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的价值观,怎样转为文化氛围,指导育人行动?| 头条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判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一个团队也好,一所学校也好,只有价值观趋同,才能在愿景、行动和道德选择上保持一致,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成就有价值的教育。
那么如何让一所学校的价值观落地呢?
价值观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文化就是人们不假思索的做事方式,只有共享组织的价值观,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目标一致形成共适的校园文化。
很多学校的价值观是“自上而下”的,从建校一开始便由管理层给出明确的价值观,在招聘员工时,将各种要求条分缕析地明确列出,校规、校训、教师行为规范......新人符合要求才能进入组织共同发展。
然而,学校要实现良性而持续的发展,需要的是“自下而上”的价值观,需要由教育合伙人共同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共同搭建核心价值观。
如何落实呢?学校可以在每年末留出一整天,召开全体教职工的价值观大会。这个价值观大会流程可以是这样:
首先,由级部组织召开会议,级部每一位教师思考并提出这一年促进学校发展的5个关键词,并阐述理由。这些关键词会内化成教师的力量,阐述过程则会引导教师回顾教育经历,讲述教育故事,提炼校园生活。每一段阐述都是一种探寻个人学习之旅以及使命的深度思考。
之后,级部对所有关键词进行统计,找到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词,结合一整年的级部工作,站在集体的角度进一步解读,这其中有级部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有来自团队的认可、也有同学科教师的“看见”。并且,这些都要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讲述。讲述的过程,就将老师们对未来的憧憬和价值观编织进了集体意识,实现个人词语和集体词汇的价值趋同。
最后,整合一年的学校工作,制作视频,将每一位幕后教师、团队,所有大型活动、项目一个个地放到台前,发布最终的价值观词汇。因为是一年一度,它会随着办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为是自下而上,每个人都被邀请、被需要,共同来为组织做贡献。这样,价值观也有了生长性和共适性,全部的真我,被一个更广阔的价值观所收纳和赋能。
在这样的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善、尊重、信任和关切,形成一种亲密感。老师们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拧成了一股绳。
仅仅提取了价值观的关键词汇还不够,这只是飘于云端的构想,我们还需要在这一套语言框架下共创学校文化,这就需要行为准则来塑造共同的教育观念。
学校需要在工作的主要领域明确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为构建学校机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等提供引领。其中,行为准则是关键,要从学校战略、组织结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师生员工塑造教育观念,每一所学校的行为准则不同,但都有三个相同的关键点。
教育学就是关系学
就师生关系来讲,行为准则中明确师生交往过程中,关系建立的主动权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开启并维系这段关系,决定着师生间的关系质量。
行为准则中明确,热爱是境界,热爱是胸怀,热爱是有技巧和技能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必须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你的,要善于运用“工具箱”和“脚手架”。师生关系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就是各种爱的行为。
比如,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对学校、对老师产生足够的安全感,一些学校每天早晨,校长和老师都会主动和孩子们“击掌”“拥抱”,有事情了就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传递这一份温暖。
比如,当孩子们消除了陌生感之后,把建立关系从有爱变得有趣、有意义,老师们可以自创新玩法,碰拳、舞动、绅士礼,组织孩子们在晨读时间围成圈,唱着歌背着诗,和每一位学生问好,或击掌、或拥抱等。
这些简单又不简单的“花样”,其实就是一种热爱。
信任产生责任感
有研究表明,学校层面的信任关系,被认为是与学习效果最相关的变量。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我们承担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对教育的承诺。
以往级部的基本职能是上传下达,大量工作需要逐层上报,降低了效率,甚至改变了既定方向。如果学校各部门能够围绕级部转,充分授权级部,给予中层信任,让级部主任与校长直接对话,就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各级部还可以自主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活动开展等。作为服务保障部门的课程研究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可以为级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此外,过去的学科老师只负责上课,只有班主任兼管育人。所以常有人说:找一个好学校还不如找一个好班主任。学科孤立导致了学习孤立、育人孤立,家长和学校把希望寄托在班主任身上,教育教学效益不高也是情理之中。那能不能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师生关系呢?比如“全员育人”。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怎样增加师生相处的时间,只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课堂教学也需要信任,老师对孩子的信任能够强化其责任感。老师需要相信孩子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能的人,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与练习。“他是可以自学的人,他对世界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心。”
老师要相信大部分的孩子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探究和实践,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为做到充分信任孩子,我们的课堂秉承“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管理方面,学校可以创设新的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课程研究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服务保障部门;教师书院、家长学院作为监督咨询部门。
信任学校的每一个合伙人,信任他们可以各负其责,信任他们可以在教育之路上尽己所能做到最好,教育才能形成合力。
创意是教育最大的魅力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它具有综合处理的能力,能够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催生洞察力及解决方法,理性分析和找出最佳方案。我们能不能将设计思维运用在教育教学中,让一成不变的事情变得更有创意呢?
在设计思维下,很多学校活动就可以实现新的突破。如松山湖二小在“六一儿童节”采用“家校众筹”的方式举行活动,家长委员们头脑风暴,设计出近百种有趣有意义的活动,接着家校配合——家委们购买活动材料、布置活动场地,导师们组织学生有序参加,保证安全,学校提供后备保障,打造了一个“网红”六一活动。
设计思维也应纳入教学活动的行为准则。
一方面,老师要尽量拓宽课堂知识的广度,让孩子看到更广大的世界,在备课时,要考虑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衔接,尽可能了解和探索这些知识的背景;另一方面,老师应该提供不同的途径,让孩子通过最适合的他方式进行学习。老师要给孩子动力,通过课程设计不断地表达高期望值,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要鼓励孩子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学习;还应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学的价值,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行为准则不是模糊的远方,而是脚下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每一个问题的解决理念,每一份努力的认可。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它,行为准则的意义,就是让价值观能够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去。
课堂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教师必须饱含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态度和真实的状态面对学生,上真实的课;课堂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每一节课的有效才是优质教学的长远之道,课前的准备和课上的有效教学、课后的及时反馈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于是,在行为准则塑造观念之后,教育教学生活一定会遇到很多真实的问题。如果说价值观是头顶的星空,那么行动指南就是脚下的道路。
学校的育人行动指南,要拆分维度并明确相应的内容:如,按时间顺序编写,从教师接到学生名单的那一天开始,针对幼小衔接的孩子们将遇到的问题一一归类解答,给新老教师提供接班带班的脚手架;如,按课堂类目编写,从课前准备到教学,从备课到辅导都有明确指导方法,比如“有效教学”部分有这样的描述,用课堂程序、纪律方案来确立我们的课堂文化。
我们学校编纂《课堂管理工具箱》和《教学管理工具箱》,将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细致分析,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了新教师缺少带班经验,老教师缺少创新方法的问题。
《课堂管理工具箱》明确规则和程序。如交作业和试卷的程序,明确指出:“如果你的学生坐成竖排和横排,让学生将作业按横排传递到教室的一侧,而不要按竖排传递至教室的前面,这样效果更好”。接着,工具箱将程序列出:
1. 把课堂程序教给学生,并执行纪律方案。
2. 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该学什么并知道学习结果。
3. 创设以倾听为中心的课堂,让互学有声有色起来。
4. 用不同的尺度衡量每个学生,包容学生的差异。
5. 不随意中断课堂教学。
6. 创设教师指导下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课堂学习。
7. 铃声意味着要马上宣布下课,严禁拖堂。
《教学管理工具箱》提供思维方法。如在“心流”的8种触发因素中明确,为了使学生进入“心流”状态,必须有内部激励,与其说某人想要做某事,还不如说他非要做某件事不可。这种内部激励由任务本身的兴趣所驱动,是学生自身的力量,而不是受到外界的压力或者奖励驱策。而以下8种触发因素使学生进入高度专注状态,让他们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每一个触发因素都应有详细的解释,并给出“你可以如何做”的举例,例子当中有详细的方法。如“融洽”这一因素,指导教师可以制作索引卡,包括:你的爱好或者兴趣是什么?列举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电影、书、歌曲(请每种举例三个)?说出三件你最擅长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些职业?到目前为止,你学到的哪些知识让你觉得兴奋、着迷?在这个科目中,你希望学到什么知识?方法具体而详细。
要特别提醒的是,行动指南需要将目光落到“教室”中,将“每一位教师都以饱满的精神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指导每个孩子的学业。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善意帮助同伴,认真解答同伴咨询的学习问题”作为目标,提出教师要“追求怎样的课堂”和具体的教学行动指南两部分。
此外,行动指南中还要提出“用成功酝酿成功,给学生更多成功机会”的要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加速和加餐,对学习力不够的学生要一对一辅导、家校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求助,善于求助。当孩子学会在互联网上、家长的经验中、同学的交流中和与老师的咨询中获得知识的能力,那么世界都会成为他们的教材。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文化的其他层面: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都是在价值观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打造基于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行为趋于一致,职业态度类似,这个学校就是一个具有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同时,将价值观的落地过程化为一个个民主开放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又将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