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来自阅读的写作,从课文《花的学校》找灵感

来自阅读的写作灵感

文/陆生作

这篇课文语言诗意美,题目是《花的学校》,是现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你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要学一点跟课堂上不一样的东西。

我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对第二段这句话特别感兴趣。“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里,作者只是用到了一个拟人手法。春天的时候,春风一刮,春雨一下,草就长出来了,慢慢地花就开了。本来地上是没有花草的,季节到了,它们突然之间又冒出来了,可能就在一夜之间,所以我们作文里经常写一句话:草地上的草冒出了它们的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我们也用拟人的手法。但是,当我从拟人开始去想象,把这个想法变成一篇作文的构思,就可以写出一个童话故事来。这就是灵感,或者叫触发。

什么叫触发呢?

比如说:你坐在位子上认真写作业,教室里很安静,突然背后有人拍你一下,你吓一跳吗?拿一根针,在你手上扎一下,你不会有反应吗?有一个刺激给你,你就会有一个反应。写作一定要练就这样的本领,看到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会给你一个刺激,然后你给它一个反应,就像别人叫你一声,你应该礼貌地应一声,回应他,这样叫与应就循环起来了,就有了沟通,有了表达,有了作文。

曹文轩有一本小说叫《火印》,他为什么写这个小说呢,是什么触发了他?是他从萧红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了一句话,有一匹马,马身上有一个烙印、标记,他由此得了灵感,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你们读过那么多书,读的时候能不能得到一点灵感、一点感觉,然后捉住它,把它写成一个故事?

◆4◆我读到“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的时候,想到了奔跑的莲花。童话里,想象中,莲花也可以是突然冒出来的。他不一定长在莲上,它可以长在树上,突然地出现在树上,有没有冒出来的这种感觉?就像一只猴子,今天爬到这棵树上,明天爬在那棵树上,猴子所在的地点在发生变化。

我们从地点上来看这朵莲花,开始的时候,它出现在桑树上,后来它又出现在桃树上、松树上、李树上、番茄枝上……就跟唐僧去取经一样,到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对莲花来说,桑树、桃树是不是都是地点啊?这相当于它的一个旅程,也可能是它在完成任务。在地点变化的过程当中,它搜集到了很多的,——哦,收了很多个鸡蛋,你这说法新鲜。——莲花会变成莲蓬,莲蓬里面有莲子,所以当小猴剥开一颗颗莲子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出现了一颗桑葚,出现了一颗桃子,出现了松子,出现了李子,出现了番茄……一个莲蓬里面,不同的莲子,——我们生活当中,每一颗莲子剥开,里面就是一个莲子,可是童话里面剥开来的莲子,就可以出现桑葚、桃子……想象力,感觉到了吗?一个果子是可以被莲蓬吸走的,被莲花吃掉的,然后结果在莲蓬里,是不是很神奇?

我因这样一句话,构思了这样一个故事。你讲桃子那么大,莲子那么小,怎么装得下,对不对?——为什么不能是小小的桃子呢?为什么不能是大大的莲子呢?可能这个莲蓬很大很大很大呢?——大小的变化,也需要想象力。

在这篇课文里面,还有好多个地方都能够拿来写故事。

◆1◆比如说:第一段,“潮湿的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口笛。”——问一个问题,他为什么在竹林中吹口笛?(他为什么是潮湿的?)

自然现象是,风呼呼地吹在竹林里,作者把它想象成了吹口笛。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比喻句:风吹过来,竹林中呼呼地响着,好像一曲美妙的口笛。课文里是一句拟人句,发现没有,拟人跟比喻有相通的地方,在相似性上。

能不能把“在竹林中吹口笛”变成一个童话故事呢?比如说:这是一片非常令人害怕的竹林,没有小动物敢到那里去玩。竹林就变得非常寂寞、孤独。从远处海边来的东风,他一来,就在竹林里衔着竹叶吹曲子,非常好听。鸟飞回来啦,小动物们跑回来啦,竹林又得热闹啦,不再孤独了。——有没有发现,一个故事就出来啦?

再理一理,我就从“在竹林中吹口笛”开始想,我就想一个问题:他为什么吹口笛呀?吹了口笛又会怎么样啊?——回答一个连着一个的问题,故事就编出来了。——在森林里,有一片竹林,长得很茂盛。他慢慢地枯萎下去了,因为他很孤独。来了一阵风……

感受到了吗?

◆2◆再看第三段。

“我真觉得那朵花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这句话里,就这五个字——地下的学校,可不可以当成一个很好的童话的题目?

地下的学校,谁在里面上课啊?蚯蚓,地鼠,蝉……有没有发现,地下是一个很大很丰富的世界。有世界,自然就有很多故事。

地下的学校是一个地点,在这个地点当中,可以找到很多的人物,蚂蚁呀,地鼠啊,地蚕啊,蚯蚓啊,树根啊……树根这个地方,可不可以变成地下动物上课的教室啊?

有了地点,再想想时间。白天,地下的学校是怎么样的?他们白天上课吗?可能不上课,晚上才上课。

地下的学校,学生会到地面上来吗?来干吗呢?比如说,他们有一堂冒险课,他们就到地面上来冒险。是不是有故事了?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把每个动物、植物的特点用上去,就可以编出一个很好的故事啦。

◆3◆再比如说,倒数第三段:“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作者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天上的星星可以比喻成一朵花,每一颗星都是一朵花。当地上开满花的时候,特别是开满雏菊或一年蓬的时候,花朵像不像一颗颗星星。所以,从这里就能获得一个构思——地上的很多花,是天上的星星下来了;地上的花能不能变成天上的星星呢?就像我们说,有些星星可以变成萤火虫,萤火虫可以飞到天上变成星星。萤火虫,星星,他们是不是很相似啊?——那课文的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花住在星星所住的地方,因为每一朵花就像一颗星。比如,有种花叫太阳花,这是因为它长得像太阳。既然有的花像太阳,为什么不能有的花像星星呢?

现在,从这句话是不是也能写一个故事啊?

比如:早上起床,打开窗,发现院子里多了很多花,它们在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了,它们排的形状,就像北斗七星。真的奇怪!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就交给你们去想象了。

我从课文《花的学校》里挑了四个地方,都可以写出故事。

写故事,一定要抓故事的六要素,抓住因果关系。做事情总有原因,做的事情总会有结果;有了结果,这个结果又变成下一个情节的原因,故事因此就一环一环往下发展。

请你们从这四个例子里面随便选一个写一个故事。先把课文里给你灵感的这句话抄下来,然后你根据这句话写一个童话故事。当然你也可以从这四个句子之外来找灵感,但一定要从这篇课文里面,找到一句话,找到一个词语,找到一个短语,都可以。从句子、短语、词语里面找到灵感,然后编一个童话故事。现在开始写。

陆生作:泰戈尔《花的学校》里有个很棒的“写作触发点”,开启你的写作脑洞

(0)

相关推荐

  • 莲心彻底红

    学校创意写作课的作业,懒得改了-- 课上每人写名词.动词.形容词各一个,汇总到一起,大家挑选,用这三个词结构成一篇完整的故事. 我选了 莲 鲜艳的 飘 采莲的季节到了. 泥塘上层层叠叠的荷叶,密密地挨 ...

  • 魏人彪 | 藕花深处

    藕花深处 作者:魏人彪 摄影:濯清涟 水生植物中,荷花是我比较喜爱的一种. 这份喜爱,最初源自诗文优美的诱惑.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 ...

  • 蓬珠(2021年荷花系列之七)

    紫晶叶然 07-27 是告别的时候了 我代表花再送你一程 看你今天英姿焕发碧绿青葱 那是荷叶的呵护 那是养育你的那朵花的从容 细细叮咛深深嘱托 我爱,你是我们大家庭的一个孩童 从此,没有我们的陪伴 你 ...

  • 蝶恋花---一域莲蓬

    蝶恋花---一域莲蓬 一域莲蓬摇梦树,不竞花红,齐唤心撑住.举酒碰头飚昔语,开怀时候疯狂舞. 瘁叶愁枝擎瑟柱,寻美游人,倚岸痴痴数.蝶恋曾经陶醉处,斜阳漫照丝丝苦.

  • 摄影 | 莲子新绿

    好友林姐给我带来几枝新绿色的莲蓬,莲子一枚枚地端坐其中,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婴儿.据说,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不能看莲蓬,看了会起鸡皮疙瘩,会有不适感.幸而我还没这种感觉,见了这样的绿,心生一层柔和. 为了这几 ...

  • 陆生作:阅读指向写作,《谎话小屋》的写作方法

    <谎话小屋>的写作方法  文/陆生作 这是一篇微童话,篇幅很短,就100来个字.用微童话来讲写作方法是挺好的,正是因为篇幅短小,所以可以一手掌握.读一遍,就把这个故事给记住了.所以这些年我 ...

  • 陆生作:阅读指向写作,分析绘本《雪地里的脚印》,它会是一个经典

    ▲这会是一个经典绘本,它又浅又深. 绘本<雪地里的脚印> 作者松岗芽衣,黄筱茵翻译 就文字部分,我跟大家讲五点 第1点:观点与动机 第2点:问答与糖葫芦式的结构 第3点:故事的合理与生活的 ...

  • 陆生作:阅读到写作,16点解读《田鼠弗雷德里克》,人要吃两种粮食

    线性写作,讲究秩序.发现文字背后的规律,相信简单的力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逻辑思维. 读出什么来,才能更好地写出什么来. 递进:递增( ...

  • 陆生作:阅读指向写作,6看 新美南吉《树的节日》

    文/陆生作 本文以新美南吉童话 <树的节日>为分析对象 一看结构 看一篇文章,先看大结构,再看小细节,把一篇文章读成几句话,那就行了,这叫抽丝剥茧. 从大结构来说,这篇文章就两处,一开始就 ...

  • 陆生作:阅读与写作的“三么定理”

    其实写作不难,写作的道理也好懂,难在写出一篇经典的作品,所以陆游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灵感什么时候来,来了能不能抓住.放大,都是问题.要靠素养的. ◆我现在也养成了习惯, ...

  • 陆生作:阅读与写作,绘本习作的一点想法

    陆生作:绘本作文课,你也能像名师一样上课 ●您好,陆老师. 我之前也看到了汤老师<鳄鱼爱上长颈鹿>的作文教学实录,我很喜欢.一节课仿写情节与结局,就梳理出编写这类童话的基本结构,而且学生对 ...

  • 陆生作:​小说三要素分析课文《在柏林》

    小说三要素分析课文<在柏林> 文/陆生作 这是一篇小说,它的篇幅真的很小,切口也小,但以小见大.课文中的细节也值得回味.这些都算是小说的"小". 小说有三个要素:环境. ...

  • 陆生作:写给写作班的同学们,写作是一条路,你有空再重走

    各位同学: 很开心这期写作训练课顺利结束. 好多年前,我因工作第一次去学校给小学生讲课,当时想:"挺好的,我年轻,跟同学们互动挺好玩,玩得开.长成中年大叔再跟同学们互动,感觉就怪怪的了--& ...

  • 陆生作:阅读要有质量,“越读”《精灵与鞋匠》,看见故事的特质

    文/陆生作 之前,给五六年级的学生讲过这篇格林童话<精灵与鞋匠>,读写结合,花了四堂课:第一课阅读指向写作,第二课写<鞋匠与精灵>的前传或后传,第三课写报恩型故事,第四课写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