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名家—张英才作品选登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登:沈鹏先生题,今日美术家:徐里先生题,長明艺术工場:冯远先生题
著名畫家张英才作品赏析
山水篇
图为张英才先生
张英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丰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成英才书画院院长,中国画艺术创作院院长,北京大成英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指导,职称:编审,198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
图为张英才先生作品
山川出造化,墨彩写心源——张英才彩墨山水画的当代性探索
王进
当今画坛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给予每一个从事艺术创作个体提供了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迥异于传统语境下的当代中国画创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时代的问题和挑战。若想传达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不可回避时代体验,就有与传统精神脱节的危险,而陷入无可依凭的境地。若想保持其艺术活性、完成变革与创新,就离不开冷静的思考与理性的分析。但是这势必会削弱原初的艺术创造力。在这种无所适从的心态下,我们看到了众多强作恣肆的横涂乱抹,亦或是谨小慎微的矫揉造作。
图为张英才先生作品
近期看到英才兄的新作,很震撼于他在中国画写生到创作的过程中,拓展表现语言边界上的努力。近些年来的很多画家都试图从学术探索和创作革新作为切入点去对待写生,既对照现实物,按照其客观自然的样子来描绘,又在这过程中始终思考对个人艺术语言的锤炼。张英才的绘画大部分也是从写生中来,并且通过对写生的训练和学习,逐渐形成具有独特个人风格和面貌的绘画形式。这看似简单的突破在实际操作中又谈何容易。传统绘画讲求的是唯有习学纯熟之后,方能游戏三味,浓淡相宜,自然有神采焕然之致。只有经年累月的烟云蒙养和笔墨参悟后而又能够不迷失于无以复加的传统藩篱之中。假如单纯的强调对传统语汇的习得,得到的势必只是一副僵死的躯壳,而技巧一旦从自然本体游离,便立刻表现出蹇促狭隘。语言的锤炼离不开创作主体内在人文精神的支撑。但是这里的人文精神并不是纯粹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精神,它还应该包含在具有哲学思辨高度的对于我们当下生活情景关怀与反思。张英才绘画探索的重视写生,同时更关注以此为途径去解决笔墨形式的问题。他的绘画是从摹古中走出,为了避免摹古所形成的程式化笔墨,所以特别强调通过传统笔墨表现具体情景的感悟。在完成了笔墨功力、造型经验积累之后,通过表现新形象的创造力,将自然山川的真实细节和形体关系转化为独具个性的绘画图式和笔墨构成方式,完成了从摹古的笔墨向写生的笔墨转变是个艰难的过程。
图为张英才先生作品
图为张英才先生作品
图为张英才先生作品
清人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言:“画有两字诀,曰活曰脱。活者,生动也,用意、用笔、用色,一一生动,方可谓之写生。”古人讲写生亦是重视活泼与生动,立意与笔墨在画家灵活的运用中圆融一致。没有经过足够临摹、训练、笔墨功力不好的写生,即使画的很准确很深入,画面也会松散无神。在张英才的新作品中,能够直观感受到他绘画源出于自然而又直抒胸臆的畅快,作品呈现了清新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直插云霄的奇峰耸岳,峥嵘变化的古木怪石,喷薄而出的流泉飞瀑,色彩明快的层层梯田,这些意象有源于传统绘画图式的,也有遍览自然山川搜尽奇峰所得的画稿,无不体现了画家在继承中国画特有传统的同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感觉和时代体验表现社会生活以及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崭新的艺术面貌和时代生命力。张英才近期的新作相较于此前的作品,色彩使用更加大胆恣肆,这让他的作品超越了原有的中正平和的趣味,更具有大开大合的磅礴气象。在色彩的使用上他似乎已经不满足于拘泥于传统青绿山水的设色规范,而是希望通过借鉴不同画种的用色方法,去表现更鲜活和个性化的自然感悟。这种融会了画家的审美品位和艺术理念探索,无疑更加具有新的艺术面貌和时代生命力。张英才在传承经典与自我表达之间不断调整尝试,提供了自己对于当代中国画艺术语言探索的独特方式,他今后的创作也更加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