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等于“看见”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心生活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要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的结果,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要看到发生的事容易,要看见发生的事就很难。你可能会不理解,看到和看见不是一回事吗?还真不一样。

举例来说:一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太懒,没有上进心,学习马虎,粗心大意,这是大多数的家长表达的对孩子的评价性语言。这是因为他看到的是孩子的行为,事实上却没有看见孩子还有勤快、好学、细心的一面。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分,就是我们能意识到发生的事情和看到的结果有不同。所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什么是“看到”不等于“看见”,也就是学会基础的观察和评论的区分。

一、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因为,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听到的就是批评,甚至会有逆反心理。

比如说:我观察到孩子早上起床没有叠被子,可是我们一般不会这样去表达。而会说:这孩子太懒了,被子也不叠。这个就是评判。因此,当我们不能区分观察的结果和主观的评论,就容易混淆事实,先入为主,以至于造成误会。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讲孔子误会颜回偷吃的故事。

我们知道,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曾经高度评价他:“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就是这样一个孔子欣赏的学生,在生前被孔子冤枉过一次偷食。

在《吕氏春秋》和《孔子家语》中都有关于他“偷食”的记载: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

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米,回来后就煮起了饭,快要熟了。孔子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竟然也“偷食”!(注:这是孔子的评论)

孔子不免失望了。(注:孔子的感受是失望。在这里如果进一步体会孔子背后的需要,那就是他的正直、信任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他抓饭吃的事,起身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这饭很干净,我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用过的饭是不能祭奠的,否则就是对先人不尊重)颜回赶忙回答道:“使不得!刚才煮饭的时候,有点炭灰掉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不好,我就抓起来吃掉了。”

孔子叹息道:“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学生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注:这个心,就是我们擅做分析和思考的大脑。)

所以,要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我们的观察本身就受到生理的局限,眼见也未必是事实。这又让我想起典故“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用触摸来“观察”应该更真实吧!所以摸到腿的就认为大象是“腿”,摸到鼻子的就认为大象是“鼻子”……都自以为摸的是大象的全部,可偏偏不是。所以,盲人虽然看不见,却用心思在分析,结果在失去客观的基础上产生的论断自然是错误的结果。

二、评判就是标签,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评判的习惯,就是贴标签。这也是我们进入社会以来,为了区分和表达事物,习惯性的做法。比如在娱乐圈,大家都喜欢的被贴上“国民好老公”标签的文章和黄海波这两个演员,他们在做过一期名为“新好男人”的节目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先有文章出轨,后有海波嫖娼,伤透了追随“好男人”的粉丝们的心。

然后网络上一片评判好不热闹。可见,对一个人的认识完全取决于大家的评判了,可是这样真的就能了解这个人吗?不如说投射了我们的期待和看法。这就要我们学习区分观察和评论的智慧。

接下来,再来看在2004年的一部电视剧《冬至》里,这部电视剧里的主角陈一平,是齐州商业银行和平区支行的小职员,在同事、街坊邻居和同学眼里,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好人,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可以获取不义之财,最终由好变坏的故事。你能说陈一平是好人?不完全是,因为后面犯罪了;但你又能说陈一平不是好人,他在犯罪前确实是家庭婚姻美满,工作认真,周围公认的好职员、好老公、好同事、好邻居……

所以,这部电视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演绎观察和评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我们在生活中看惯了,看多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可是我们真的“看见”了吗?也许没有,我们只是被自己的评判给蒙住了双眼,结果妨碍了我们真正去了解对方这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马歇尔博士说: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都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三、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到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就连马歇尔本人在第一次听到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在他脑海中就闪过:胡说八道。他不知不觉的作出了评判。所以,有评判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你是否能觉察到,自己在评判。

如果大家有印象,一定对叶问和廖家拳掌门人闭门切磋时的精彩身手记忆犹新。叶问的小念头系列充分运用摊手、伏手、耕手……很漂亮的封锁了廖师傅的进攻,而且出拳快速,让廖师傅甘拜下风。不过在他离开之时,反复恳求叶师傅要对比武之事保密(因为廖师傅刚在广州新开了一家武馆,拳师的面子子和名声就是招牌),对于正直善良的叶问师傅而言当然是心知肚明,就爽快的答应了。我们介绍的主角是武痴林的弟弟——沙胆源

而让廖师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除了天知地知,他们知之外,凑巧的是,他们的比武一事,被武痴林的弟弟沙胆源在叶公馆外的树上捡风筝时看见了这一幕……然后在茶馆里,沙胆源开始传播他观察到的“比武事实”。

 "廖师傅被打败后,不服气,像饿狗捡扑屎追打叶问,结果被打的像猪头一样。……"结果可想而知,不但让廖师傅名誉扫地,自己也当众被哥哥拔下裤子,而丢尽颜面,赌气离开了佛山,成了街头混混。

从非暴力沟通的角度来看,沙胆源的评论夸大了事实,同时用主观的词汇渲染廖师傅被打的有多惨!这样的负面标签严重的妨碍了不明真相的人去了解廖师傅的廖家拳,包括他本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评论,但要注意不能绝对化,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

从影片里看到,当哥哥武痴林质问沙胆源时,他还不服气的说:我看到的是事实嘛!沙胆源看的只是他眼中的是事实,不是客观的真相!再加上他的语言表达,就离开真相很远了,所以,看到未必是看见!

所以,我想到:不可说!不可说!道可道非常道!语言有时会把我们带离客观事实。

四、学习动态的语言,去掉绝对化的结论。

比如:我们看球赛,看到你熟悉的球员小张在踢球,会评价“小张是个差劲的前锋”,其实这就是绝对化的结论,是一种评价性的、静态的语言。而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是动态的。一般会说“小张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这样的描述是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但在生活中,我们交流沟通中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好恶,不由自主的就形成了绝对化的结论。

接下来,我们举几个例句,看看在生活中该如何来区分和表达观察和评论:

1、学习非暴力沟通最好的方式之一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如果你对比别人这样讲就不是观察。该怎么说呢?我们读书会上所有的老师和学员都这样说:学习非暴力沟通最好的方式之一是练习、练习、再练习。你看,这是有情境的的观察。

2、在这个问题上,老板迟迟都没有做出决定。这句说,你认为和对方说的是观察吗?这也不是观察到的。这也是我们在表达时,缺乏具体的情境。动态的语言表达是这样的:老板曾经对我们说过,她会在本周之前宣布决定,但我们仍然没有得到消息。

3、关于你的成绩,你没有和我说实话。这样去说话,显然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抗拒和排斥,因为听到的是批评和指责。如果我们这样说:我听你说,你通过了所有的考试,但这个成绩单显示你有两科不及格。

4、我老公几乎都没有向我表达过爱意。如果你这样对闺蜜讲话,对方肯定是认为你老公太差劲了,一点都不爱你。可事实上,如果你这样表达:我老公有两周都没有亲我了。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虽然没有亲你,也许还照样去接你上下班呀等。

5、这是一周来你第四次和我吵架。可以换成”这是一周来第四次你表示不赞同我的意见。”大家注意区分“吵架”和“你表示不赞同我的意见”两种词汇的表达,“吵架”这个词更容易引起攻击和冲突,而“你表示不赞同我的意见”更让人平和接受。

大家都注意到了,在生活中觉察和运用观察的语句是不容易的事,可是一旦做到了,我们就能减少冲突和敌意。

做到眼睛“看到”,内心“看见”,没有评判,作如是观。

心理 · 沟通 · 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