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听雨

故乡听雨

王凤林
凌晨三点多,于熟睡中,被窗外的雨声叫醒。
回到故乡,竟连续遭遇阴雨天,具体的天数没有算过,该是阴雨多于晴天,而且明显。
客居的北海,临海,但没有这多雨天。相邻的租客来自东北农村,晚饭后闲聊时,常常叹息北海今年旱,没下透雨。一次偶然,看到北海气象记录,去年竟是有记录以来旱情严重程度第二的年份。
尽管旱情严重,靠海的缘由吧,地下水位没有下降,从小区到附近的一个大型超市,贪图路近,要过一个城中村,穿行其间,常见村民压洋井(压水井)取水,动作轻松,推测水位很浅,出水很旺。
想起故乡。
离开故乡前,感觉故乡多年持续干旱。老家在北部的一个县,村里的井越打越深,开始8、9米,压水井正常取水,后来突破10米,压水井要二级取水。所谓二级取水,就是加长井身上部的粗铁桶,相应加长井内活塞的长度,增加粗管中的水,以此增加压力,由此压水阻力增加,得使劲。
日前去澡堂泡澡,同池的浴客说起今年的雨,虽多但没有透雨,感叹小时候年年都有连阴天,现在罕见了。
想起童年少年时,寒暑假,尤其是暑假,常回老家。那时似乎确实常遇连阴天。三五日阴雨绵绵。那时雨天,是农民的节日,不用出工,家里的一些室外活计也不便操作,由于长时间劳作,难得空闲,于是便睡觉,睡足后,改善一下伙食,串门闲聊。轻松弥漫全村。
另一客居地便是儿子谋生的成都,阴雨天很多。我在的5、6月份,常遇阴雨天,阴多雨少,雨也是毛毛细雨。我的堂弟随儿女也客居成都,闲聊时说有一次竟有40天连阴天。每年汛期,四川多发洪水,今年在网上刚刚看到,国家已对四川部分受灾地区紧急启动国家IV 级救灾应急响应。
二零一九年初到成都时,看到儿子考录后参加入职公务员培训发的两本书,拾起翻阅,其中有几个名家写的有关成都的文章,印象中都是游记,老舍的文章有一段文字,大意是遇有难得的晴天,女人们把一切该晒的都拿出来晒。余秋雨写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游记也在其中,此外好像还有叶圣陶、莫言的,别的记不得了。
窗外的雨声一直持续,时大时小,除了滴答滴答外,有雨滴落在一块薄木板上发出的嗒嗒声,尤其响亮,像悠扬的琴声中响着的木质打击乐器,随雨势大小变换声响与节奏。
天渐渐亮了,可以看见房檐滴下的雨滴,断断续续的,像断线的珠串,颗颗珍珠坠下,也似丽人离别的泪,房顶的一处低洼处,汇集了雨水,形成一个小小的水柱,那水拥挤着,争先恐后的奔向大地,给那里的生命送去甘霖。
2021.7.13晨
作者简介:

王凤林,男,1959年3月出生。1981年毕业于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曾在中学教书十载,后一直从事教育宣传工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闻并强记,厚积而薄发。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独特视角和见解。文字功力深厚,写人状物有大可观。

天下掌故           —天下掌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