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故事】王凌琴:七夕月下拜织女
七夕月下拜织女
文/王凌琴
巧丫丫,乞巧来,桃儿罢,枣儿吃,
年年有个七月七。
泡巧芽,端清水,请下七姐洗白手。
蒸花馍,摘瓜果,请下七姐来教我。
一碗茶,两碗茶,请下七姐洗白牙。
一碗油,两碗油,请下七姐梳光头。
尺子量,剪子绞,看谁活儿做的好。
搭机子(织布机),支撑子(绣花撑)。
织布绣花赛能手。
每年一进七月,桃儿熟罢,枣儿渐红,村里的女娃们就唱起了“乞巧歌”,开始为七月七准备了。
先是泡“巧芽”,找几只洁白精致的茶杯,盛上清水,分别放进小麦碗豆等五谷种子。从下种的那一刻起,羞涩的少女便把心中的秘密和希冀一同种下了。希望觅得好姻缘,希望今生幸福,希望心灵手巧,希望……数不清的希冀此刻就在水中生根发芽.虔诚的盼望,伴着几分担心、期待,东邻的桃叶来到西舍,悄声地问:“麦花,看看你的巧芽…”南巷的瓜女来到北街,抿着樱唇笑:“灵芝,看看你的巧芽…”巧芽在少女们流昐的目光中渐生渐长,长出嫩绿的枝叶,等待着七夕温柔的月色。
七月七终于到了,案板上摆着女人们早早蒸好的面花(花馍),一朵朵盛开的玉兰、荷花,一只只飞翔的紫燕、老鹰,还有精致的砚台墨盒。女人心思,全部蒸进了这面花里,在“七タ”这一刻呈献于“巧姑”面前。这时,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老妪,此刻,她们视织女为知已了,愿意在这一刻同她亲密接触,如同迎接前世的亲姊热妹一般。
到了下午,开始装扮“巧姑”了,俗称“缚巧姑”。由德高望重儿女满堂的年长妇人主持,她们用葫芦、木桶、擀仗、蒜辫等物扎成人形,再穿上华丽的服装,戴上精致的头饰,“巧姑”便扎成了。
傍晚,新月初上,村庄溶入了朦胧的月色里,庄严的时刻来临了。村中间,人影僮僮,轻声细语,女人们的心里满是甜蜜、温暖,有条不素地做着乞巧前的准备。“织女娘娘”此刻正坐圈椅上,她凤冠霞披,端庄安祥,满怀悲悯地望着眼前的一切。面前的供桌上,放着各色时令水果、面花,还有一杯杯姑娘精心装扮用红绸带束起的“巧芽”,两只烛台,光芒摇曳出一片柔情,一只香炉,静待虔诚的上香。
仪程开始了,所有的女人们分列两旁,执事兰娘居中,身后站着七个女娃,随兰娘上香跪拜。接着兰娘致词,言说村女笨拙,请娘娘下凡指教云云。礼毕,乞巧的女娃面向巧姑,就席而坐,随即被大床单蒙住,兰娘一声“奏乐”,两旁站立的女子手执瓷碗,两碗相扣厮磨,这是最原始最古朴的乐器,奏出了真正的“村乐”。乐色质朴单调又悦声动听。此时,香炉里香烟袅袅,沁入人的心扉;祭台上烛光明灭,辉映出些许迷离,天上新月隐入云中,把夜色氤氲成一片幻境。漾出了无边的神秘……这一刻,所有的人仿饮了醇厚绵香的米酒,她们醉了、醉了,沉醉于美妙的瓷乐和夜色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遥想千年前,唐代大诗人社牧正是置身在这朦胧的夜色里,心有所动,
才写出这首千古绝唱吧?
一个时辰,兰娘轻喝一声“停”,瓷乐停止了。随即,兰娘指挥两名小伙子,手拿簸箕,朝姑娘们煽去。几分钟后,喜剧就要到来。只见人们揭去被单,接受神谕的姑娘们正闭目盘膝,正襟危坐,兰娘发话了:“女子们,把娘娘教给你们的本事都拿出来,让姐姐妹子大娘们开开眼界。”
随着兰娘的命令,“学艺”归来的始娘们开始献艺了,她们舞动灵巧的双手,或纺或织,或描或绣,或剪或裁,不一而足。围观的女人们开始啧啧称奇了,言说娘娘恩高灵验。最令人开怀的却是排在最后,年龄最小的憨妞,她竟在动听的瓷乐声中沉沉睡去,鼾声幽微,态势美妙,毫不嫉妒姐姐们的成就,也不在意众人的期盼,好一个稚气未脱不解风情的瓜女子。结束时,兰娘拉上睡意朦胧的傻妞,言称“瓜娃”,向娘娘谢罪。又惹起了一片银铃似的笑声。
岁月流逝,属于我们的“乞巧”的炉香早已燃尽,燃尽于“横扫一切”的“文革”的夏夜里,此后40多年,年年七タ年年忘,人们早已没有了那份古典的浪漫、质补的情怀,没有了那份宗教般的度诚和近乎天真的期待,聪明起来的人们正忙着挣钱和花钱而不知“今夕何夕”?回想当年那近乎愚钝的“乞巧”觉得好笑。其实,细细品味,正是“当年有个七月七”,我们脆弱的心才有所期待、有所希冀,我们单调的生活才泛起点点浪花与亮色。
作者简介
凌琴,姓王,平生喜文学,爱绘画,好音乐,乐文史,更崇书法。多年笔耕,舞文弄墨,艰难前行,一串脚印。自以为天地间一匆匆过客,如草芥之于土地,浪花之于江河,微留划痕,仅此而已。歌曰:我所生兮渭水边,我所居兮沙之苑,此生无成兮自嗟叹,惟将余光兮写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