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拓——开发商轻资产战略之殇
(原文发表于2020年)
这篇讲轻资产的困境
大部分开发商都在渴望做大规模,随着地价、房价越来越贵,自己的钱越来越不够买物业,为了继续做大规模,就希望做管理输出,不出钱或少出钱就把别人的项目盘过来。在资产规模受到瓶颈的情况下,尽量做大自己的管理规模。
但讲真,那么多年过去了,轻资产有做的好的吗?
盘一盘开发商在手的几个主要轻资产方向:
一、代建
这可能是开发商们做的最好的一类轻资产方向,做得好的案例比比皆是,像绿城、蓝城的存续代建规模也非常大,收益也比较良好。
但是,代建这类,与业主相比,代建方的地位有点点尴尬,主要还是乙方的角色,如果是做融资代建,稍微好点,是“金主+乙方”,如果纯代建,就是乙方,甲方给钱、乙方干活。
所谓乙方,就是说,所有的权力都是靠业主授权的,业主能授权、也能收权,所以一旦代建得不好,无论是房子造得慢、造得贵、造得质量差,也无论是房子卖得不好,业主爸爸都会有冲动和代建方去搞,代建方肯定搞不过业主,最后就是投降退出。
不过上面的也是极端情况,一般来讲,业主方和代建方都会本着对项目负责的态度,能不大调整就不大调整。
现在代建领域的最大问题就是,业主方大多会提出资金要求,要么让你垫付土地款、要么要先借笔钱或抽调现金流,活生生把一个不出资的轻资产项目又变成了一个类重资产的项目,传说中的伪代建。
那种纯粹代建不出钱的轻资产估计只能去县里找了,而且又面临市场风险,万一房价跌到工程款都覆盖不了,品牌是挂还是不挂。
业主爸爸愿意全额出钱、业主爸爸好说话不插手管理、业主爸爸要求低不懂行、房地产市场还不错、收费还比较公道,这种代建项目,好像真的有点难找。
二、长租公寓
这是各家开发商做的最多的轻资产领域,之前长租公寓大跃进,大家都是冲着融资去的,当年融资收紧、就这块还是鼓励的。
但抛开融资不谈,正常的经营,好像有盈利的并不算多吧。
关键是这两年各大城市的房租都在哗哗往下掉,就算2019年人口流入50万的杭州,房租都降了不少。轻资产的长租公寓做的都是低租入、高租出的生意,自如那种是整租大套房进来群租出去,开发商这种是整租一栋楼进来散租出去,中间都经历了装修提升、长租约锁定成本等方式,本身测算的时候还会考虑租金不断增长。但如果房租不涨反而一直在跌,那亏损就是无底洞,无非是不租掉多亏,租掉少亏。
租金的涨跌,是个很大的问题,决定了轻资产物业的底层商业逻辑,如果租金不涨反跌,价值链就崩塌了,毕竟低租入高租出能赚钱,高租入低租出要亏钱,轻资产业务本身没有供应商、没有经营杠杆,一亏就是亏自有资金。
三、商业管理、养老公寓、工业地产运营等
这种也比较常见,但是大家都在贴钱尝试阶段,对的关键是不赚钱、也没有融资上的帮助,否则早铺开了。与长租公寓相比,收益往往更低,成本往往更高。
四、轻资产和重资产的悖论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房地产开发,究竟赚的是什么钱?
①是精细化开发建设管理出来的利润?
②还是土地、房产升值带来的利润?
大概只有投资条线会认为是第二点吧,大部分条线都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带来了利润。
但是讲真,所谓重资产,其好处就是在于手上掌握物业,物业是有价值的,物业能升值。轻资产,真的就是靠经营赚钱,不行就再加品牌价值。
轻资产的收益,真的是劳动结晶。
重资产的收益,是劳动结晶+躺着增值。
轻资产做得好、做的不好,一眼就看得出来,经营能力是不是有问题,重资产做的不好,可以怪市场不好物业价值下降,导致了亏损。
而且房地产长期是处于一种粗放的发展模式下,工程上的误差往往是百万计数,其他条线最细估计也就是到万,最细的可能是行政卡报销几块钱吧。但总体还算粗放。那么粗放的状态去做轻资产做管理效益提升,估计够呛。
习惯了躺着赚钱的开发商们,在市场下行阶段还要去做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轻资产运营。
扪心自问:
赚到了钱吗?
看得上那点小钱吗?
重资产、大开大合、流水以亿计,轻资产、聚沙成塔。
大手大脚惯了,基因就定型了。
轻资产,路漫漫呀。
PS1:
知识星球《周璐的笔记收并购案例》火热推荐中,已有2000多位兄弟姐妹参与探讨。送收购勾地、实训和合同集(8月份寄送)三本书,星球置顶帖有视频课及课件。
加入方式:扫描以下二维码然后加我个人微信tj1186,加专业讨论微信群
PS2:
《房地产收购勾地理论与实践》接到出版社的说法,表示库存已经没了
我手上还有100多本,大家有需要请尽快呢
再说下购买方式:
直接问我购买,加我个人微信tj1186订购,128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