对竹子观察细致,画时振笔直挥,可同时握两枝不同深浅的墨笔,同时画两枝竹。成语“胸有成竹”正是从他画竹而来。《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画竹法度谨严,同时作为文臣,其作品又有着区别于职业画家的新意。《图画见闻志》说他的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宣和画谱》则进一步指出其作品“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战”。

看到了文同墨竹画中所具有的特质。可以说文同这类作品的出现,是文人画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文同的墨竹作品给当时苏轼、金代王庭筠父子、元代李刊等诸多画家以重要影响,墨竹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题材。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未到任而卒。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胸有成竹出处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②。

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⑤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⑥,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⑦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⑧而操之不熟者,平居⑨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筼筜,yúndāng,一种大竹。)

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原文注释

①萌:芽。

②而节叶具焉:但节、叶都具备了。具,具备。焉,句末的语气助词。

③蜩(tiáo)腹蛇蚹(fù):蝉的腹部、蛇的腹下。蜩,蝉。蛇蚹,蛇的腹下。蝉的腹部是分节的,蛇的腹下分节、有鳞片,这些特征都与竹笋有些相像。这里形容竹出生的状态。

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⑤成竹于胸中:在胸中酝酿成熟竹子的形态。成:成熟的,完全的。

⑥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意即“急起振笔,从之、直遂”,就是急忙起来挥动画笔,依照、跟随(心中的竹子形象)。遂,通“随”。

⑦与可:文与可,名同,北宋梓州永泰(近四川监亭人),曾任洋州知州。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宋代画竹名师。

⑧见于中:心中有了构思。心里明白。

⑨平居:平常,平时。

⑩岂:哪里。

⑪熟视:仔细查看

⑫逝:消失。

⑬累:堆积。

⑭为:画。

⑮自:从。

⑯生而有之:这是一生长就有的。

原文今译

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高的小芽而已,但节、叶都已经具备了。从像蝉的腹部、蛇的鳞片一样,到剑一样挺出高达十寻的,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一骨节一骨节地来画它,一片叶一片叶地来堆砌它,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啊!所以画竹一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笔来仔细的观察,就会看到他所想画的竹子,急起挥笔,依照心里竹子的形象,一气呵成,以再现心中所见到的(竹子)。(这个过程)好像兔子跳跃飞奔、鹰隼俯冲下搏一样,稍一迟疑,机会就失去了。

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又不能做到的原因,是由于想法和动作内外不一,心与手不能协调一致,没有学习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心里明白而操作不熟练的,平常自己以为明白,可事到临头就忽然忘记了,难道只有画竹是这样吗?

典故故事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太阳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tàng)。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里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他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liáo)起衣服,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竹林,顾不得抹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吹雨打的姿势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地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cháo)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文与可(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文同书画作品欣赏

“墨竹大师”文同书画欣赏

  

“墨竹大师”文同书画欣赏

  

“墨竹大师”文同书画欣赏

  

“墨竹大师”文同书画欣赏

  

“墨竹大师”文同书画欣赏

  

“墨竹大师”文同书画欣赏

热门

文章

(0)

相关推荐

  • 学国画入门都从它们开始,来了解一下它们的由来吧

    中国画入门不难,大多数的人初学中国画都是先画写意花鸟,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四君子"开始画起. 何谓"四君子"? 就是梅.兰.竹.菊的合称.因为它们都具有高洁 ...

  • 文同:墨竹大师,清贫太守

    文同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与画家. 他的诗与梅尧臣反映民间疾苦同一机杼. 如<早晴至报恩山寺>中的"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晚至村家>的"深 ...

  • 中国历代国画名家墨竹作品集合

    中国历代国画爱好者都喜欢画竹,他们不仅仅爱竹子的清雅澹泊,也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一张张的风骨墨竹图就是很好的见证.因此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下面就让我们一 ...

  • 11.1,我经过一片竹林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读了苏轼写给寂照寺僧人这首诗,就想到自己去过多次的寂照庵.不知为何,寂照庵在心里的形象一下子就矮 ...

  • 【文化研究】老文家的传世家谱原来在这里珍藏,看看有没有你家的

    天下文氏一家亲  ID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 ...

  •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感悟遇见》

    感悟遇见 雷学刚 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遇见.世上的一切遇见,皆是前世今生的缘.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恨情仇,皆是尘缘,均要善待.爱让我们的生命温暖和感动,情让我们陶醉友谊芬芳,恨 ...

  • 什么?这些成语都出自古诗?40个成语,4...

    什么?这些成语都出自古诗?40个成语,40个经典作文素材,40首古诗衬托!让你从此不再为写作文用词发愁!1个词配1首诗.高分作文走起来!!! 不知道如何使用?来老师给你打个样!看好了,学会这招,你的作 ...

  •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感悟孤独》

    感悟孤独 雷学刚 孤独是一种高贵的灵魂在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的必要状态.孤独不是孤傲,也不是寂寞.没有精神支撑,更不是百无聊赖.孤独是一种抵御喧嚣的铜墙铁壁.你能承受多大的孤独,你就有多大的成就.许多 ...

  •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致我的女神》

    致我的女神 雷学刚 在屈原<离骚>的香草美人里 我读懂了你品德和人格的高洁 在我的心里 你就是那空谷幽兰的女神 是你照亮我前行的路 是你飘逸我升腾的云 从此以后 我在你芬芳的路上漫步 我在 ...

  •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 雷学刚 人生,从字面意思而言,就是人的出生.生长.生存.发展到生命终结的一个过程.人生从生命的本质上讲,每个生命个体是平等的,但是因为环境和过程的差异,人生的起点与终点是不平等的.人生的不平 ...

  •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致敬五月的中国》

            致敬五月的中国 谨以此诗献给一切诚实的劳动者 走进花满人间的中国五月 就走进了阳光灿烂的幸福日子 在这样的日子里劳动 是一种自由的奔放 是一种权利的彰显 更是一种惬意的释放 正是有了这 ...

  •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喜欢你》

                  喜欢你 谨以此诗献给我爱和爱我的伊人 喜欢你 虽然很直白 但不是敷衍 也不是信口雌黄 更不是花言巧语 只是源于相识之初一眼千年 的瞬间定格 只是你让我一见倾心 顷刻间成了我 ...

  • 俄罗斯汉学专栏 || 张冰[翻译]:俄罗斯1990 年代至今的中国文化研究

    作者.译者简介作者简介:谢·托罗普采夫,俄罗斯汉学家,俄罗斯中国文学研究专家,李白诗词翻译研究家.历史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研究员,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文学.艺术.语言"组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