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和读写能力?你必须要了解这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一个孩子的语言能力往往预示了孩子在学业,交际和未来发展上的表现。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读写能力,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进步呢?
Part
1
孩子语言发展中的问题
孩子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说话的呢?
绝大多数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说出第一个词,一般都是学着称呼他们的主要照料人;两岁左右已经能说不少简短的句子,能表达拒绝和需要,这在语言发展上面叫做双词句阶段;三四岁能说的句子越发复杂,有这个时期特有的可爱的错误,比如我女儿会说,狗穿的是狗衣,我们穿的是人衣;五六岁能理解复杂的语法形式,还开始了自创书写。
从什么都不会说,到什么都会说,好像也就过了短短几年。但这几年间的个体差异,却很大很大。
有的孩子三岁了还口齿不清,分不清楚“自己”和“寄几”,而看起来同龄的孩子,都能开始像模像样地讲故事了,身为父母,我们心里难免会有点着急,都说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认知发展,我的孩子会不会有问题呢?其实,这正是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中最常见的问题,叫做构音异常。顾名思义,是孩子说话的时候发的音同“正确的”、“标准的”语音不太一样。常见的有丢音,比如把“姥姥”说成“袄袄”,换音,比如把“小鱼”说成“小恩”,还有错音,就是上面举的“自己”和“寄几”的例子。
一般来说,构音异常可能与学龄前幼儿的口腔协调能力较差有关,他们还不能像成人一样精确地控制口腔肌肉,灵活地改变共鸣腔的形状,从而准确地发音,绝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随着他们发音器官越来越成熟,发音技巧越来越熟练,且对语音的知识越来越多,口齿不清的状况会有所改善。口齿不清只是学龄前孩子可能遇到的语言问题中的很小的一个,三岁发音不清是不是问题?四岁答非所问是不是问题?五岁不会自己读书是不是问题?六岁不会写字是不是问题?
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会结合语言学和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谈谈学龄前幼儿在语言、读写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你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多一些淡定,少一些纠结。
Part
2
会说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会说话这件事,说难呢,也挺容易,说容易呢,又挺难。
1
会说话的语言层面:交流
语言学上也有一个流派,被称为“先天派”,领衔的就是目前还健在的最著名的天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也是语言习得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语言是人类天生的能力,所有的人类小孩都内建了一套普遍语法,能够帮他们先天地掌握母语。
正因为他,语言学界基本分成了挺乔派和倒乔派,很少有能不谈他的,所以谈语言习得,绕不开乔姆斯基。▲乔姆斯基图片来源于百度
语言习得是什么意思呢?
绝大多数生活在正常的语言环境里的孩子,借助人类先天的生理机制,比如发达的大脑、可塑性极强的发音器官,再加上群居社会所提供的天然的语言环境,学会说话显得顺理成章,也差不多都在学龄前期自然地掌握了至少一门母语,这是一个自然而然就学会的过程。
但也有例外,就是生活在极端剥夺的环境中的孩子,比如从小与狼生活在一起的“狼孩”,比如可怜的从18个月起就被父亲虐待限制说话和行动的Genie(金妮),他们在重回正常的人类社会之后,都接受了语言学家长期的治疗,但语言水平远远达不到正常水平。
这样极端的案例从侧面证明了语言发展有关键期,不过,他们的语言发展受限也伴随着大脑功能发展的受限,其实不能简单地推论出,说不好话就是因为错过了这个发展阶段。现在学界普遍的看法是,语言发展有比较长的敏感期,大概从婴幼儿持续到青春期,都有很强的语言学习能力。前面说的是语言的自然习得,也就是所有正常的孩子,生活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下,基本上都能顺利地掌握一门语言。
这种掌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孩子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
我在大学第一次学《语言学教程》的课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语言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约定俗称意味着,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非常随意的,同一个意思在不同的语言中的表达完全没有什么关系。▲图片来源于百度
不过呢,约定俗成也意味着,在同一文化内部,大家都遵循着同一个语言生成的规则(不然就没法交流了嘛),共同学习和丰富着语言本身。
孩子最开始通过语言习得机制掌握的,正是这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按照语言学上的说法,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这套系统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感情和需要,实现语言的基本功能——交流。
2
会表达的语言层面:更有效的交流
但这种层面的交流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呢?
因为语言词汇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和模糊性,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精确表达的,比如一句简单的“我饿了”,如果结合上下文,它可能是说明事实,“妈妈,我饿了,给我点吃的吧”,也可能是指责,“我饿了,怎么还不做饭?”也可能是询问,“我饿了,你呢?”
如果想要交流中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需要理解丰富的语言之外的信息,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语言信息。
这就来到了我们要谈的语言的第四个层面,语用,主要是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也即语言的运用。▲图片来源于百度
我在幼儿园观察小朋友的互动时发现,两三岁的孩子就注意到了语言的语用方面的内容。三岁的孩子在跟两岁的孩子说话时,会运用很多语言策略,来帮助两岁的孩子理解自己的意思,他会大声说,反复说,用手指,拉着小孩子去摸,想尽办法让自己的意思得到传递。
当然这只是非常简单的语用,真实生活中的语用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谈话对象,谈话场合,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等,这些都指向孩子的社交能力。
简单地说,除了听得懂语言的意义层面上的基础表达,还要掌握对话的规则,理解参与谈话的人,分得清说话的场合,综合判断之后再做出合理的应对,这也是对学龄前的孩子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除了能准确表达意义,还要说话得体。
所以说,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开口说话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学会沟通,能说话与会表达,不是一回事。通过以上对语言的四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能说话主要是指语言的前两个层面,发音正确,词义准确,能交流,就算能说话了;而会表达,则会关注到语言的所有层面,要求孩子能合理合规地理解别人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说话的场合和对象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高级层面了。
以上这些语言功能,孩子能不能通过自然习得学会呢?
其实,在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学习和主动学习是同时存在、交替进行的。在“能说话”的层面,自然的母语沉浸式教育已经够用,而在会表达层面,则需要一些人为的努力。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在孩子自然习得语言之外,以什么样的方式说活,怎样与孩子交流,能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Part
3
怎么说能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在语言学习领域,不能避开的两个概念是:输入和输出。
输入有点像去菜市场买菜买原料,输出有点像是经过厨房的加工,在我们人这里就是大脑的加工,端出来一盘盘色香味俱全、而且还照顾了不同人口味的美味佳肴。
想要轻车熟路地“看人下菜碟”,自己的篮子里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厨艺也得苦练才行。1
1、可理解性输入
语音、语义和语法,有点像是语言的基础材料,而大量地接触语言材料,就是语言输入的基础,在一定量的输入基础上,才有可能谈输出。
如果你观察小宝宝学说话就会发现,在真正能开口说话之前,他们已经能听懂很多了,也就是理解先于表达。
理解的深度决定着表达的上限,所以语言输入的第一要务,是保证大量的输入都是可理解性的输入。
什么是可理解输入呢?
就是难度上大于孩子的当前水平,但稍微努力一点就能理解,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就进入了新的阶段。
用学习理论的三个分区来解释,就是可理解性输入刚好是处于孩子的学习区,稍微努力一点就能理解,也更利于消化吸收,而太难的内容则是处于挑战区的知识,跳一跳也听不懂,只好全部忽视,当成背景噪音了。
可理解性输入是帮助孩子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的基础,也是父母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会语言表达的关键,按照语言教学观点,大量的有效输入才能导致有效输出。
2、怎么做?
那如何在日常交流中给孩子可理解性的输入呢?
总的原则是,为了帮助孩子获取语言信息,需要借助大量的非语言信息。
第一,借助共同注意扩大语言输入的范围。
“共同注意”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也翻译作“联合注意”,是指孩子在能使用语言表达之前,就已经开始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顺着他的注意力,用语言来描述他看到的东西,有助于他把实际的物品、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与抽象的语言符号一一对应起来,这也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必经之路。
孩子的关注点,在这里就是辅助语言学习的重要非语言信息。在婴幼儿时期,可能是父母观察并跟随孩子,他正在玩手里的玩具,妈妈说,这是摇铃,一起看图画书,爸爸指着图片说,这是长颈鹿。
孩子再大一些,主动性不断增强,除了跟随孩子的注意方向,提醒他注意我们关注的内容,他们还会主动提问,除了问事物的名字,还会问背后的规律,为什么树叶落下来了?为什么小狗不会说话?为什么太阳每天都要回家?
从单个的词,到完整的句子,再到成段的表达,当我们跟随孩子的注意,帮他扩展所需的词汇和知识,他们的语言表达也会越来越丰富。
共同注意,也就意味着在关注孩子的兴趣的同时,给他更多的语言输入。
第二,运用实物和身体语言扩展输入的内容。
第二个非语言信息是实物和身体语言,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都用过大量类似这样的语言同他交流。
比如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在读绘本,那时候她能听懂的词非常有限,我会借助玩偶、夸张的声音和表情,必要的时候还会载歌载舞,帮助她理解书本上的内容。
这些可理解的输入,在不久的之后,都转化成了语言输出。
身体语言在学龄前阶段,是很重要的社交线索。尤其是通过成人的身体语言,也叫做社交参照,孩子会以此为基础,做出自己下一步的决策。而读懂他人的身体语言,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重要方面,当然,在借助身体语言实现交流之后,不要忘了把真正的语言也给到他。第三,通过真实交流和及时反馈给孩子更精确的输入表达。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是美国儿童教育节目遍地开花的时候,人们觉得教育节目的内容更丰富、设计更合理,应该能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但相关的研究显示,看更多的儿童教育节目并不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而真正能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是同真人之间的互动交流。
这些已经不是新鲜的知识,我们简单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一讲,真人的及时反馈对于语义精确性的影响。
前面说过语言是一套高度抽象的符号系统,也就是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我们人类是如何在不盲目增加词汇量的基础上确认精准的语义呢?通过上下文语境。机器做不到这样精准的表达,而通过与真实的人的真实的交流,我们可以做到。
在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很多人会问,跟孩子聊什么呢?
他们真不知道什么事儿,聊不出花来。其实,跟孩子聊天是最好的语言输入,最开始的聊天可能是单向的,我们说,他听,但是慢慢地,他也会加入对话,再慢慢地,他会主动地说,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能力不断提高。怎么才能推动聊天不断进行下去,不至于尬聊呢?
第一点,孩子说完之后,重复一遍他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语言重复一遍,让他确认自己被听见和被理解了;
第二点,与孩子聊他已知的事情,也就是谈论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你们的共同记忆,谈论大家都熟悉的内容,有助于孩子理解语言的时效性,以及叙述的完整性;
第三点,与孩子聊天是平等的聊天,是交流感情、交换信息,不是提问回答,比如我常常跟我女儿聊我今天做了什么,她会回应她在幼儿园做了什么,对彼此的生活进行交流,已经成了我们每天的固定节目;
第四点,也是今天一直在说的,借助非语言信息,可以使用玩偶,可以假装游戏,还可以一起画画,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而交流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Part
4
结语
今天我们主要谈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孩子的会说话和会表达不是一回事,要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我们需要在会表达上下功夫。
一般意义上的会说话,是指在语言的三个层面语音、语义、语法上的发展,这些可以通过自然习得完成,绝大多数孩子都能熟练使用一门母语。
而会表达则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即实现更有效的交流,对学龄前孩子的要求就是,注意到语言的所有层面,尤其是语用层面,要能合理合规地理解别人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说话的场合和对象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是比较高级的要求了。第二个问题是,要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首先要关注的是语言输入,也就是我们说出的话,孩子听到的话是怎样的。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可理解性输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保证给孩子的语言信息都是可理解输入。
第一,借助共同注意扩大语言输入的范围。
第二,运用实物和身体语言扩展输入的内容。
第三,通过真实交流和及时反馈给孩子更精确的输入表达。
最后,最最推荐的一条,也是希望你回家以后去实践的,就是跟孩子多聊天,最好把它作为每天亲子活动的一个固定节目。
来源:童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