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之村洞子口
城中之村洞子口
洞子口原是金牛区下属的乡,历史上曾名“平安乡”。从灌县放木筏经府河到成都,洞子口是必经之地。府河在这里分叉出一条不太宽的沟渠。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条沟渠被拓宽,继而改名“沙河”。洞子口自然成了沙河的源头。
洞子口早已纳入成都市区,但它更像城市中的乡村。洞子口的三条老街几乎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貌。这三条老街是,文光路、泰山路和福德路。
文光路是条三倒拐的窄街,街面的房屋大多是小青瓦平房。文光路中段有道小门,里面的院落是供销社的宿舍。宿舍是红砖墙,上盖机制红瓦,上世纪五十年代、供销社成立之初的建筑。除了这座院落,这条街还有一家理发店和一家烧酒作坊。这条街很冷清,很少有人经过。
文光路前面是泰山路和福德路。泰山路是洞子口的主街,可一直通往郫县的安靖。泰山路曾有过泰山庙,以供奉东岳菩萨。泰山庙背面是芭蕉林,现在开了家杨柳园,茶园的女老板待人十分亲和。上世纪五十年代,泰山庙被拆除,以后在原址上修建了洞子口小学。洞子口小学现已改名为沙河源小学。
泰山路一侧是杨泗堰。这条沟渠两岸遍布茶铺。泰山路和福德路互为纵横,泰山路在杨泗堰以东,福德路在杨泗堰西侧。两街之间有座横跨杨泗堰的水泥桥,福德路和泰山路交汇的路口有家“陈氏凉粉”。这家店的口岸极佳。
洞子口陈凉粉是成都市的名店。其实更早、更知名的洞子口凉粉是“赵凉粉”。陈凉粉虽不及赵凉粉资格老,但陈凉粉同样是洞子口的老字号。最主要的是,赵凉粉后继无人,早已失传。陈凉粉自然成了洞子口凉粉的代表。另外,文殊院也有家洞子口凉粉,名为“洞子口张老二凉粉”,这家店应该是洞子口凉粉的后起之秀。
陈氏凉粉的店堂并不太大,他的席桌大多摆在泰山路和福德路上,甚至连接两街的水泥桥也摆满了席桌。慕名前来的大多是成都周边的市民,其中以退休老人居多。陈凉粉以凉粉起家,凉粉是当年的主打小吃。世事变迁,如今的情况正好相反,陈凉粉现已成为综合性的餐馆,更多的是烧菜、炖菜、炒菜、蒸菜、特色菜……凉粉只是不可或缺的点缀。陈凉粉定位准确,大众化的价格,大众化的口味。这一切深得中老年朋友的青睐。
陈凉粉生意的火爆远远不是“顾客盈门”可以形容。实际的情况是,打拥堂,挤破了门坎,甚至非得抢座、抢菜,否则只能在一边饿着肚子干瞪眼。难得一见!难得一见哦!
除了陈凉粉,洞子口不乏川内各地名店——宜宾盐帮菜,富顺豆花饭,特色河鲜,川味牛肉……洞子口真是美食家的天堂!
每到春天,沙河和府河两岸樱花盛开,梨花怒放,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有如此的美食,如此的美景,洞子口虽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作为城中村的网红打卡地,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零二一年二月二十三日于蓝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