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扁桃体化脓。中药一剂退,二剂已

某,男,4周岁

来看病时孩子已经发热4天了。曾经在小区楼下诊所喝了两剂简单的银翘散,又结合推拿,热降了又反弹。眼见发热越来越高,妈妈有点不淡定了。

去大医院查了个血,提示感染很高,白细胞高达1万8(正常在1万以下),中性粒细胞83%(正常50-70%)。最主要是还有一项C-反应蛋白异常,75(正常0-7),孩子妈妈有些紧张了。医院医生建议必须马上打点滴,并称感染很高,吃药无效,只能输液。

因为见多了输液的弊病,这位妈妈仍然想坚持用中医药治疗。力排众议之后,还是决定第二天来找我看诊。

来诊时小儿体温已到39度5,用压舌板按下,咽喉和后壁大概有四五个白脓,不大,约绿豆大小。孩子自己指着肚子说痛,还说头晕,精神萎靡的样子。

这个患儿在我这里看诊多年,素知其向来抵抗力偏弱,脾胃也不算太好,常常生病了也恢复得比其他孩子慢,属于我们说的中气虚弱的体质。这时候即使有比较高的感染,也不能单纯用清热的方法,否则会伤及脾肾阳气。

遂起手用四逆汤振奋阳气,再合入西洋参大补中气、养阴生津。因为孩子嘴唇很红,舌质也红,有温热入营血之势,故合入银翘、生地、紫草、竹叶等清热凉血之品。开了2副。

中药退热,不需要多开,有效2副内必定见效。无效就要考虑是不是辨证问题,或者是病情发生变化。但药量的把握是关键,一次给足,不效更投。

第二天

上药于当日睡前服下半副,当晚体温维持在38度5左右,没有再高热。家属们放心了一些。当天晚上孩子安稳的睡了一夜,到次日清晨已降至36度5。精神也好了不少。

第二天中午吃完饭,体温又有点小波动,38度,他妈妈小紧张了一下,打电话给我。我说:没关系,这是午后潮热,继续把剩下半副药吃了应该就没事,有什么变化再联系我。这个在中医叫“温病余热”。温病余热最容易在午后,或在吃饭后出现,特点大部分是潮热型,过一阵就好了。

果不其然,孩子睡个午觉后体温就正常了。

第三天

其实前一天晚上就没再烧了,但妈妈还是有点不放心,说带来给我瞧一下。

压了下舌看了喉咙,化脓已经全部消失。嘴唇也不红了。精神也恢复和往常差不多。只是偶尔轻咳一下,一点点流鼻涕。

诸证俱失,予养阴理气化痰疏风轻剂三副善后。

评语:

        一直以来,中药都被认为治发热,或急性外感病慢,这是当今中医人才断层和中医不被主流医学认可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觉得这是个误区。我个人在日常临床中,治疗伤寒、温热、湿温等各类高热患者,发现只要对症,中药的效果不仅不会慢,反而很快。并且病好之后的胃口、精神状态等等都比较好,一般不会出现过量使用抗生素之后的手脚凉、汗多、体虚等情况。

        从学术上说,这个患儿除了用银翘散合生地紫草,清解温热,防止温热入营血之外,主要还是加入了振奋阳气的四逆汤,以及扶中气的西洋参,中气一旺,自然能与邪相抗。就像人吃饱了才有办法打战一样。如果中气弱,生病的人就会气息奄奄,无力抗邪。若再用抗生素这种攻邪杀伐之品,正气就更受损,病更难愈。

按:文中加粗红色文字为诊病关键因素,请大家多加留意。

转自槐仁堂,作者林惠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