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国——瓦国,瓦族人擅长制陶,瓦岗寨得名于此

古典小说《隋唐演义》中,有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瓦岗军,被人所熟知。瓦岗军即瓦岗寨起义军,是隋末农民起义队伍中最有名的一支,得名于其所在地瓦岗集,堪称乱世英雄的摇篮。瓦岗集就在今天的河南滑县东南一带,今有瓦岗寨遗址。其实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代,这里曾有一支以“瓦”命名的族氏,至少在商代已形成瓦国。《路史·国名纪》载:“瓦,邷也。卫地有邷亭,在胙城。”瓦国,也作邷国,春秋属卫地。胙城,即河南延津县胙城乡一带,西周时这里有个姬姓胙国,后被东北部的南燕国吞并,南燕国消亡后,成为卫国的瓦邑。

瓦岗寨起义军遗址

但是春秋时代的瓦地或带瓦地名有多处,真正的瓦国故地或瓦族起源地一时也难以确定。《左传·隐公八年》载:“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前715年,齐国出面调解宋、卫与郑国之间因“东门之役”引起的政治问题。秋天各方代表在温地会晤,结盟于瓦屋。这说明瓦屋在温地或温地附近,温地,即河南温县,瓦屋不太可能跑到当时属于胙国的延津和滑县一带去。《左传·定公八年》载:“公会晋师于瓦。”前502年,鲁君在瓦地会见晋军。杜预注:“瓦,卫地……燕县东北有瓦亭。”燕县,今河南新乡延津县、滑县一带,胙国亡后,成为姞姓南燕国地盘。南燕国亡后,归属卫地。除却以上两地,还有一处地方也跟瓦族有关,即今天的河南清丰县瓦屋头镇,也当是瓦族人聚集地遗址。以上三处瓦地均在河南境内,相隔不算太远,都处于殷商王畿之内,当是商亡后瓦人迁徙足迹。按姓氏追溯,商代有一支邷姓与殷商后裔宋国宋氏有历史渊源,那么很有可能商代瓦国出自子姓。瓦国地处殷商王畿中枢,必与王室关系非同寻常。

战国文字 瓦

“瓦”的本义并非现在我们所理解的用来盖屋的“瓦片”,但瓦片用于建筑的历史也较早,《史记·龟策列传》中就有“桀为瓦室,纣为象郎”的记载,翻译过来就是说夏桀修建带瓦片的居室,商纣建造象牙廊屋。可见当时瓦片是极为奢侈的,虽然按记载夏代始用瓦片盖房,但目前相关瓦片的考古资料却停留在周代。“瓦”字不见甲骨文和金文,从战国文字以及其它“瓦”作偏旁的文字来看,“瓦”字带“攴”,作“手持”之义,本义跟“制陶”有关。“瓦”是个后起字,真正的“瓦”字已消失,或许有幸存于甲骨卜辞中,只是未能识得。《说文解字》说“瓦”为已烧土器之总名,也可以说是所有陶器的总称,这让我们想到另一个字:缶。商代有缶国,根据甲骨文,“缶”的本义为“捣泥制坯”,即未经火煅烧的土坯叫“缶”,烧制后的陶器叫“瓦”,所以很多器皿都带“瓦”字,如瓿(pǒu 小瓮)、甑(带孔炊具)、甄(制做陶器用的陶轮)、㽀(zhèng 酒器)、㼚(gāng 大瓮)等等。上古瓦族的起源和缶族一样与制陶业有关。

瓦亭古城遗址

商周交替之际,也有一部分瓦人向西迁徙。瓦人西迁后在此定居,后与当地戎狄融合,西周末发展成为乌氏国,乌氏族人属西戎一支。瓦人已经淹没于历史长河,但作为地名被永久保留下来。《明史·地理志》介绍华亭县说:“西北有瓦亭山,有瓦亭关巡检司。”华、瓦当为音转,方远一带既有瓦山,也有瓦水。瓦水,即陇水,据说就是现在的葫芦河。瓦山,即瓦亭山,在今天的甘肃固原市以南大湾乡一带,那里还有个瓦亭村,古有瓦亭城。汉初时在此设有萧关,即被誉为关中四大关隘之一的北萧关。瓦亭古城位于宁夏泾源县六盘山东麓弹筝峡北口,素有九塞咽喉,七关襟带的“铁瓦亭”之称,至唐代时演变为陇山关,也叫瓦亭关。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符登曾与后秦开国皇帝姚苌在瓦亭展开决战。《读史方舆纪要》说西北瓦亭还有西瓦亭和东瓦亭之分,可见瓦人分布之广。

文 /堰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