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栋戏曲评论文集精选:说一说京剧的夸张
夸张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任何艺术都少不了夸张的手法。没有夸张的手段就会陷入自然主义的泥藻。而京剧艺术的表演中充分地使用了夸张手法,可以说如果没有夸张就没有京剧。所以京剧改革就不能走自然主义的道路,什么立体布景以及妄图取消程式的“改良”,都是舍本求末的错误举措。首先,京剧的行当的区分,就是一种夸张,将社会上各种人物分成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各种类型也都使用最典型的形象、装束、语言、动作进行表现。生行的文雅稳健;旦行的娴熟娇柔;净行的雄浑强烈;丑行的幽默俏皮。都得以充分发挥。
在形象方面:生行多为正面人物,但是又常常是戏剧中的重要人物,需要一个超乎常人的个头与身材。个头可以通过厚底加高,但是脸部因为骨骼生就,如果贴上胡须,面部就更小了。因此髯口两侧向外扩张,中间只抵上唇,拉长了人中的距离。按照习惯的感觉,无形中扩大了颜面的面积,与加高的身材取得了协调。旦角的面部化妆用比较单纯的色块均匀地涂抹,减少面部的结构细节,有个比较饱满的形象。再加上贴片子调整面部的胖瘦,使形象更美;净行的夸张最为极至。其身材要超乎常人许多。故加高厚底,肩垫胖袄。为了使面部与身材相称,更要突破颜面生就的局限。因此将面部勾画到颅顶,在视觉上推高了发际线,夸大了眼窝与鼻窝,向两侧扩张。特别是髯口,如络腮胡,如果採用贴胡的办法,越贴多,占据面部的面积越大,面部就越显得小。京剧使用称为“扎”(或虬)的髯口,在髯口下方开个口子,其位置实在在下巴之下。当扮演者开口说话或演唱时,通过髯口的口子看到下巴的动作,就好像是嘴巴活动,无形中嘴巴的位置已经在本人的下吧以下了。那么这个人物的面部就比本人大了许多,与身材的扩大正好相称。至于脸谱色彩的夸张,通过色块与线条恰当地表现了人物的秉性与身份,甚至暗示其命运,详情就不必再说了,大家都很明白。还有一个夸张值得一提,那是“耳毛子”。耳毛子其实是面部两侧的鬓发,有的人鬓发末稍向上反,京剧加以夸张,一直反长超过头顶!加上动作上的梳理,增加了动作的幅度,人物也大了一些,所以净行又称“大面”。丑行,俗称小丑。大面是往大里扮,小丑就得往小里扮了。小丑最主要的标志是面部的白鼻子(又称豆腐块),它居面部的中央部位,又是最显眼的白色,五官位置都集中其周围,这是往小里扮的集中点。面容要求开得幽默、滑稽。衣服也要往小里做,甚至官衣也要小一些,甚至比正常的官衣的下摆短一截。官帽(乌沙)也常戴圆沙,一方面显得小,同时也暗示其贪财的性格,因为其乌沙翅类似铜钱。其胡须常用吊搭或一支香或三绺。皆往小型或简陋里做,有些不伦不类。才显得小气。
生、旦、净、丑在形象上的夸张之外在声腔上的夸张也很明显。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到只要是京剧演员,他们私下同我们对话的口气与台上的白口或演唱很不同,生、旦、净、丑都是。可见他们每一张口就与生活中的状态不一样。一方面发声方法尽可能响亮、饱满。因为过去戏园子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音响设备,全凭自己的发声打得远。所以在学戏时就要喊嗓。京剧的伴奏乐器音量都很强,因为它起源于广场艺术,演员的肉嗓要压倒这些伴奏乐器,谈何容易!现在有先进的音响设备,我们平时练习也喜欢用扩音喇叭,很省力。我主张即使是业余爱好者,平时练唱不用喇叭,就要用自己的嗓子与京胡拼嗓子,就要压倒京胡才行!如果依赖高音喇叭,何时才能练出大嗓门!再分别分析各行当的用嗓。生行多数扮演正面人物,多用韵白,开口就有音乐感“挂味儿”。对四声五呼要求很高,无论唱腔或念白都要上韵,达到字正腔圆,比较日常语言,其夸张度很高,几乎每个字都是用强调的语气发出的。旦行的发声几乎全部使用假嗓。因为原来旦行皆为男性担任。男性发女性声音,不用假嗓不行。如今旦行演员以女性居多,有些演员嗓子天赋比较好,偶尔可用其真嗓,但是仍然以假嗓唱念为主。净行的发声要充分运用体内各部门的共鸣,发出最强烈的雄音,甚至达到极限!我们如果同净行演员私下对话,与台上宛若两人。其语音之夸张度可知。小生的发声更有特色,是真假换用,这是根据男性青年变声时期的特点演化出来的,因为变声期,高音还保留童音,而低音已经变成成年之喉音。这种夸张成为小生的特点。丑行多用京白,京白并非普通话,而是道地的北京方言。除了京白外,丑行也有念韵白,甚至还有念其他地方话的,如山东白、山西白、苏州白、扬州白等,都要求说得地道。这都是一种夸张手法。
京剧表演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所有动作都舞蹈化、写意化。生、旦、净、丑的所有动作无不如此。动作的幅度与行当有密切关系。净行的动作幅度最大,这同他的形体加大有关系;旦行的动作比较收敛但要圆和;花旦与青衣有区别但都离不开圆,步子平缓,该急该缓皆有规范;生行中有老生、武生和小生的要求都不一样。其根源在于他们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夸张,要夸张得到位,过火与不到位都不可。武生与武术有共同之处,但又不同,武术以克敌制胜为目的,而武戏是以表演为目的,但不是花拳绣腿。在表演的过程中,他的负载要比耍武术多得多,一招一式的准确性比武术更高。所有这些都是生活动作的高度概括与夸张,是典型动作,使人一看便明瞭。这如同绘画中的写意画,用最简炼的笔墨,来表现最深刻的境界。使欣赏者能获得弦外之音和画外之意的奇效。所以故事情节对京剧来说,仅仅是载体,在不知道这出戏之前,情节是重要的,一但了解故事情节之后,人们来看京剧是来看玩意儿的,玩意儿是什么?就是表演技巧。只有使用最夸张的手法,简练的场次表达了复杂的情节,而且是回味无穷。平铺直叙的表现故事情节还有什么味道呢!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名师潘天寿、诸乐三、顾坤伯、邓白的授授艺,学业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