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枪声再响,吴宇森如何超越40年的经典

上周末在亲戚家剪辑此篇公号的音乐时,60岁的长辈眉头一皱道,这不是《追捕》里的吗。我处理的并不是那首众所周知的《杜丘之歌》,只是片中没有中文名字的主题音乐《白いサスペンス》(白色悬疑),可是他老人家竟然一下子就听出来出处,让我不禁感叹经典的力量经久弥坚。

11月24日,吴宇森翻拍的日本电影《追捕》正式上映,这个时候回顾下当年的经典就显得很有必要。

日本电影《追捕》当年在中国现象级的影响,是迄今为止所有影视作品都达不到的。用《南方都市报》前报人张晓舟的话来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如同二十世纪初那样,日本再次充当了中国的现代启蒙者。”这话绝不夸张。

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电视台与电影院几乎同时播放的电影。

1978年11月13日的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档里播放了这部两年前在日本公映的电影,没有几天这部电影就开始在全国各电影院上映。

那正是中日关系的蜜月期。这部在日本上映时反响一般的电影在中国引起巨大轰动,导致后来日本院线老板听说此片在中国如此成功于是重新上映,很多日本观众才走进电影院去看这个电影。它的命运有点像二十年后的《大话西游》。

它是刚刚经历了二十多年政治运动封闭又沉闷的国人第一次看到我们的邻居,已经衣着如此光鲜,高楼大厦的城市生活如此令人震撼。资本主义的一切都让我们既自卑又羡慕,视野从此不同。

被打开的当然不仅仅是观感层面上的。逃亡时的高仓健在马上问真由美,你为什么救我?真由美脱口而出“我喜欢你!”这在如今再普通不过的一句台词对当初习惯了各种政治语态下说话的国人来说冲击非同小可。

在日本并不知名的中野良子因“真由美”而成为最受国人喜欢的日本明星。

它改变了国人陈旧僵腐的审美观。

之前的中国银幕上流行的主要是高大上具有政治符号特质的形象,此片上映前唐国强的奶油小生形象也正红,可是高仓健冷峻孤傲的形象一出来,中国观众被震撼了。

那一刻起中国男青年的成长榜样和女青年的择偶观念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国人从没见过的硬汉形象一下子成为亿万中国观众无论男女的最爱。不仅是当时,就在前几天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妻子看到高仓健饰演的杜丘一出场时也不禁感叹帅酷。

它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创作影响也是巨大的。被誉为新中国好莱坞式娱乐片的开山之作《戴手铐的旅客》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上都把《追捕》作为第一参照物,而上影紧接着拍了部名为《检察官》的片子,片中主人公的逃亡情节和杜丘如出一辙。

1979年上影创造票房纪录的《405谋杀案》则更为直接地拿《追捕》中的主题音乐做参照,创作了和《白いサスペンス》十分接近的配乐。导演沈耀庭回忆说,不仅配乐完全模仿了《追捕》,片中主人公逃亡的时画外音就直接引用了一段国人哼唱的《杜丘之歌》,也就是那著名的“啦呀啦”。

根据日本作家西村寿行的小说《涉过愤怒的河》改编的这部电影,可以说不仅全方位影响了国人,而且持续时间之久也没有第二部电影能够做到。

80年代初,著名相声演员杨振华和金炳昶曾经有个著名的段子——《下象棋》,讲的是一个下棋的人不仅一边哼唱《追捕》的主题歌,还不时用片中的台词挤兑对手。

对手要跳马时,他刺激对方说,“昭仓不是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你倒是跳啊!”

对手不知咋走车时,他又讽刺道“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啊,走过去,你就可以融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

对方将要被他将死之前,他又念道,“我杜丘冬人根据本人的意志供述犯罪行为如下:一吃了你的车,二吃了你的马,三吃了你的炮,作为检察官犯下如此罪行,我追悔莫及,我杜丘冬人,决定就此结束你的生命!”

80年代的最后一个春晚上还有个有关《追捕》的节目。

那是曾有“语言千面人”绰号的著名配音演员周贵元一个人分饰多角,将《追捕》中的高潮部分用中国方言重新配音,成为当年春晚的一抹亮色。

周贵元经常一个人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蒋介石等特型演员配音,是中国配音界不可多得的奇才,他的儿子后来也靠一把好嗓子享誉中国娱乐圈,他就是零点乐队的周晓鸥。

那是我对《追捕》最早的影像记忆,而直到最近我才第一次看全了这个电影。

我看的版本是151分钟的未删减版本,里面有很多我的父辈或兄长们当年没见过的场面。

譬如杜丘偷鞋、检察长开发布会通报杜丘事件等大概十多处删减的镜头。当然最具噱头的自然是杜丘和真由美在山洞里的激情戏以及真由美为救杜丘在矢村警长面前脱光衣服的镜头。

在随随便便就能看到更火爆刺激甚至“现场直播”的当下,真由美一晃而过的露点真心没觉得有什么。

尽管电影看得晚,但是电影里的歌我是从小就听过的。

让整整一代国人为之痴迷的《杜丘之歌》以及主题音乐都出自著名音乐家青山八郎之手。

更令当年国人充满新鲜感的是,主题歌和主题音乐的声音全部都来自电子合成器。当时导演佐藤纯弥只是给他讲了故事梗概而没有让他看画面,怕他的创作思路受桎梏。

《杜丘之歌》这个名字是国人起的,原声名为《孤独の逃亡》。没有什么歌词,更不是当时流行歌曲常用的AABA曲式,更摒弃了当时电影配乐常用的古曲,青山八郎坚持选择了爵士乐,而且用电子合成器模拟男低音制作出来。

音乐曲调由高而低并沉吟不断,虽然没有歌词,但是易学上口,把音乐这种世界性的语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首在中国传唱了十多年的经典歌曲和杜丘与真由美同乘一马的经典画面,成为那一代人心目中最为难忘的回忆。

《杜丘之歌》在片中不同的场景多次出现:第一次是作为片头曲出现采用了弦乐与电声乐器合奏的形式,让随后开篇即高潮的指认杜丘为罪犯的反差做了情绪上的铺垫;

再出现是真由美静护沉睡中的杜丘时,此时用纯音乐形式,节奏也变得舒缓,柔情蜜意荡漾其中;第三次响起是杜丘驾机逃离北海道时那略带忧伤的无伴奏男声咏唱,映射着男主破釜沉舟的决心;

还有在东京街头,走投无路的杜丘正绝望时,音乐响起,远处真由美策动群马大闹街头救走杜丘,颇有《水浒》中梁山好汉劫法场的阵势,显示出真由美对杜丘坚定的信任和热忱的爱恋。

而在影片结束时音乐再响起,杜丘望着有些疑惑又有些羞涩的真由美,相拥而去,那一刻我忽然响起《纵横四海》中周润发的一句台词“从此我浪迹天涯,孤身走我路”,很有游侠的画面感。

作为片中主题音乐的《白いサスペンス》,在片中也多次出现,最显眼的一次“亮相”莫过于杜丘甫抵北海道追踪疑犯时,音乐一响,是吉是凶前途莫测,观众都很是替杜丘着急。

再有就是结尾处,杜丘一脚行将踏出楼顶要“融化在蓝天里”的时候,音乐再响,杜丘转过身,精神“恢复”正常,绝地反击。有节奏的电子音乐极大烘托出影片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成为那个年代观众心目中永恒的经典。

如今经典是横在吴宇森面前的一座高山。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成都有幸见过一面吴宇森。他那个时候就站在我面前不过十米的地方演讲。

那不久就上映了《太平轮(上)》,那是一部让投资商赔个底儿掉的巨制。前不久有人指出原本的好好一部史诗大片被硬生生抻成冗长的上下集全是影片投资方的馊主意,投资方就是当下千疮百孔的乐视。

可迈入新世纪后,吴宇森的成绩也确实差强人意。而《追捕》也是他力图证明71岁的自己还行的救命稻草。

在好莱坞连着三部电影不赚钱这个导演就别想翻身了,可吴宇森暴力美学教父的神一般过往对我们来说也意味着很多情结在里面,是我们还有所期待的原因。

同时为了引起更多国人的共鸣,电影更是采用了当年重起的中文片名,而不是原片的直译《涉过愤怒的河》。

情怀是可卖更多票房的法宝,主演杜丘的张涵予重新翻唱《杜丘之歌》作为电影主题歌,风头更是全面盖过了饰演真由美的戚薇所演唱的推广歌曲《镜像》。

而张涵予与饰演矢村警长的福山雅治的双枪与腾起的白鸽,都令每个走过吴宇森电影时代的我们心旌摇曳。

在看过事先点映的人中,吴宇森的电影并未得到很好的认可,这里有吴宇森式电影惯有的动作电影文戏弱武戏强的客观事实,也有新一代的观众对我们推崇的暴力美学并不感冒的原因。

就像当年周润发在《喋血双雄》中的台词说的,这个世界变啦,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我们太念旧了。

不知道吴宇森还记得当年小庄说的那句话不。

我还记得在成都见到吴宇森时很激动,我心里清楚《风语者》《赤壁》那么差,吴宇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激动只是很高兴见到了带给我青春时代最美好记忆的那个人。

《纵横四海》里张国荣那句台词我想并不只是玩笑,刹那间的光辉并不代表永恒。但它会一直留在我心里的。

一定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