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第五十六讲:知识社会
阅读:
知识并不像金钱那样专属于某一个人。知识并直接体现在书籍、数据库或者是软件程序之中,在它们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只能被称之为信息。知识总是通过人才得以体现,并由人来创造、修正或者改进、应用;由人来教与学,也同样地被人利用和误用。因此,在当今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过程中把人放到了中心的位置上。(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第二十二章 知识型人才)
解读:
2001年,德鲁克发表了自己的一本论文集《下一个社会的管理》,最后一篇文章叫做“下一个社会”,这是德鲁克发明的又一个新的名词,他在书中写道:
“新经济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但是毫无疑问,下一社会很快会来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新社会的重要性很可能会远远超过新经济的重要性。它不同于20世纪的社会,也不同于大多数人期望的社会。新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经来临,或正在迅速形成。” 《下一个社会》
在德鲁克看来,下一个社会出现的时候,大约在2030年左右,他认为,下一个社会就是知识社会:
“下一个社会将是知识社会,知识会成为社会的关键资源,知识工作者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它具有下列三种主要特质: 第一、没有疆界,因为知识的传播甚至比资金流通还容易。第二、向上流动,每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都有力争上游的机会。第三、成功和失败的几率均等,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生产工具”,也就是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第十五篇
首先,没有疆界
由于互联网的扩张,无论距离远近,信息都可以在瞬间传递,这是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时代,这就是信息革命,德鲁克写道:
“新兴的信息革命正方兴未艾。尽管它发端于企业,始于商业信息,但是,它肯定会席卷社会中的所有组织。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和个人对信息的认知。它不是场技术、机械、技巧、车件或速度的革命,而是概念上的革命。” 《21世纪管理挑战》第4章:信息挑战
我们今天正身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时至今日,已发生了三次信息革命浪潮,并且每次发生的时间越来越短。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PC(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而开始的;第二次是上个世纪95年代,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第三次,则是2007年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而引发的。每一次的信息革命浪潮,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传感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成熟,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它将掀起第四次信息革命浪潮,我们也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万物互联的新世界。
信息技术虽然只是知识社会诸多新特性中的一种,却已造成极为重大的影响:它让知识可以在瞬间传播,使知识对每个人敞开大门。由于信息流通又快又容易,这要求知识社会的每一个机构,不仅仅是企业,还包括学校、大学、医院、甚至是政府都必须具有全球竞争力,虽然大部分组织的活动仍将继续在当地市场中进行,然而互联网会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的客户手中。今天,任何人只需一台电脑,甚至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立即获得大量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再具有力量,真正的力量来源于浏览、理解并能将大量的信息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知识工作者。
第二、向上流动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挥这样的功能,以唐朝为例,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的比例不断上升:
唐太宗时期为3.4%,唐高宗时期为2.5%,武则天时期为50%,及至中晚唐,宰相中进士出身的比例更是高达80%以上,如武宗时期为80%,宣宗时期为87%,懿宗时期81%。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通过科举,终唐之世,唐朝社会从根本上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政权向着广大寒门庶族开放,不分阶层,不分老幼,在全国范围之内选拨各个阶层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向上流动”的知识工作者,据两《唐书》列传所载,终唐一代,寒门庶族出身而拜相者共有一百四十二人,其中不入传者尚有多名,实际数字当不止此,而相应时期高门世族出身的拜相者,只有一百二十五人,已经低于前者。
一个王朝如果能向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平民阶层普遍开放上升之阶,并且最大限度地获得平民阶层和读书人的归属感与政治认同,最终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尽可能实现社会公正,那么这个王朝必将因此打下一个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钱穆先生说:“
科举制度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和精神生命。汉代的选举,是从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开放的范围,较汉代更广大、更自由。所以就此点论,我们可以说唐代的政治又进步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具有显著优越性的选官制度,一经制定便被历朝历代所继承,从而对隋唐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深远影响。一直到公元1905年被废除为止,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超过了1200年。
然而,这一切和今天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教育已成为每个人的权利,在《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一书中,德鲁克写道:
“知识社会是一个可以让人毫无限制地向上发展的社会,知识和其他生产工具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继承或遗留给后代,要获得知识,每个人都必须从头学起,每个生来都同样无知。在这一点上,人人生而平等。”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知识必须整理成某种形式才能教授,这表明知识必须向大众开放,成为普通都能获得的东西,即使现在还不是如此,也很快就能做到,这让知识社会成为高度流动的社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格式化的学习过程,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而不是通过给师傅当徒弟。”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知识社会会更加肯定这种向上流动性:它将任何妨碍上进的东西,都视为一种歧视。这意味着社会现在希望每个人都变成‘成功人士’,这在过去是一种十分可笑的观念。自然,只有少数人可以特别成功,但大部分的人也渴望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第三、成功和失败的几率均等
当然,我们并不会因此说,知识工作者一定会取得成功,知识社会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时代的契机,这个契机就像科举制度一样,但是从人口比例上来说,这个契机只是让知识工作者取得成功的概率增加,要取得成功,他还需要知识工作者掌握全新的能力,这与体力工作者完全不同,我们需要问:“我是谁?我的优势是什么?我如何工作?我属于哪里?我能做出什么贡献?”这样一系列有点哲学味道的问题,不仅要问,我们还要给出正确的答案,除此之外,我们需要承担维系人际关系的责任,需要为人生下半场做好规划,唯有如此,才会增大成功的几率。
这三种特性加起来来,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无论对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而身为知识工作者,我们的机会就在其中。
思考:
在我们的组织中,核心的知识是哪些?
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如何提升知识对绩效的贡献,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彭信之
------------
子曰德鲁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让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
长按关注,谢谢转发朋友圈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
让我们抱书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