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怎样过年吗

记忆中的年味

还记得小时候怎样过年吗

我的老家,祖上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榆树下迁过来的,所以我猜测,老家的年,很多习俗来源于山西。

习俗1——腊八“抹粥”

小时候的年,是从腊八开始的。

腊八这天,家里天不亮就要开始煮饭,煮一大锅腊八饭。天不亮,我和三叔两人一人要端一碗腊八饭,开始出去“抹粥”。

从门栓开始,门栓、树杈、马车上、马鞍子上、街拐角、大门口……,几乎能放住的地方,都要用筷子放上去点腊八粥。

小时候天气好像也特别冷,粥抹上去就冻住了,本来褐红色的粥马上变成白色的粥。天亮了去看,几乎到处都有腊八粥的影子。

现在想来,这个习俗应该是尊重自然的体现,因为这些腊八粥基本被鸟吃了,十冬腊月,鸟儿可吃的食物很少,这些粥,可以看作是过年了,人们给鸟儿的食物,也可看作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回馈。

习俗2——做炸糕

过了腊八,家家户户开始打扫房子,要用白土水刷墙,用报纸或者白纸重新糊顶棚。

那时候的窗户好多是没有玻璃的,都是用纸糊的。年跟前,要找一个不刮风、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将旧纸都撕下来,重新糊上新纸。同时将彩色的窗花贴上去,准备迎接新年。

一般在腊月二十左右,家里是要炸糕的。炸糕时,要把亲戚朋友喊到家里,一起吃新炸的糕,也没有什么菜,用炸完糕的油锅,炒一大锅腌酸菜,条件好一点的,还能炒点肉。

不仅到现场的亲戚朋友们一起吃糕,而且对于一年中给自己有帮助的人,以及没有到现场的亲戚、邻居,也要给送糕去。一般送糕都是小孩的事,满满一碗糕,用另一只碗扣住,用笼布提好,送到了还热着呢。收糕的人把糕收好,小孩再把两只空碗提回来。

因为要互相送糕,所以到了年跟前,家里会攒下好多家的糕,也会评价谁家的糕炸的好吃。

现在想来,这个习俗应该是为了增强亲戚、朋友、邻居互相往来,以便增进感情。

做糕的过程是蒸、揉、捏、炸。

蒸。蒸糕时要把黄米面打湿,一层层洒到已经开了锅的笼屉上,直到全部洒完蒸熟。

揉。揉糕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揉糕一般是由男的来揉,从锅里把蒸熟的糕取出来,特别烫手,在凉水里蘸一下手,然后揉一下再蘸一下凉水,不断反复,直到把糕揉成光滑的大块。

糕揉好后,在中间摁一个坑,在里面倒些麻油,用油把糕抹匀,亮晶晶的很好看。

有人爱吃这时候的糕,我们管这种糕叫“面心糕”,切下一块就可以吃,尤其外面有麻油,特别香。

捏。捏糕基本就是家里女人们的事了,全体都上手,有包豆馅的,有包红糖的,也有包豆渣的(我们管那叫“烂豆腐”),也有不包馅的实心糕,一般有馅的是长型的,没有馅的是圆型。

炸。炸糕又是男人们的活了,也是技术活,技术好的炸出的糕金黄金黄的,技术不好的,要不炸不出酥脆感来,要不就容易炸糊。

炸出来的糕放到大盆里或者缸里冻起来保存,这些糕能吃到正月结束,甚至一直吃到开春,有时候天气暖和的早,糕就冻不住了,甚至长了绿毛,家里舍不得扔掉,用刀削掉绿毛也要吃掉,好像也没听说吃了这种糕出毛病的。

现在大部分人家都不会再炸糕了,想吃了,村里有专门卖糕的,直接买点尝新鲜就够了。

习俗3——熬夜拜年

我们老家的拜年是从除夕夜子时开始的,子时(一般是12点)开始燃放鞭炮烟花,然后全家人在院子里拜天祭祖。

祭祖时,家里长辈带领全家集体跪在院子里。我记得小时候,是爷爷在最前面。然后是奶奶、父亲、叔叔、婶婶等,一大片人跪在院里,挺有仪式感的。烧纸、上香、敬茶、磕头。

仪式结束后开始给长辈老人拜年,拜年的用语不是现在通用的“过年好”,而是“好××”,比如:“好爸爸”、“好妈妈”,同时要拱手作揖,长辈要接受“问好”,说:“好呀”。

拜年结束,吃蛋糕、吃点心、吃糖果、吃水果、喝糖水。家里拜完年后,然后去亲戚家拜年,后半夜要把亲戚都走完,拜年结束基本要到凌晨三四点,或者四五点了。

拜年一般是从最高辈份开始,也是为了让老人早点休息,所以辈份低点的叔叔、舅舅、姨姨,给老人拜完年后,要回家一直等着小辈来拜年。

小时候我的太爷爷(曾祖父)还在世,儿、孙、曾孙众多,都去给太爷爷拜年时,就像现在买车票排队一样,一面进一面出,全是人流。

太爷爷和太奶奶坐在家里等候上门,所有的孩子太爷爷给一块钱压岁钱、太奶奶给一块儿糖。那时候,一块钱已经很奢侈了。我作为长孙,能和太爷爷多待一会儿,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因为房子小,放不下更多人,都在外面排队等着呢。

长大了,仪式感少多了,可能现在我们家是村里少有的依然保持祭天仪式的了。

习俗4——回娘家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也称迎婿日。

过去出嫁基本都是本地本村,最远也就是三乡五村,回娘家很方便。现在交通发达了,视野宽了,村里的闺女越嫁越远,为了赶在初二回娘家,很是辛苦,如果再赶上下雪变天,双方老人是很担心的。

习俗5——初三上坟祭祖

各地春节扫墓上坟祭祖的日子不同,有除夕的,也有初一、初二的,我老家是初三,周围的各村也不同,可能是当年从山西移民的老祖宗也来自不同的地方,带来不同的风俗习惯吧。

上坟祭祖是要在上午完成的,无论刮风下雪,可谓风雪无阻。村里大喇叭早早开始宣传防火内容,有走着的、骑车的、开车的,因为村里坟地主要集中在西北方向,大家基本都朝一个方向出发。

到了坟地,摆上祭品,祭品没有规定内容,什么都可以,食物、水果、干果、糖果、糕点、饮料、酒水……什么都有,点上香、香烟,烧冥币,放鞭炮。一直等明火熄灭,祭拜结束。

原来的农村生活以集聚式为主,一个家族基本一辈子在一个村里生活,所以墓地也比较集中,逐步形成规模,扫墓上坟祭祖也较为集中。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离开农村外出的越来越多,如果不回老家过年,春节祭祖很不方便。而且人过三代,已经很难再记清祖辈了。就会出现很多没有人上坟的坟头。

习俗5——初五迎喜神

大年初五,是迎接财神的日子。在我的老家称接喜神日,或叫接财神日,也就“破五”日。

初五清晨会燃放鞭炮。村里有人会提前测算喜神方向(按风俗习惯对待,别想封建迷信四个字,喜神方向每年不一样),然后家家户户把养的驴马骡牛赶出来,向喜神方向出发,去接喜神。

现在饲养牲口的很少了,已经被三轮车拖拉机替换掉了,再也看不见成群的牲口接喜神场面了。

按过去风俗,初一到初四是不允许往外倒垃圾的,到了初五,把这几天的垃圾集中去倒,然后燃放鞭炮,寓意脏东西和晦气随着鞭炮的爆炸而过去,新的一年幸福如意。

初六意味着年就结束了,店铺可以开张了,有人勤快甚至从初六就开始干农活了。

回忆小时候的年,才想起这些习俗,有些习俗现在老家依然保持着,但大部分都没有了。现在回老家过年,就是想多陪陪老人,和老人多待几天。

(0)

相关推荐

  • 山东“五马日”,上海接财神

    一 小时候在老家过年,年三十凌晨放鞭炮,烧芝麻秸或者豆秸,称为"㼜蚊烟":年三十晚上(初一凌晨)放鞭炮,称"发纸马":还有请家堂的人家是年三十下午放鞭炮请来仙人 ...

  • 冬日。

    注:吃桂圆炖蛋是我老家冬至夜的习俗.本以为是很寻常的事情,上了网才知道只老家地域范围内有这习俗.所以还是备注一下. 冬夜归. 隔城恍似隔天涯,客路清寒覆一车. 为得团圆多片刻,不辞风雨夜归家. 冬至夜 ...

  • 奶奶和爷爷的“前妻”,葬在了一起

    文:邵晓卫 图:来自网络 11月3日,是奶奶下葬的日子,当年爷爷去世后,葬在了老家的地里,按理说,奶奶去世,只要葬在他的身旁就可以了,但从村里大老执和父亲的对话里,我知道了,爷爷原来竟有一个" ...

  • 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快说说,你老家的那些过年习俗

    说起过年的习俗,可谓三天说不完.在中国 ,习俗分南北西东,沿海和中原都不相同. 正月初一不能扫地洗头倒垃圾,这里女儿回娘家必须是大年初二.南京吃饺子,写春联,福字倒挂迎进门,幸幸福福,红红火火迎新年. ...

  • 郭成志|老家喊我们回来过年

    郭成志|老家喊我们回来过年

  • 现在农村过年,你认为还该不该磕头拜年?

    在农村过年,一直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给长辈的人磕头拜年,一般以北方的居多,而现在过年,磕头的越来越少,于是就有人会问了,过年到底该不该磕头呢? 先说个我们这边的习俗吧,在大年初一早上,会先给爸妈磕头, ...

  • 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故事吗

    你还记得那些小时候的故事吗                                                      刘述涛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视,至于电影,半年如果能看 ...

  • 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冰棒吧

           冰    棒                                            刘述涛 站在老屋的楼上,头伸出窗外,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四里街转弯的地方,当" ...

  • 端午节,你还记得小时候的鸭乸粽吗

    今天是端午节,祝大家端午节安康.今天想写一些童年的回忆.本期图片来源于网络. 昨天是父亲节,回家看望父母.路过田野的时候,看见田园边依然长着很多古簕叶,叶片修长,两边长着尖尖的刺.农民把它们种在园子边 ...

  • 回忆杀!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插卡游戏吗?(文末有福利)

    还记得童年里的插卡游戏机吗?想必玩过这个的人,大部分都开始谈婚论嫁了吧...... 买珠宝翡翠来直播间捡漏 ,助力还能赢大奖 广告 那时候没有数不完的课外辅导班, 也没有高科技的电子产品, 电视上一遍 ...

  • 还记得小时候的思想品德吗?现在变成这种风格了!

    今日闲来无事,翻看外甥的课本.突然发现一本叫做<道德与法治>的课本.这大概对应的是我们小学时的<思想品德>乃至更早一点的<政治品德>这思想换了法治,品德变成了道德, ...

  • 还记得小时候吗,我们在忙年中感知年味

    这是月方客厅的第321篇原创文章! 文丨月方 过年,对我这样的"大人"来说也没什么好期盼的,该担的责任不会因为过年就不需承担.该筹划的事物不会因为过年就可以丢弃.该有的压力不会因为 ...

  • 浙江11岁女孩设计100多套礼服,还办了场时装秀!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

    浙江11岁女孩设计100多套礼服,还办了场时装秀!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 北青网 2021/06/30 07:48 快来看看这些小礼服,是不是很有范啊? 这些设计都出自丽水缙云一个11岁小姑娘之手. ...

  • “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还记得小时候摘棉花的时光吗?

    金秋九月,在农村里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不过相比于过去,现状农民的日子还是要悠闲地多了.在20多年前,这个时候站在农村的高山上放眼望去,不是金黄的一片,就是白茫茫一片.因为到了九月份,稻谷黄了.高粱红 ...

  • 还记得小时候的 “宝塔糖”吗?它曾风靡全国,为何却突然消失了?

    相信在农村长大的70后.80后,小时候都喜欢吃零食,可当时生活条件并不如现在这么好, 有一种特别的糖,曾是我们的最爱,它就是我们熟知的宝塔糖,它的出现曾经风靡全国.那么火的一种糖,为何后来却销声匿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