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第三章,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人类简史》,认知革命四章中的第三章,继续第二章的内容,我们来讲讲人类(即智人,从这时开始文章再提到人类,除非有特殊说明,否则皆指智人)认知更革命后一直到农业革命前夕的历史演化过程。
认知更革命后一直到农业革命前夕,即7万年前到1.2万年前,人类一直处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中,这段时期,人类各种社会和心理特征已经开始形塑,即使到了现在,我们的大脑和心灵都还是以狩猎和采集生活方式在思维。例如人类普遍爱吃甜食,就是因为在狩猎采集时期甜食很难获取;再比如女孩子为什么爱逛街,就是在遗传自等待果实成熟的心态。这些成就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演化心理学。
狩猎采集社会,人类极少使用人造物品,经常搬家,所以人类要将生活物品必需品减少到最少,因此,想通过光靠文物来了解远古狩猎采集生活,就是会有偏差,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之一就是去研究目前尚存的采集社会。但是仍要多加小心,存活到近代的采集社会,受到附近的农业或工业社会影响;现在采集社会主要位于气候恶劣、地形险峻、不宜农业的地区;狩猎采集社会,各有特色、大不相同。对现代狩猎采集社会的研究还不能完全还原远古时期的狩猎采集社会。
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人其实很难想象,此时此刻在社会的某些角落仍然存在着狩猎采集的族群。
狩猎采集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狩猎采集时期,当时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小部落里,每个部落小则数十人,最大不过百人,而且所有成员都是人类。狗是例外,狗是第一种由智人驯化的动物,从历史都可以看出“狗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话毫无问题。人类采集的不只是食物和原材料,同时还有“知识”。那时人类对他们周围环境的了解,比现代人更深、更广也更多样,他们也很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感官世界。自从采集时代以来,智人的脑容量其实是逐渐减少。
不要认为,现代人类的都市生活方式优于狩猎采集方式,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更舒适也更有意义,是最初富裕的生活:你能想象每天工作(采集)3-6小时,每三天去工作一次(打猎),工作地点还是大自然当中;你能想象拥有多样化的饮食,不依赖单一种类的食物,得到充分的营养,很少出现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身体更高大、更强壮,更健康。这就是狩猎采集方式所带来的,同时,远古采集者比较少碰到传染病的问题,因为传染病多数来自家禽家畜,并且生活不紧密,疾病很难流行。
狩猎采集社会中人类的宗教信仰:
远古采集者普遍信奉泛神论,泛神论不是特定宗教,而是通称。 泛神论相信,几乎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只动物、任何一株植物、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有其意识和情感,并且能与人类直接沟通;人类和其他的灵之间没有障碍,可以直接通过语言、歌曲、舞蹈和仪式沟通;人类和其他灵之间没有地位高下之别。就像我们所想象的祭祀、萨满一样。
狩猎采集社会中人类的战争:
狩猎采集社会中也存在许多不同宗教和社会结构,可以预测他们也同样有不同的暴露倾向,现在通过考古有一些相关发现。
1. 农业革命前夕,葡萄牙,400具遗骸,两具明显死于暴力伤害。
2. 农业革命前夕,以色列,400具遗骸,只有某一具头骨上有一条裂痕。
3. 农业革命前夕,多瑙河谷的多处遗址,18人受到暴力伤害。18/400远大于现代。
4. 1.2万年前,苏丹的捷贝尔撒哈巴,59具遗骸,其中24具发现箭簇和矛头,一具女尸有12处伤痕。
5. 德国巴伐利亚的欧夫内特洞穴,38具遗骨,主要是妇女和孩童,一半有明显人类武器伤害痕迹。
说到这里人类的认知革命基本尾声了,但是我们下一章不得不额外补充一下认知革命后,狩猎采集社会中的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因为,整个动物界从古至今,最重要也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就是这群四处游荡,讲故事的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