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警十年依旧是那个追梦的公大男孩

他叫马建鹏,是我校2007级犯罪学专业毕业生,通州分局中仓派出所的警长,2020年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一个土生土长的通州小伙儿。平时工作中的他总是一脸严肃,但接待群众时他总是面带微笑,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两条缝,透着一股很接地气儿的随和和真诚。

与其说他是一位从警十年的“老民警”,不如说他还是那个追梦的大男孩。

十年从警   执守初心

下右一 学生时期的马建鹏

马建鹏虽出身平凡的农民家庭,但他从小就有个“警察梦”。2007年如愿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他,以一名预备警官的身份先后参加了2008年的奥运安保工作和2009年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安保工作。

经过两次重大安保活动的摸爬滚打,他深刻体会到基层民警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不容易。

左为学员马建鹏

大学毕业后,他如愿加入到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大家庭”,成为了一名副中心警察,每当有人问他的志向,他的回答总是很朴实:“扎根基层,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儿,守护这片他长大的地方”。

“明察秋毫”或许也是一种强迫症

左为执勤的马建鹏

和马建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说他对案子有一种明察秋毫般的敏锐。

马建鹏却觉得,他只是没事儿爱琢磨那些别人眼中无关紧要的细节,但正是他这种对案件细节的较真儿,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2017年元旦前后,马建鹏所在警区先后接到多起疑似碰瓷案件,7名公交车司机均称在公交车出站时被一辆私家车剐蹭,每起警情看似都是简单的事故,直到一名公交司机指出这辆私家车车主曾经也是一名公交司机。

这一点,引起了马建鹏的警觉,初步推断:会不会是这名嫌疑人抓住公交司机发生事故不愿走保险而愿意私了的这一心理弱点,去故意“碰瓷”。

经过进一步深入调查,马建鹏发现这7起剐蹭事故的“受害”车均为同一辆私家车,车主存在敲诈勒索嫌疑。经过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调查工作,马建鹏带领四警组民警在全市串并出了55起私家车“碰瓷”公交车案件,至此全市系列公交车碰瓷敲诈勒索案告破。

马建鹏的细致敏锐不仅只体现在办案上,在平时的工作中,这个九尺男儿对任何细节都不放过一毫一厘。马建鹏有个习惯,就是工作中爱做笔记。

这个习惯是马建鹏刚从警时他的师傅教他的,他让马建鹏把办理不同案件时的经验办法记录下来,在同类案件中归纳重点,在不同个案中发现特点。马建鹏敏锐的洞察力背后,其实是因为有足够多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现在马建鹏自己也成为了师傅,从为辖区群众化解纠纷、解决实际困难,到传授打击办案思路、经验;从手把手案例教学、以案释法,到细抠办理刑事、行政案件法律程序。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们。他常说:“要将这份对细节的苛求一直传承下去

坚决打击犯罪  保卫辖区平安

2020年5月,在辖区某超市里边手机被盗。马建鹏和同事们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工作。通过向事主了解,当日其正在生活超市购物,中午12时左右发现放在上衣口袋内的手机丢失。此事件在超市及附近小区迅速传开,造成恶劣影响。

以下视频来源于
副中心警察

马建鹏和同事们迅速行动,调取了辖区内40多个探头的监控录像及嫌疑人乘坐的公交车内的监控,追踪嫌疑人的轨迹。通过几天的不懈努力,终于锁定嫌疑人居住的小区,通过民警到小区内暗访调查,锁定两名嫌疑人的准确住址。最终在两名嫌疑人的暂住地将二人抓获。

嫌疑人抓获归案后,拒不供述其实施盗窃的违法犯罪事实,细心的马建鹏在办案中发现了嫌疑人其他涉案线索,并以此为突破口,攻破嫌疑人心里防线,最终二人被刑事拘留。他说:“打击犯罪,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是我的使命,一生的使命”。

心系百姓重托   守护群众幸福

去年7月,马建鹏值班期间接到一位大爷报警,称其年近九旬的老伴走失。当时正值酷暑,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马建鹏十分担心老人的情况,立即带领警区民警在辖区内寻找老人,并安排专人通过视频巡控寻找老人轨迹。

头顶烈日,在32度的高温下,他在老人常走的路上一个店铺一个店铺的询问,辖区内的医院、快餐店、桥洞一处一处寻找,汗水湮湿了蓝色的警服和白色的口罩。

2个小时后,在一条小胡同里找到了迷路又饥肠辘辘的老人。马建鹏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并将其安全送回。家属事后手写“无私奉献,大爱无疆”并定制成一面锦旗,感谢他们的及时救助。

当选2020年北京榜样·最美警察

马建鹏,一个真实而普通的基层民警,从渴望成为一位守护者的稚嫩学生到能沉稳办案、独当一面的优秀干警,再到言传身教中扶持新警成长的“师父”,他对待工作永远是踏实的、真诚的,无怨无悔的付出和默默无闻的钻研。为副中心的警务建设,他愿意成为一块砖;为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他甘愿成为一名守夜人。

来源丨副中心警察

编辑丨公大官微工作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