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立贵 | 迎接孝义本土文化的春天
往期回顾
作者:武立贵
认识《孝义风采》编委主任陈守钦先生,是在汾阳民俗学会的年会上,相叙即知《孝义风采》的创办,意在弘扬孝义本土文化。自然使我联想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中,马烽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是居义村的。马明曾任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是东盘粮的。张焕曾任山西省文化厅主管戏曲的副厅长,是下堡镇的。他们都是孝义人,也是孝义的文化底蕴。那天在介休绵山采访,说起孝义在省里的领导郭裕怀,薛延忠,梁滨,及地市级的人物郭良孝,李盘胜,郭裕玺,还就是比附近几个县的多。也许这正是本土文化的精髓。联系到目前孝义经济的发展,位居山西全省前三名,这自然是未来孝义本土文化发展的基础,谈些管见,以求共识。
一
发展史志文化
地方史志文化包括县志,镇志,村志,专业志(行业志)。历史上《孝义县志》编纂有过八次。其中明代孝义县志四次纂写,今天还没有见到遗留下来的。知道的是明嘉靖孝义县志的纂写是依据了刘大观知县著的《胜溪文集》。明万历孝义县志是参考了赵讷著的《中阳独断》,赵讷是孝义人进士出身。清代雍正四年,乾隆三十五年,光绪六年,孝义三次修志,遗本都在,并翻印,主持修志的分别是邑令方土模,邓必安,孔广熙。据说民国年间孝义举人冯济川修过县志,却无传。1992年修《孝义县志》续集,主编是现在的市志办主任王有名,古交市人。近年来孝义问世的行业志有《教育志》,《金融志》,《交通志》,《土地志》,《公安志》,《邮电志》,《林业志》等。镇志依次是《柱濮镇志》,《孝义城关镇志》,《西辛庄镇志》等。村志有《角盘村志》《杜西沟村志》《东小景村志》《东关村志》,有的村志正在编写中。
孝义编写镇志,村志,行业志的历史,始于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代表着史志文化在现时代的发展,较一般的民间传说,文史资料更具有系统性和真实性,应该说地方志的发展是本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
二
承传谱谍文风
谱谍俗称修续家谱,古人誉为文化风尚。改革开放以来,孝义最早修续家谱的是下堡张氏,1992年由年届八旬的省文化厅副厅长张焕发起,张氏是陇西人氏,明朝初年迁居孝义。其后大孝堡整修家祠,留有明朝至今的族谱,记录了本族人丁数百年间有过的10余名举人,贡生,是由南京的宁丝巷迁来。随后有规模性的修谱是西河底张氏,上柱濮杜氏,昔颉堡田氏,黄龙武氏,董屯武氏,在民间流传的现在成书的家谱有,东盘粮《马氏家史》,黄文村的《武氏族谱》,西宋庄武计生编的《武氏家谱》,兑镇南营村薛振华编的《薛氏家谱》,东关村的《梁氏家谱》。谱书虽然繁简有别,但至少是记叙了数百年的族中人丁与历史风貌,使现在的人增加了历史知识。现在孝义最为上乘的家谱,一是《郭氏谱谍》,二是《阎氏谱谋》,都属于全国性的谱谋专著。《郭氏谱》又是在汾阳编写,当时郭裕怀任山西省常务副省长,参与并支持了这件事。
谱谍属于中华根本文化,遵循了司马迁人物传记文学的格局,不仅涉及考古,政绩,民风,改革,也是正史的补充,与县志有同等的品格,历来受到民间百姓的信赖和收藏,是遗世文化之作,在国外和南方更为盛行。
三
成就书画人物
我以为今天书画作为艺术,其价值莫过于遗世与收藏。书画人物等同于文学,戏曲,音乐其他艺术家,表现的是真善美。孝义人百年以前的书法,首数冯济川,任廷甫次之,均为隶书,魏碑遗风。
省城书法界有两个孝义人,一是省书法协会副主席赵承楷,神安村人,习魏碑起家。二是省收藏家协会主席,原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郭士星,温泉付家庄人,已属交口县。此前30年,孝义中学教师王干成的魏碑书法,曾风靡孝义。目前,孝义书画界红红火火,至少有张梦文、武岚根、冯朝元、张兴武等一批人,其格局风貌还是保留楷书与写实的遗风。这就应该提到古人说的“唐诗晋字汉文章”。晋字自然是以王右军的《兰亭集序》行草为上乘,但就艺术的角度讲,书法始于石鼓文,钟鼎文,甲骨文,篆隶之后,至唐才有“欧,颜,柳,赵”四大家。学书法之精髓莫过于文字学,即“六书”造字法,神与形而俱生,骨与肉见于其间,非熟而能之,非力而能之,总需见识而能。
四
再造戏曲人文
张焕志先生在世时,多次谈起孝义南阳,杜村,下堡民国年间的灯影班社,以至孝义全县的灯影班社有上百家。后来孝义先后建设孝义皮影博物馆。收落分散于民间的戏曲旧本,潜心整理。近有侯丕烈先生集数十年的皮影收藏将影印出书。国家将孝义碗碗腔剧团又定为地方戏保护剧种,将木偶皮影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孝义人在戏曲创作上曾名扬全省,许石青的《三上桃峰》、《下河东》,张思聪的《柳树霍坪》,霍锁昌、梁镇川等的《风流三部曲》,都曾经享誉全省全国。还有原山西省晋剧院的总导演温明轸,晋剧界名家侯玉兰,张鸣琴,以及孝义碗碗剧团名角张建琴等,都是孝义戏曲的“家珍”。现在,皮影碗碗腔戏曲的继承与发展,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期待有更多的人认识和献身。
我知道的虽然还有很多遗漏,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孝义经济的发展,迎来的必然是一个本土文化之花竞先开放的春天,足以成为孝义今后人才辈出的土壤。其根本的因素就是,当鲜活的经济涌动一个商业社会的繁华与市场的繁荣局面时,其他的科学也必定得到相应的发展,整个社会也自然将会全面进步,这已经是被历史有过证实的。
原载于《孝义风采》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