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镇张氏家族的历史渊源探析
https://mp.weixin.qq.com/s/IVlDqMqYa5efHUxMEe5OPQ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张”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张氏文化,传播张氏正能量。
图片
小时候,常听奶奶讲我们张氏家族的一些历史渊源和发展经历的故事。那时,我年龄尚小,留下的深刻印象并不多。
记得奶奶总给我说起,我们的老祖宗是四川人,后来才迁到熨斗来的。我常常在想,我们的老祖宗为什么要离开四川来到熨斗呢?当时的熨斗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图片
带着这些疑问慢慢长大的我,想对这些疑问一探究竟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我通过多种渠道请教咨询了许多长辈和乡邻,也翻阅了一些资料,现整理于此。由于这些信息来自不同渠道,对史实的叙述难免有不准确之处,仅供大家鉴阅指正并期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经多方咨询请教和查阅有关资料得知,以耕读传家的张氏家族,自四川迁至陕西石泉熨斗镇后,为当时熨斗的发展还做出过不少的贡献。
图片
首先是兴办教育。1778年跟随父亲迁入熨斗松树沟的张廷兴,于1819年在王家垭置旱地一处设立私学一所,起名“爱竹书屋”,择师教读,无论贫富皆可入学且管教甚严。经“爱竹书屋“教读培养,考取廪生、庠生和附生等功名的各类优秀人才就有一百余名。位于张氏祠堂附近的“爱竹书屋”里,至今还保存着清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石泉县知县张世英为张廷兴书写赠送的“耕读传家”牌匾。
图片
其次是大兴农业。据资料记载,张景鹏之子,张朝凤原系福建上杭县古田镇人氏,后兄弟四人随父迁至四川渠县清河坝,勤奋耕田,供养全家,在清朝高宗四十一年,因河水泛滥,贻患三载,又重新耕作积累渐有余资,至乾隆四十三年,张朝凤来到陕西兴安府石泉县,用重金购买了人迹罕至的熨斗坝,定居现在的松树沟村。乾隆四十八年,张朝凤回到四川隨定府达州白衣庵,准备将其父母兄弟接来熨斗坝。因其父张景鹏年事已高,不便舟车劳顿,便只将母亲曾氏及四弟张朝万接来熨斗,并将四弟安置在熨斗坝沙湾村。后又几次回川,将两位兄长张朝福,张朝天接来熨斗,安家置业后,依次买下了现今的喜河镇、西乡两河口镇等地方。张朝凤又派长子张庭芳,数次回蜀地,迎接其兄弟张廷荣,张廷望,张廷兴,张廷瑛,张廷桂,张廷佑,张廷槐数兄弟及家眷、亲朋来到熨斗。其中曾、邓、甘、刘、廖、孔,章、王等姓氏,即是張氏最早陆续接来熨斗的。先祖们来到熨斗后大兴农业,过着男务耕读,女勤纺织的生活,从此便在熨斗坝安定了下来。
图片
其三是歧黄济世,开办药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的张烈仁,自幼嗜书好学,随舅父学医,是名医胡世学先生的高徒。张烈仁“济世”不分贫富贵贱,皆精心医治。为了方便病人,在熨斗街自开药铺,其具妙手回春之功的精湛医术,为方园百里的百姓乡邻所称道。
图片
其四是大兴商贸。有记载称,张廷芳每天很早就起床,到各族人居住处传授男耕女织的经验。为了家族的繁荣和发展,张庭芳提议召开家族会,让大家一起商讨发展大计,最终形成了“要发展,首先要开通贸易”的一致意见。于是大家竟相推荐由能言善辩、能理大事的三弟张庭望出面,把熨斗的土特产品等带出去贸易交换。因其七弟武举人张廷佑在汉口做官,短短三年时间,张庭望跑遍了上至汉中下至湖北河口(今武汉汉口)一带,逐步形成了一条商道,因其是由蜀到楚的一条商道,故被称为川楚通道。
当时一位叫张老七的乡绅见这些商贩汇集在今熨斗古镇的地方休息,还有很多百姓过去与他们交换小商品。那里正是张老七的地盘,他灵机一动,何不在此开市,于是便差人搭起架子,顶上盖上稻草,这样的商铺盖了几十个,人们来这里发现有了集市,且是稻草盖的,便给它取名叫草街。草街这个名字,即使千余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多人知晓。为了让这里永续兴旺,后又改名叫永兴场。嘉庆二十二年(即1817年)前,一直延用永兴场这个地名。后来,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兴建了水田,而当时此地灌溉稻田的设施以筒车居多,又有人叫这里为筒车坝。当时来往商道的商贩络绎不绝,筒车坝的市场名扬川陕,族人们便商议集资,重新扩建了街道,后来还修建了戏楼。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物人文内涵丰富,现仍保存完好。那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景子山的道场,筒车坝的戏,没满罐的把式连莫去”。这也是早年在川陕道士和戏子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头禅。显然,当年熨斗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这些看得见的建筑背后,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地域文化。熨斗,是我们的根;熨斗,是我们一生的精神寄托和牵挂,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无法割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