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385)丰卦怎么分析社会问题的?
什么是企业文化?什么是家族文化,什么是社会文化,其实说到底都是坚守什么?
很多时候就是创业者的内心,创业者宽容的内心去对待他人,知道事物的轻重,同时又有勇气面对问题,敢于处理问题。这些性格都会对周边的人造成影响。
只有一心维护的某种东西,才会沉淀下来,成为企业的文化。
创业者一心维护企业的基本制度,那么制度下适应的人才会留下来,留下来的人就会对这个文化反向推动。
创业者一心维护的某种分配机制,创业者一直维护的某种产品理念,创业者一直维护的待客之道,这都是企业文化的一种。
深圳这个地方就是不择手段赚钱的文化,而上海呢相对于深圳就不一样,地区间不同文化形成,都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各种名利场里打滚而形成的文化。
企业自然是一样的。
一个家族之所以会成为家族,因为这个家族有一些大家都坚守的东西,而这些被大家坚守的东西之所以会形成,其之初一定是有人不惜代价悍卫而形成的。
易经被后人解成一本数书,这在某意义上也是不得以。
读书这种东西,本身是没有功性的,其书在于教人言行举止,让人明白事理,慢慢读书的人多了,明白事理的人多了,大家就能知道生死之间那些活着和死去的意义。
有一些人读书是为了教人,今天读了几段唐诗,就拿来去和别人比飞花令,明天读了几段论语,就出来批评社会。
很多事没有发生,你因为要维护某个东西,就要防止那些事态的发生,从而先把这些事给阻止断绝了。
明在下,威在上,是丰卦所处的阶段,你制定或施行某个法律,就要知道下情如何?
有个坏人持刀冲到人家家里去行凶,你要把别人一家人都抓起来,不放人,这带来的社会舆论非常大。
我们社会现在利益至上的局面,是衣食丰足后很容易出现的社会现象,大家以贫富论英雄,笑贫不笑倡就成为社会大的方向,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害,那么治理的重点就要有新的思路。
上之用威,在于下情能得知,能理解。
对比湖北在统计退役军人的时候发现一个老革命深藏功名,福建和河北在两个事件的处理上就非常没有水平,一个见义勇为被抓了,一个被坏人持刀入伤害自己女儿的一家人被死死抓在公安局里就是不放人。基层的很多事,也就是高层坚守的某些价值观体现,大家对政绩的不同看法,就会给底层官吏执法上不同观念,你抓他抓成了穷凶极恶,也有抓成了执行为民。都说儒家不好,批评儒家制造等级,然而儒家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你高等级的要为低等级的服务,这一条才是儒家等级观的核心中的核心。
丰卦的第爻讲的底层要怎么看待高,而呼应却是高层执政为民的思想,李世民对儿子说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告诫,这是统治层的自我省悟。
丰卦是谁的丰?这个观念是易经里非常重要的价值观,统治阶层从来不忧衣食,所以丰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在哪里,就是他们执政的政绩体现,老百姓丰,则是天对其执政的肯定与奖赏。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清朝的时候对这一爻的解释发生了一些变化,偏向于底层求胜心切,周文王的初衷应该是今天这样,底层相信最高层,反而对一些仗势欺人的中间层有着天然的不惧,相信天道真理,从而也解释了,主威高,底层明这样的社会大现象。
美国的下情也能上达,问题是上面对于下情,只有利用,没有长远治理,基层的下情就是割韭菜的大数据分析。
周公说:天下相应者,如阴应乎阳,柔从乎刚,常非均敌。初九与九四同为阳刚,则彼此适均,宜其不相得矣。然致丰之道,非明无以照,非动无以行,原相资也。今以初九之明而遇九四之动,则明足以灼其理,而动又足以致其用,是四乃初之配主也。何事不济,而且有尚矣。
社会的大治理理想状态是什么?底层能明事理,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的。
而不是凭自己的小聪明和上级去争胜,认为你这个制度不好,那个水平不够,而是认为上层是可以的,我们要把相应的东西上达,就一定会有正义的事被纠正。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孔子其实没有写论语,但其弟子整理的这套东西,反而把孔子推向了一个新局面,孔子最想继承和发扬的是周文王、武王、财公等一代代圣王之志,所以他写了易经的相关的东西,孔子认为什么是真正孝,就是继承。
孔子对这句是理解就深了,世界上老百姓都是看上去傻,但你一个治理者真把天下老百姓当成傻子,那么你就是真傻子。在资本眼里,天下没有人不能成立韭菜,在治理者眼里,却正好相反,天下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可能的命运,并不会甘当韭菜。
那么发生一件天下民众议论汹涌的事,当政者要果断,处理要及时,这样才是真正的回应,让民众觉得你对局面的控制力很大,你知道下情,这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所以孔子说:初之与四,虽皆阳刚,而明动相资金,固可无咎矣。然与人共事,凡遇才力之均者,必虚心以下之,庶可以成天下之功也。使或萌一求胜之心,而欲出其上,是为过旬,则将相忌相仇,而灾患随之矣。