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一)

小巷人家(一)

(纪实故事)

作  者:周 忠 良

图  片:选自网络

南北向的串场河在此向西转了个小弯,于是在两千年前,弯边诞生了一座小城——盐州。至清末,小城人口达到10万之众,进入了历史上最繁华的阶段。本文所述内容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除地名人名外,均为真实再现。

张家(上)

中怎么也没想到,在1970年的夏天全家离开住了5年的大院,搬到了位于城北的一条巷子里。他刚刚读完了初二年级,开学就上高中。所幸这里离学校不远,片区里同学很多,适应起来应该不难。

新居是一座小院落,三间正房朝南,东西各有两座偏房,东山墙还接了间小屋,所有房子都是青砖青瓦的砖木结构。中与家人住的是三间大屋和西边偏房(作厨房)。

小院东西北都是小巷,不过还算安静。第一个认识的新朋友民,他与中同庚,同校,低一届。因其兄和中同学,可能给他提供了串门的理由。那是刚搬来的第二天上午,他突然出现在院子里,问:“你是中吧,和我哥华是同学吧”?中在学校见过他,他很顽皮,所以印象不是太好。但中还是停下了收拾东西,答应着让他进屋。他赤着膊光着脚,穿着裤头,皮肤黝黑,估计夏天就没穿过上衣。他告诉中哥不上高中了,打算工作,一边在角角落落仔细看了一圈,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说这么大的干部,家里什么都没有啊。中说桌凳床箱都有啊,民说我们家也有。然后急忙和中告别,说回家干活了。

接下来的几天,民上午都要来一趟,几分钟光景,匆匆忙忙的。这天照例又来,告诉中,母亲同意开学不读了。中问那你干什么呢?民答去做工。中说年龄不够,民说做小工。然后又急忙走了。

民的举止引发了中的好奇,他随即跟在民的后面来到了民的家。民的家离中的家仅隔东边的一条巷子,一排砖墙草盖的平房住了六户人家,中间的两间就是民的家。中还没到门口就闻到一股异味,此时刚要进门的民看见了中,有些惊讶也有些激动,连忙让中进屋。

屋里比较昏暗,迎面是个大灶台,灶台后从地面到笆顶堆满了草。门口堆了几百双旧的球鞋底,异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民姓张,几天的相处尽管时间不多,中初步了解了张家的情况。其父在附医工作,是食堂给病房的送饭工,每年中秋和除夕回来两次,吃过饭就走,也不过夜。其母无职业,操持家务。除兄弟二人外,还有一姐一妹。姐据说远嫁,中从未见过,妹是学生。

母亲虽不识字却很强势,左邻右舍都很怕她,烧草烧灶烟雾弥漫,门口长年异味扑鼻,都敢怒不敢言。

民拿张小凳子说你坐远一点吧,这里太臭了。中说没事,你能闻我也能闻。说着接过凳子就地坐下。问这个鞋底干什么呀。民告诉中,这是给橡胶厂加工的,把每只废鞋底边上的胶水挫掉就行,一只可赚一分钱。说着坐下拿起一只鞋底锉起来。中看见那把锉子是用一块薄铁皮包着块木头做的,上面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小眼。中看见地上还有两把,便捡起来看了一下,问是你做的吗?民答是。问这个眼是怎么弄的,答用小洋钉敲的。

正说着,门口进来一位半百妇人。民说我妈回来了,中连忙站起来叫一声张妈妈。中这么称呼是听同学说叫长辈有工作的称阿姨,没工作的叫妈妈,一般不会错。果然张妈忙打招呼,说王主任(当地办事处)家大相公啊,你坐你坐。指指手上的篮子,中午在家吃饭。中看了一眼篮子里的茄子,说你认识我?张妈说你家搬来这么多天了,你家人我全都认识。再说我要感谢你妈呢,把我家列为一等困难户,有事都照顾我们,你看这个剥大蒜的本子我们家就发了两个,人家眼红呢。

剥大蒜是为食品厂加工的,困难户家每天可剥20斤,每斤三分钱,头天剥好,第二天下午去换。食品厂把它脱水风干,送给越南人民。

中一听她家有两个本子也很羡慕。中的大弟也想剥,纠缠母亲很长时间了,母亲都以发给困难户为由拒绝。

中在留饭声中回了家,把此事告诉大弟,大弟愤愤不平,说妈太不公平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周忠良,男,1956年生,籍贯盐城市响水县。1972年高中毕业入伍,1977年退伍。分配在工厂从事电气设备检修工作,2014年退休。喜欢喝茶聊天,简单生活,关注时事,爱好文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