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总是好的
妞儿学校这周有一项作业,要带一张和父母的照片。找照片的同时就翻看了老照片。小时候多可爱啊,手机里存的都是幼儿园以后的照片了,还有的大量照片和视频在硬盘里。搬了一次家,突然想不起来硬盘放哪了?
曾经还有个丫丫网站,我还在上面记了很多育儿日记。后来网站关闭了,日记也没有备份,想来还是很可惜。不过,当初记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也许除了想记录孩子的成长瞬间,也许还有保留“好妈妈”的证据。
不过,记录总也有好处的,再读从前的日记,发现自己也有很多偏差,当时并不自知。我就是个爱憎分明,非白即黑的人,嘴里说着给孩子自由,却其实是在自己感觉安全的范围内给予。我自己就是个自卑的缺乏安全感的人,我一度认为这不好,所以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这样。但是,用力过猛必然适得其反。但是自卑并不是一无是处啊,至少让你有自知之明学会反省,因为不安才会学习,这不,我又要参加家长学堂了。
昨天同事问我,空巢了寂不寂寞,说真的,我也许会孤独,但不会寂寞,我要做的事太多了,说真的,还挺忙。
对于孩子我并不是不敢放手,只要她能适应,并且坚韧不拔,我觉得在哪儿我都放心。一开始我是有些焦虑的,但是适应是一个过程。有的人就是适应得快,有的人慢一些,我自己不就是那个慢热的人吗?
距离其实是个好东西,当我跟女儿拉开物理距离,我有更多的时间反思,冷静下来,我发现我对她的所有担心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我担心的都是自己不接受自己的那部分。那天听正念情商课,我听到“接纳”这个词,接纳真的很重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不喜欢的人和事,其实,你有看不惯的人也是你内心的投射。
昨天听常老师的课,毫不犹豫买了他的新书《动物的来信》。他大学学的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的是文学,我突然觉得理科生搞起文学来,好像没文科生什么事了。逻辑性,趣味性,科学性都很强,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辩证性思维。你就会发现琼瑶根本不值得一看。
然后我还大胆加了常老师的微信,换作从前,我是不敢的,觉得自己是个小人物,大咖都是可望不可及。所以又觉得自己进步了。不害怕被拒绝,就会不害怕拒绝别人。我记得刚听博雅的时候,被大咖加好友时受宠若惊从不敢骚扰。但是就是看看他们的朋友圈就觉得学到很多呢。
改变,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