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解读清代玉器前世今生
清代宫廷用玉直接受清内廷院画艺术的支配和影响,其做工严谨,一丝不苟。有的碾琢细致,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之玉质美。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黄玉极少,也受到爱重。
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陆,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清代玉器得以发展。
文人画的画风对玉器画稿的绘制和碾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一些玉器画面上的山水、花卉、人物、多以清代画院的画风为基调。甚至有些出于画院的画稿,而且画面琢磨细腻,注意层次,在构图创作上采用了绘画中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法以及各种不同的碾琢技巧,在先了人物的姿态表情和山水花卉的气势神韵。
清初的玉雕业经康熙发展至雍正时期后,逐渐摆脱了晚明玉器粗率的特点,开始向精巧工细发展。海峡两岸故宫藏有多件器底琢 “雍正年制”款识的玉质器皿,虽然数量不多,但从质地、雕工、纹饰可以看出,玉雕业的繁荣时期即将到来。
通过对馆藏的玉器皿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制玉的水平,观其整体器物的轮廓线都极规整,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谨舒展,其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工艺上一般细光处少见琢镞的痕迹,细光近似于玻璃光(郑纪注:要准确的理解乾隆工与现代工艺的区别,其实很多人这方面容易混淆,很多人认为乾隆工的细节处理能达到今天的电动工具水平,实际上这是不对的,真正乾隆工的东西是宏观上精美,细节微观上仍然可以看出手工活的缺陷来)。清代晚期,国运衰退,玉器生产也渐入衰落,不但规模减退,工艺制作上取巧偷工造成了制作古玉的粗糙。如所琢树木花草枝梗,不再圆润,仅以两面削琢的角形凸起替代。花卉图案也不再细致地琢出枝叶穿插、花叶翻卷的形态,太多取平面的浅浮雕处理。尤其是器皿轮廓线大多拖泥带水,转折含混。许多圆雕处理的玉陈设品、玉人、玉山,甚至小件玉佩、玉附的背面,也简单地线条处理所替代。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 后一个王朝,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 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清代玉器的品种和数量很多,以陈设品和佩饰最多,也最为精美。陈设品有仿青铜器的仿古器皿,还有各种寓意吉祥的动物造型。新增的品种有山水、花鸟、玉山子、浮雕图画式的玉屏风等等。玉佩饰的种类更是非常的丰富。此外还有各种玉质的实用器皿、文房用品。清代玉器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明清工业技艺都有长足进步,玉器制作又迎来了历史上一个发展繁荣的新高峰时期。此期玉器一大类为生活用品,包括首饰,器皿,陈设类,珮饰类,仿古玉器等,其中以佩饰类居多,器皿次之。工艺特征基本延续宋元风格。纹饰呈多样化趋势,一般相对简练一些。另一大类是宫廷用玉,其品种繁多,以陈设器,仿古器,炉,瓶,碗,盆等较多。工艺较民间精良,玉料以和田白玉为主,碧玉,青玉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