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教育好孩子,你要看的不只有育儿书~
罗玲的空间 分享罗玲的育儿理念,心灵成长的感悟!家长的心灵加油站!
为什么走出校门了,工作了,有孩子了,
还一定要继续学习?
谷歌效应——
科技的发达正在让我们变得无知
没有智能手机之前,我能记住家人的手机号码。现在我只记得自己的手机号,因为时常要在办卡的时候告诉对方。一旦离开手机,我就没法和最亲近的家人联络,尽管我微信上有着从小到大国内国外远的近的大量认识的人……
这种现象被称为“谷歌效应”。就是说,在什么信息都可以上网搜索、都可以被电子记录的年代,我们的大脑反倒记住更少的内容。大脑本能地要节省能量,当它知道这信息是唾手可得时,就不会去认真存储它。这也是为什么把事情写在纸上,可以节省脑力。
所以,现代人更倾向于去记住的是——某个信息,在哪里可以查到。我们脑子里存储了大量好比索引标签一样的东西,而不是具体知识。数码原生代的孩子们,或许更是如此吧,他们从出生后就认为,信息不必当真记住,互联网又不会消失。学生为应付考试而突击复习所记住的内容,也有类似特点。大脑知道这些是为临时表现而用,就只会关注在不同题型时如何应对,而不会把这些当做要在未来使用的知识,去长期存储。
很多人觉得这是无所谓的,但这样的结果,直白点说,就是让我们更加无知了。我们的确无需知道所有事情的细节,但随着我们对掌握常识和具体知识的放弃,我们会变得对某些领域完全不了解,当你想去搜索时,你可能根本不知从何搜起。
另外,头脑里有没有常识、知识,还是很不一样的……
了解更多事实性信息,
有更广博的常识,
会提高你的理解、分析、
判断和创造能力
为什么要了解黑洞呢?日本园林、教堂建筑、中国古代青铜器、植物园里各种品种的花草、某个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某个地域的历史民俗和特产……了解这些有什么用呢?
认知宽度,影响你的思维方式,思考效率,分析推理能力,格局眼界品位情绪甚至三观……
对世界的了解,会让你对别人和别的文化有更多理解与包容,更清楚自己的位置,更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个世界是这样的,有更多思考和类比的参照素材……当我们感到某个人气质好、有涵养、智慧、豁达、有格局、是“有趣的灵魂”等等,这或许都与眼界开阔、知识储备多,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头脑里不断丰富的知识,也会让人随时锻炼大脑的分析思考能力。比如,读一篇关于孩子教养的文章,是否能做到这些——认真读完;领会了作者的核心意思;批判性思考;了解文中内容和自己具体情况之间的异同;能想到:自己所遇到的困扰,按照文中的思路,可以如何套用、举一反三;能根据文中所体现的观念,来思考并解决自己的其他具体问题……
这类文章,作者能使上的劲,是很有限的——提供一点新理论、操作建议、不同的思考角度等等,接下来的环节:解读、在生活里应用,这都得靠读者自己的力量了。
为什么只看手机不读书
就会有“知识偏食”
有一次去理发,想做个新发型,发廊小哥说需要一个多小时,我说那下次吧,等我带本书来再做。他笑说,“现在什么手机里没有啊!”估计很多人都觉得,手机里已经有了一切。
我看手机花的时间很多,读书也一直在读。比较这两者,很明显感觉到,手机上是一个强大快速的资讯流,你看,就是在跟着漂流。这些当下发生事件的信息流,也要了解,但不必把时间都花在这上。读书的不同是,书里提供的内容,好比是更恒久坚实的大山大地森林,是真正构成大部分地貌的东西。现在的时代,网络让人很容易只关注表面的信息流,忽略那些构成一个人基本知识框架的内容,比如科学历史地理文史艺术……以及各个领域最新的进展,或者某个小众领域的深入内容。
这些知识我们上学时都学过一些,但正如前文所说,为考试而学的内容,过后多半会忘掉,并且内容也随时间推移早就有了更新。所以,走出校门后,持续进行自我教育,这就好比吃饭睡觉运动一样,是必须的。
学习改变大脑
不仅是功能,还有结构
人的大脑结构是会随着你使用大脑的方式而改变的。比如,交通状况复杂的伦敦出租车司机,大脑里负责处理空间信息的海马区,就比常人更大。当然以后随着导航和无人车推广,这个差距或许又会没有了。
黑洞照片出来后,大家惊叹爱因斯坦之伟大。日本一个纪录片记录了专家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发现他的大脑结构有很多不同。大家纷纷惊叹:果然不是常人啊!但,我私下里想,我们并不清楚的是,其中究竟有多少不同是先天的,多少不同是他常年的研究工作中深入的思考的结果。
活到老学到老,这话说起来容易,前提是——你要持续在学!你要保持大脑不断升级、状态在线。这的确有点像健身。人随着年龄增长,脑力会逐渐衰退,只有持续维护,才能让它维持在大致能正常运转的水平。
孩子大了
为什么不爱和家长交流
除了青春期的叛逆(他渴望摆脱家长的干预,远离家长,凡事自己做主),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家长不与时俱进,对新事物不了解,这样,和孩子之间没有话题。在孩子眼里,父母所知甚少,不能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家长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辩论也辩论不过孩子,他听父母教训,如果保持沉默不辩解争论,只是出于礼貌,是无奈,不是认同。
要想对孩子依然有影响力,你要多学习,多了解世界的变化。
人的心理年龄,并非是你认为自己年轻就是年轻。而是,你中年、老年了,却仍然像年轻时一样好奇、听歌听音乐看电影、渴望了解新事物、会玩、会尝试新的体验、敢于去想象生活中的变化……
三四十岁后,生活好像是一下子慢了下来,每天总是同样的事情在发生,人生仿佛进入停滞休眠期。在这个“渐老”的趋势中,保持学习,这是对年龄的修正。
这代年轻人
将经历不同的人生模式
根据专家的研究,一个出生在西方国家的孩子,在过去的二百年间,每十年预期寿命增加两岁。据说,这样推算,一个今天20岁的人,有50%的概率寿命为100岁以上。
在这样的时代,过去那种:上学——工作——退休,三段式人生,将不再适合。人们要过“多段式”人生。你或许要经历几次职业转型,你要不断学习以保证有能力及时转型,要全程维护健康、亲情、友情等无形资产,要做好准备能够工作到比较老的年龄(当然那不一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你可能很享受老年时期的工作)……
这种情况,并不是下一代人长大了才会面对,这会发生在现在二三十岁的人身上。现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同样要考虑这些,要开创新的养老方式,要对下半场有全新的构想。一切都将与过去不同,我们没有先例可参照。时代变化之快,使得我们总是开拓者。
所以,简而言之,成年后不断学习,是刚需。我们将是首批亲身体验终身学习的价值的人。我们要为下一段工作的转型积累专业资本,要为更长久的人生积累养老资本(钱和健康)。未来社会,并不会仅仅出于爱心让六七十岁的人做点象征性、可有可无的工作,我们要有能力,创造货真价实的社会价值,才会在那时有机会去工作。
小 结
我个人的观察是,泛泛地说,男性对各方面的常识、各领域的信息都比较关注。女性或许因为更多注意力放在关系和情感上,所以到一定年龄,对外界的好奇心开始减少。外面的世界里,有越来越大的领域逐渐变得与自己无关。这或许也是原始人生活留下的痕迹吧——男人要巡视四周,观察变化,找机会狩猎或逃跑;女人专注于养孩子、收纳、采摘、打理家园。
妈妈们多学习,广泛涉猎,有开阔的眼界,也不仅仅是为教养孩子。现在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在过去工业、农业经济中,男性特有的优势,如今已经不多。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和收入正在迅速赶超中。多学习,自己未来会受益的。
家长学习,才能了解学习的过程。这样您给孩子讲题,也就不会特别傲慢不耐烦。
家长学习,也会更深刻地懂得学习的意义,体会到乐趣。每晚聊天,孩子分享白天的趣事,你聊聊你读书读到的趣闻。这是和孩子一路陪伴并肩成长,而不是“警察抓小偷”式管教。
当孩子遇到困扰,您也知道如何与他一起分析解决,不会感到茫然无助……
所以,我们学习提高,就是在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
我们不一定很富有,但我们可以在知识上、精神上富养孩子,让孩子做知识的富二代!
文 / 罗玲 编/ 绿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