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青 ||【万寿宫夜话】支烧器的诞生:二千年前丰城人的智慧
因为烧制陶器的温度广泛,一般的烧制温度下,陶坯的表面不会釉化,还会有所收缩,所以陶器的烧制相对轻松,不易粘连,陶器的烧成率也比较高。
支烧器的年代变化(从右至左)
青釉在西汉时被发明并被人为施用到坯体上后,虽然青瓷青釉因为美丽、易清洁、不渗漏等因素深受人们喜爱,有全面取代陶器的趋势,但是由于烧制青瓷青釉的温度比烧制陶器的温度高了上百度甚至数百度,它的成器温度范围也不象烧制陶器那样达到几百度,而是只有几十度。温度低了烧不成釉,温度高了坯体软化报废。洪州窑的窑工们碰到了难题。
当时烧制青瓷采用的多是龙窑,这种窑因为装烧量大,相对节省柴薪而被广泛采用。但是这种窑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窑内存在着温度差,窑头、窑中、窑尾之间的温度差异尚可通过逐段增加的投柴孔来弥补。但是窑底与窑顶之间的温度差却无法补救。为了追求青釉的美丽,此时的烧制温度已接近坯体的软化温度,如果使窑底部的温度也达到能使釉成熟的温度的话,那么窑上部的温度则可能将处于其中的坯体烧软化报废。
支烧器到匣钵的演变
迫于无奈,加上对青釉的特性也不是很掌握,窑工们只能对一些高大的器物上釉,而且釉也只是施到器物的口颈部。而一些器形小的器物则不施釉仍烧成陶器。这样施釉的部分由于位置上处于窑的中上部温度高一些,只要窑上部的温度达到釉成熟的温度即可烧成青瓷。所以初期的青瓷,釉只上到口颈部,而且这也就是那时的窑中青瓷与陶器混烧的原因。
人们对美的追求的欲往是强大的,青瓷既然发明出来了,人们只能让它停留在半瓷半陶的样子,而现实的需求迫使窑工们要不惜代价烧出精美的青瓷。
施釉的进化过程
但是窑中上下温度的差异是当时不可克服的障碍,望着高大的只有口颈部有青釉的器物,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一个聪明的窑工头脑中产生:一分为二,只取上部,舍弃下部。即放弃大件的制作,制作相对小些的器物(即大件上部能成釉的部位),大件下半部的部分(不能施釉部分)干脆制作成支柱支架,然后将施了釉的器物放在支柱支架上烧制。这就是支烧的发明。初期发明的支烧使用的支柱支架比较高大一些,有实心的支柱,也有空心的筒形支架。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支柱支架变矮了,而筒形支架则演变成了匣砵。
这个发明很快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由于当时对釉的特性还没有很好的了解与掌握,施全釉的器物因产生流釉与支柱发生粘连而损废,因此窑工们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即将釉施到一半或三分之二处,下部空出三分之一的样子不施釉形成一个过渡,这样能大大的防止粘连的产生。
不同支烧架与支烧痕
器物的下半部仍有一部分不上釉还是会影响到器物的美观。窑工们又从器物的器型上想办法,他们将器型做的尽量的扁平,施釉时将釉施的超过肚径最大处向下一些。这样烧成的器物从上往下看的时候,会觉得器物是全部有釉的,满眼是青翠的颜色。而且当时是没有桌子的,饮宴时席地而坐。器物放于矮几或是席子上,人们看器物的视线是由上往下的,这样的器型和施釉方法当时是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的。
这也就是那时洪州窑器多扁平不施全釉的主要原因。随着窑工们对釉性的熟练掌握,以及匣砵的发明使用,开始在器物上施全釉,器形也逐渐变得修长起来。因此也可以说,支烧的发明也促进了器物器形的多样性变化。
支烧实例
纵观支烧器的发明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正是舍弃了窑内下部的产量,舍弃了器物的高大,人们才得到了相对精美的青瓷器。
懂得取舍之道,这就是二千年前丰城洪州窑工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