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好这三杯水很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可以补充能量,还可加速新陈代谢,清理血管中的“废物”。但喝水不当会对肾脏、心脏、血管等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有95.3%的人不会喝水,65.9%的人渴了才喝水,只有不到5%的人有定时定量喝水的好习惯。
大部分人习惯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人体已经失去了1%~2%的水分。此时,肾脏已经处于高负荷工作的状态,毒素积累在体内、尿液中杂质浓度升高,这些都会威胁肾脏健康。
当身体出现以下这8大信号时,说明你的身体已经进入了缺水状态,该喝水啦!
①便秘、小便变黄
当肠道吸收过量水分时,就会发生便秘。身体一旦缺水,肠道就会吸收更多水分给予补充体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结。
②口腔干燥,舌头肿胀
体内长期缺水时,唾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食物就很难下咽,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也会引发更多肠胃疾病,上火导致口腔疾病。
③皮肤松弛,缺乏弹性
中医有一句话叫,肺主皮毛。肺部缺水易导致肌肤与头发干燥。因此如果你觉得常干咳,就要注意水分补充了。
④头晕、头沉、头痛
长期慢性缺水会导致身体头痛、背痛、腰痛以及全身性的轻微疼痛和不适;主要是由于人体上部重量的70%都是储存在椎间盘孔中的水分所支撑的。
⑤有体臭
缺水情况下,体内的垃圾代谢不出去,在体内堆积,也会产生体味。
⑥疲惫
缺水容易导致血液流量下降,身体内很容易导致肾脏压力大,导致有毒物质的堆积,长此以往,肾脏很容易出现问题。
⑦心脏不适
失水是有些心律失常的最重要原因,血容量降低时,能够导致胸闷、心悸、头昏、乏力等。
⑧感觉过热
水对于调节体内温度有着重要作用,当缺水时,体温无法被正常调节,就会感到燥热。
三杯水应该什么时候喝?
1、睡前半小时
睡前半小时喝半杯温开水,大概300ml左右。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很有帮助。
2、清晨起床后
清晨起床后也要喝杯温开水,小口慢慢喝,可以稀释血液,减轻血管负担。注意,早晨最好不要喝凉白水,更不要喝冰水。
3、起夜
除了早晚喝水,很多人半夜起床比较多,半夜起来喝上一口温水,也是有好处的。但要注意适量,一小口就好,以免影响睡眠。
正确喝水还需要做到哪些?
1、每天喝水量不要少于1200ml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除了食物中的水分,轻体力活动的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少喝水1200ml。气温高、空气干燥时或运动后,应该适量增加饮水量。
更重要的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时身体已经缺水了。尤其老年人感知功能会减退,平时更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2、水温要适宜
每个人对于喝水的温度习惯,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喝冰冰凉凉的水,有人喜欢喝刚煮开不久的水。
但其实喝得太冰不仅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还容易导致体内余热蓄积,引发中暑。
对有三高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还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狭窄引发心绞痛,甚至继发血栓引起心梗。
过热的水(65℃以上)容易对食管粘膜造成灼伤,形成炎症。
长期为之,食管粘膜在不断地损伤-修复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诱发食管癌。
所以,过凉和过烫的水都不利于健康,水温应在25~37℃为宜。
3、喝水不宜太急
很多人在口渴的时候喜欢一咕噜把一瓶水下肚,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人的肾脏每小时能排水800-1000ml,若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饮水,血液会被稀释,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而当水分渗透到细胞内,又会引起细胞水肿,诱发“水中毒”,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呼吸困难、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所以,一次喝水建议不要超过100ml,一小时内不要超过1000毫升哦!
益民直饮水提提你:健康无价,饮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