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永无战争

今年读的第一个大部头,全书分为四卷, 字数为988375字。耗时一个月时间读完。可谓今年的一大工程。

不知道是什么因缘,最近接触了很多俄国文学。其实我对俄国文学了解的很少,不过记得我读的第一本名著应该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还真是没有一点的共鸣。而被大家传唱的《战争与和平》,我也一直没有勇气翻开。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静静的顿河》对我很重要,因为它促使了我对俄国文化的了解。看序言的时候能感受到译者对主人公格里高力满满的爱,并称这是一本史诗般的悲剧。所以我就幻想着我将遇到如何如何的悲剧英雄。

本书主要描写居住在顿河边的哈萨克民族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革命期间所经历的一切。同时本书还描绘了格里高力与阿克西尼娅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格里高力一家人的悲惨命运。

本书看一半的时候,其实我对这本书还没有什么感觉。最开始描写的哈萨克人民的生活习性,有点让我想起来游牧民族,而他们天生的乐观和洒脱以及放荡不羁让我有点不太好接受。所以最开始对于格里高力并没有太好的印象,对于阿克西尼娅也没有太多的好感,反而同情被男主伤害的妻子娜塔莉亚。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战争开始,格里高力参军之后,我却越来越被这本书所吸引。特别是一战之后,十月革命后的那段期间。俄罗斯开始进行国内革命,哥萨克民族中有权势的人被收买,所以带领着哥萨克人民成为白军的一员,而有些人成为红军的一员,哪怕之前是从小长大的兄弟也变得水火不容。长年的战争使格里高力渐渐变得麻木,他从红军变为白军,又从白军变为红军。纵使有一身好本事,也被不断猜疑,不得重用,同时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也不断折磨着他,让他开始厌倦战争,最终只想带着自己心爱的阿克西尼娅远走高飞。然而造化弄人,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在这场无休止的战火中离去,最终只有他的儿子陪伴着他。

特别是本书最后三分之一的地方特别打动我,因为要一一将亲人送别。然而整本书最让我痛心的地方是格里高力的母亲娃西丽萨。在快要结尾的部分,格里高力生死不明,家中也只剩下娃西丽萨和杜尼娅(格里高力的妹妹),妈妈每天都在盼着儿子回来,逢人都要打探消息。在得知儿子没有死亡的消息后更是每天盼望儿子的归来,每天都多做饭菜,把儿子之前的衣服挂在屋里来安慰自己等等。最终卧病在床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还是挂念着自己的儿子。这所有的一切都戳中了我的内心,我认识的一位奶奶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掩盖她儿子已经去世的事实,所有人都串通起来,每次我见到这位奶奶都会强忍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水,不让它落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