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解析

​甘露消毒丹的病因、病位、病机、方解、加减、运用法则等。

一:处方

飞滑石、淡黄芩、绵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二、病理要素

病因:湿热(可兼夹他邪,需随证加减)

病位:阳明之表、头面苗窍、气分为主,兼涉阳明之里(实为表里同病)

病机:湿郁热蒸,蕴结生毒于阳明之表里。

病势:湿热源于中焦,病位偏于阳明之表,病势偏上。

定位:阳明中上焦湿热代表方

本方以湿热蕴蒸为核心病机,其人素体湿盛,或感受湿邪,外或兼夹风、夹暑、夹火,内或兼有气滞、食滞、痰浊等,合而热化、燥化形成湿热郁蒸的病理状态。病位以阳明为主,由于阳明居中焦属土,受病可通过苗窍感受循经络内传,也可广泛传变及六经及诸经脏腑,病可兼夹他经,由于阳明胃腑与太阴互为表里,与肝胆的土木联系,与少阳三焦生理联系,故发也多易兼夹少阳、太阴病。

三、方解及加减法则

1三焦分消:

上焦清热解毒、清透湿热(黄芩为君,清热解毒苦寒燥湿;连翘、薄荷、射干、贝母为臣;贝母连翘射干可清热散结,利咽止痛,治疗上焦两颐、咽喉肿痛。)。中焦芳香化湿、悦脾和中(茵陈为君清热芳香化湿,藿香、白豆蔻、石菖蒲为臣芳香化湿醒脾和中)。下焦清利湿热(滑石为君,清热淡渗利湿、茵陈为君清利湿热,木通为臣清热苦寒利湿)。全方共凑清透火热、清热解毒、芳香化湿、醒脾和中、淡渗除湿、苦寒燥湿、散结消肿、利咽止痛之功。本方内外上下分消,能并治混热蕴蒸弥漫表里之证。

2.辛苦香渗并用:

本方宣湿透热于外,芳化湿热于表;试观其方中,取藿香与茵陈、蔻仁与薄荷、菖蒲与连翘、射干与浙贝的特殊配伍,一再突显了其辛香宣透以达表、通窍利咽以达上的立法意图,其清热而无苦寒凝闭之虑、化湿而无香燥助热之忧、内外上下兼顾、加减进退灵活等优点,非他方所能及,而其用于治疗湿热偏表、偏上之诸病,更非他方所能取代。

3.治湿热之准绳:

湿温逗留气分,湿热混合,湿中有热,热中有湿,汗出而热不退,最为缠绵,欲化其湿,化湿之药,性多温燥,不利于热,欲清其热,清热之药,性多寒凉,湿邪更易冰伏,故湿温为相对难治之证。惟有辛宣肺气、苦泄里热,芳淡化湿一法,可策两全。盖辛宣肺气,气化则湿自化;苦寒之品,寒能泄热,苦能燥湿;芳香化浊、甘淡驱湿,不致于助热焉。此叶氏独得之秘,治湿热之准绳焉。

该方兼有化痰之功,对于湿热并重兼有热痰之病证颇为合适。因为方中石菖蒲、射干、川贝母都有良好的清热化痰之功。此方在临床应用时多有化裁加减,其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增加清热与祛湿、解表与化痰、行气与消积这几方面。这与甘露消毒丹适治病症多见湿热蕴蒸,外易合风,内易生痰,中见气滞食阻有关。

若黄疸明显者,可酌情加入生栀子、大黄、虎杖、垂盆草、豨莶草等清利湿热退黄;咽颐肿甚,可酌情加入山豆根、板蓝根、青果、锦灯笼、玉蝴蝶、胖大海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若湿热入营、谵语舌绛者,可合用清营汤和清宫汤,并酌情加入水牛角丝、生地、赤芍、丹皮、金银花、玄参、竹叶、丹参、麦冬、莲子心等清心解毒、凉血活血;若心慌心悸者,可酌情加入山萸肉、五味子、沙参、麦冬、乌梅等滋养和收敛心之气阴;若咳嗽明显者,可酌情加入紫苑、百部、白前、前胡、牛蒡子、瓜蒌、僵蚕、地龙、蝉蜕等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若伴有胸部、胁肋等处疼痛者,可酌情加入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红藤、鸡屎藤、威灵仙、僵蚕、地龙、土元、生水蛭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四、预后归转

五、临床现症

甘露消毒丹适用于湿热并重之湿温时疫。证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四肢酸沉、口渴,或咽喉疼痛、咳嗽、咳吐黄痰、身目发黄、面颊肿痛、口干、小便短赤或淋沥不通、大便溏泻黏腻或便秘、淋浊等,舌红苔黄腻或舌红苔白厚而干或舌红苔黄厚而干。脉象濡数为主要特点,或滑或缓,或浮或沉。

湿热交蒸,则发热、肢酸、倦怠;湿邪中阻,则胸闷腹胀;湿热熏蒸肝胆,则身目发黄;湿热下注,故小便短赤或淋沥不通、大便溏泻黏腻、淋浊;热毒上壅,故口干口渴、咽喉肿痛、面颊肿痛;湿热上蒸熏肺,则咳嗽、咳吐黄痰;舌红苔白厚而干或腻或舌红苔黄厚而干或腻、脉濡数,为湿热稽留气分之证。其或显咽红肿痛,或恶心呕吐,或便秘溏泻,显示了湿热的上下弥漫性。

六、主治说明

传染性疾病(湿温时疫)、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

由于本方主治为阳明经表证,而阳明之经络上循头面,故在五官科疾病有突出应用。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口”,故其能用于治疗湿热型慢性鼻炎;其主支由鼻根部“向下沿鼻柱外侧,人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颌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沿发际,到额前”,这与本方能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面瘫、颜面神经麻痹、面部痤疮等不谋而合;其另一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锥,折向前行,入缺盆,深人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故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感染性发热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等,多能药中病的、效如桴鼓。

七、补充说明,阳明之表的病位界定

表证界定:病邪所犯人体躯壳外周,正邪交争于此的诸证,具体包括邪犯皮毛、肌肉、腠理、经脉、血脉、肢节、苗窍等诸表浅地带。

阳明之表证内涵: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经络本身及所过头面官窍(口、鼻(翼、根)、牙龈、咽、喉、颈、频、前额、额角、颧部、颞颌关节部、下眼睑)、及胃所主的体表(肌肉)。

八、三仁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连朴饮鉴别

三仁汤为湿重于热,病位多侧重太阴为主,甘露消毒丹湿热并重,病位多侧重阳明为主,热证无甘露消毒丹明显;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阳明气分中寒邪,引发营分固有湿热,与甘露消毒丹之阳明表里气分湿热皆重显然不同。

连朴饮为中焦湿热重,显有表证,以中焦之不适症候为重,甘露消毒丹为湿热弥漫三焦,且与上焦气分为主,表证突出明显,症状大有不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