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为何都要查ACA——解读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原创:范丽娟  责任编辑:马淳
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病因筛查时常常要查ACA三项,不但要查ACA,还要查抗β2糖蛋白、狼疮抗凝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些指标反映的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
1.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并易导致动静脉血栓或病理妊娠。
解读:APS可以造成免疫功能障碍,由此导致早孕期的反复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或中晚孕期的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功能不良。
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磷脂,但只有APS患者体内抗磷脂抗体异常升高。
解读:APS患者在非孕期往往无症状。
APS诊断标准:
临床病史
辅助检查
符合其中一项(排除母体解剖、性激素或双亲染色体异常后):
①≥1次不明原因的妊娠10周及以上的胎死宫内(经超声或直接检查证实胎儿形态正常 );
解读:非胎儿畸形造成的孕70天后的胎心从有到无
②或≥1次妊娠34周前由子痫、重度先兆子痫或胎盘功能不全导致的早产(新生儿形态正常);
解读:孕34周前的早产,原因:妊娠期高血压所致的子痫、重度先兆子痫、胎盘功能不良导致的羊水过少、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等
③或连续≥3次妊娠10周内不明原因自然流产。
解读:孕70天以内的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行病因筛查未找到病因
符合其中一项:
①≥2次(间隔≥12周)血浆狼疮抗凝物阳性;
解读:LA阳性
②≥2次(间隔≥12周)血清或血浆的抗心磷脂抗体IgG和(或)IgM中/高滴度阳性;
解读:ACA-IgG和(或)IgM ≥40
③≥2次(间隔≥12周)血清或血浆的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IgG和(或)IgM中/高滴度阳性。
解读:β2GPⅠ-IgG和(或)IgM≥40
2.APS如何导致流产?
①抗磷脂抗体能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血栓风险;
②抗磷脂抗体能抑制人类胎盘组织释放Hcg,阻止滋养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③β2GPⅠ/抗β2GPⅠ可形成复合物进而激活补体,引起局部炎症损伤。
解读:APS可以破坏血供、影响孕囊发育、造成孕囊受损
3.妊娠合并APS如何治疗?
①肝素 阿司匹林。产科APS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低分子肝素和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极大改善产科APS的妊娠结局,使活产率达78%。肝素的作用机制除了抗凝以外,还具有抑制NK细胞毒性、防止抗磷脂抗体诱导的滋养层炎症和滋养层细胞死亡、抑制补体活化、减少β2GPⅠ在组织的沉积、调节炎症反应等作用。然而,约22%的患者对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反应不佳,仍然出现流产或不良妊娠事件。对于这类难治性APS患者急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解读:APS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大部分患者治疗有效
②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用于妊娠合并APS尚有争议。一部分研究认为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反应所造成的母胎损伤,提高活产率。但也有研究认为糖皮质激素并不能改变妊娠合并APS患者结局,且可能提高胎膜早破和子痫前期发生率;
解读:强的松、甲基泼尼松等药物治疗疗效不确定,需遵医嘱
③免疫球蛋白。目前研究认为免疫球蛋白可能对妊娠合并APS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效果有限;
解读:免疫球蛋白疗效不确定,需遵医嘱
④羟氯喹。羟氯喹能抑制磷脂酶活性、稳定溶酶体膜、抑制一些前炎症因子的生成、破坏补体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
解读:羟氯喹可作为备选药物
结语:APS是复发性流产的常见病因,可能通过促进血栓形成、抑制滋养细胞侵袭和诱发炎症反应引起流产。APS必须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妊娠合并APS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宋钰,王海燕.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疗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5:9-13.
2.于若寒,孙琳,刘湘源.产科抗磷脂综合征与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7,5(2):122-1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